英国移民代际认同及其转承※

2012-08-15 00:42宋爽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亚裔移民英国

宋爽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英国移民代际认同及其转承※

宋爽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二战后大量南亚裔移民以“客籍工人”的身份来到英国,南亚裔第一代移民多以保持南亚的族群认同为基础适应英国社会;出生于英国的第二代南亚裔移民的族群认同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图景,在家庭传统、宗教、文化、教育等方面与英国主流社会有着激烈的碰撞,但是对于英国的情感和社会适应更为融合和多元。本文试从论述英国南亚裔代际族群认同的转变及其传承,来描绘英国南亚裔移民族群认同的纵向历程。

英国;移民;代际认同;传承

移民的认同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实际行动,情绪、愿望、理想和乡愁的心理组成的。[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属性是想象的结构,而不是真实的。”[2]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少数族裔也是如此。用曼海姆的话说,“这种同代性注定了这一代人社会经历的潜在特殊界限和范围,使这一代人在性格模式上存在着同样的社会经历和思维方式,在行为上表现出同样的历史类别”。曼海姆同时注意到,当青年人经历同样的历史变革时,他们以不同的方式逐步积累了不同材料,来描述相同的经历。由于社会背景的差异,常常使人们对同一事件有着不同的解释。这样一来,在任何一代人中都存在这分离的,甚至敌对的“代内单元”,这些“敌对”的极端性导致了这一代人产生紧张关系;同时,他们的对抗性又是他们进行对话的组成部分,他们共生共存,处于不断的冲突之中,而且,作为敌对的“代内单元”,他们又利用彼此来解释他们的时代。[3]

第一代南亚裔移民是带着各自的 “文化行李”的,可以以原本的族群认同来适应英国社会;而出生在英国的第二代南亚裔移民则在族群认同方面出现更多的困难。第一代移民与第二代移民在文化融合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第一代移民到英国、美国和其他地区主要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并且能够让他们的亲戚获益并使他们的亲戚返回家园。另一个定居英国的动机是能够使他们的后代有效地使他们有优良的教育机会。”[4]“然而,第二代移民在两种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下长大。他们的家庭强调家庭和血缘关系,而英国社会崇尚个人自主,性别平等和长远的观点。这些差别在亚裔青年人身上是一个心理学冲突的起源,这对亚裔青年人是附加的障碍。”[5]“当个人和家庭从一种文化移民到另一种文化时,他们趋向于适应这种文化或者适应这个新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放弃一些旧的价值观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当移民文化和新社会的文化差异非常大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复杂的。”[6]

一、英国南亚裔移民代际认同差异

英国文化也并非天然而成。数个世纪以来,凯尔特人,皮克特人,苏格兰人,丹麦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德国人以及斯堪的那维亚人都移居这里,并且在几个世纪里带来他们的习俗和特点。血统是来自北部侵略者,我们也许忘记中东和罗马的血统。基督教被看做是本土宗教。社会整体既不是统一的也不是同质的。[7]

对于英国出生的亚裔青年人来说,个人和社会认同(第二、三代)都比白人同龄人遇到更多的困难。一方面,这是因为在价值和社会家庭的转换有严重的鸿沟,另一方面学校和广泛的社会也有严重的鸿沟。亚洲第一代移民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移民到英国的,在他们的认同方面不需要担忧,他们扎根于他们的宗教和家庭及血缘价值。在这些方面几乎没有正反感情并存。然而对于第二代,过程实际充满痛苦,因为他们面对来自家庭和学校对于他们行为、忠诚、义务方面的要求的冲突。[8]移民到一个新社会,有新的誓约和新的起点,意味着从熟悉到不熟悉,离开亲族并且可能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意味着面临敌对和被其他人忽视,既要调整适应又要坚持。适应对于两种文化来说都是好的,但是却是很少见的。甚至在不同环境下的传统文化的实践意味着在某些方面和他们的父母有所差异。心理学的,国家习俗,传统和特点都是个人认同的一部分。他们组成了一个人几个方面自我的意象。更清晰的,更稳定的和更统一的背景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9]

在研究中有74%年轻人认为英国就是他们的祖国并且有56.7%的人认为他们的认同就是英国——这和第一代明显不同。[10]

在移民到达西方国家之后,第一代印度-亚洲人强烈地保持了他们的价值体系,但是接下来的一代和新的主国社会的价值和规则一体化。[11]从他们的不安全感来说,第一代移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他们历经童年的贫困,因此把教育看做是改善生活唯一的途径。然而,对于在西方成长起来的新的一代来说,富裕,高水平的生活以及社会安全体系都保证没有人会在希望中死亡,每一个人都会获得足够希望和机会。父母对于教育的渴望让第二代移民觉得不可理解。[12]另一个需要指出的是保持印度-亚洲家庭的思想,尤其是缺少高等教育的工人阶级的第一代移民,希望能够从医生,儿童心理精神学家和精神治疗医师那里得到帮助,对他们的困难开一个“处方”。但是深奥的思想体系和繁琐的定义使得他们更加迷惑。[13]

第一代移民带来了他们的宗教,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中更多的和英国不同的基础。来自印度半岛的移民,一方面,有更为广泛的就业前景,但是大部分仍然主要集中在重工业。第一代亚裔最主要的语言问题是他们没有能力说和写英语。那些懂英语的人发现和不同的语音和语言的人交流有困难。和英国人交流的困难导致了在寻找合适工作中存在主要障碍。同样的,白人对于后殖民优越的态度也疏远了新来者。在城市内定居的主体重建他们的社会和宗教制度,帮助他们发展他们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领土提供了在他们家里传统中结合生理和心理安全的社会和文化延续。[14]

Hutnik认为自我认同有四个阶段:游离阶段,同化阶段,文化适应阶段和边缘化阶段。自我认同阶段被认为的游离阶段是对少数种族来说的,不是对于主体民族而言的。同化阶段是主要强调主体民族否定少数种族根源的阶段。文化适应阶段是个人能够在很多层面平等对自己分类,边缘化阶段是认为层面已经不重要或者是有显著的自我分类。[15]看起来概略地统计有30%的南亚移民,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或者非洲亚裔,在游离阶段(这点和加勒比人相似),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南亚人处于文化适应阶段,同化阶段和边缘化阶段只占很少的人数。[16]

社会学和人种学/民族学的研究表明黑人加勒比人和英国亚裔宁愿勉强叫他们自己 “英国人”,但是当他们在国外的时候发现这个很容易做到。最近关于亚裔如何认为他们自己的讨论成为一个 “认同的位置”。[17]在某种意义上说,印度移民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每一次移民都是公共压力对个人的结果。实际上每个阶段移民的分析都能确定。一个人移民的决定都是有效的社会单元的多数人的意见,例如大家族的或者是小家庭的共同决定。家庭对移民的态度可以联系到村子同族亲戚和亲属移民的经历。如果他们从移民那里接收到一些汇款,他们就会散播他们的钱财并且希望其他人也能送年轻人出国。[18]大部分的印度人都属于我定义中的“适应者”,因为他们的政策就是对主国社会适应的。他们的目的是调整他们的文化行为来适应主国社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他们的文化认同。他们是适应者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激发对主国文化的认同感。适应者的意思主要是满足他们挣钱的经济愿望。这就不会否定文化适应/同化的发生。这种行为模式,包括穿着,语言和一些英国社会价值观的接收。[19]

二、代际之间族群认同的传承与转承

通过社会化过程和对某种文化的适应,父母和社会教育他们的孩子他们所属的社会的文化。研究也建议两个基本的文化价值的类型:(1)一方面过分自信、独立、竞争的和自主;(2)顺从、教养、服从也被传承。父母传承给孩子文化价值的一个方面是家庭关系,尤其是一方面是职责和义务的价值关系,另一方面是权利和自主。在这个研究中,家庭价值的两种:职责(责任,自主和家庭中父母儿童的义务),以及权利(家庭中儿童和父母的自主和独立性)。职责在非洲和亚洲的非西方集体主义社会中职责非常清楚,权利在欧洲和北美的西方国家中个人主义是标志。尽管父母传承了家庭模式给子女,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父母的价值观未必能完整的传给孩子。这是家庭内部价值观代际之间差异的结果。当个人和家庭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时,他们趋向于适应这种文化或者适应这个新的社会。这个过程的部分包括放弃一些旧的价值观为了适应主国的新的价值观。当移民文化和新社会的文化差异非常大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复杂的,来自集体主义国家的移民来到了个人主义的社会。研究表明移民青少年通常比他们的父母适应新的社会更为迅速。结果是,另一种价值观差异在青少年和父母之间出现。这种差异或者代际之间的不同强调了青少年和移民家庭之间适应的困难。[20]

南亚裔对他们的孩子更倾向于表现情感和爱,而中国裔父母,通过Sung的研究,认为如果和孩子小心地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维持他们的权威。宗教是用来培养子女的孝行和谦卑。在儿童和年轻人中,过分自信和自我骄傲都被认为是否定的特征,而不被鼓励。[21]

第二代移民父母改变了他们社会化的实践,明显的宗教在减弱。大家庭(那些由超过三个孩子的家庭)给只有两个孩子的核心家庭让路,父母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并且寻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待女孩和男孩更加平等,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在家庭中语言的使用也有一个转变;大部分第二代家庭是双语的,并且他们在英国出生的儿童增加了使用英国作为第一语言。第二代家庭本质上部分是因为在英国的通常的繁荣的提升,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母亲增加了出去工作的机会——因此从他们的丈夫那里获得独立和个人自主权。[22]

三、英国移民族群认同取向——多元文化主义与反种族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和文化多样性的管理都被很多国家讨论。[23]多元文化主义,各种定义,二战后西欧不同种族社会的反映的部分。英国使用“同化”和“融合”是对移民模式和家庭重聚的反映,伴随着一系列的“多元文化”,“种族敏感”和“反种族主义”政策和实践,例如,在教育和社会工作方面。[24]

多元文化主义是一个争论的定义 “认为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并且各种制度的表达要依靠地区和国家政治文化”[25]。这样的差别和社会-历史以及政治影响和意识形态相连,不包括政策和同化过程,融合和文化pluralism这个定义也和西欧国家的不同的点有不同的含义,他们强烈地被社会-历史和政治意识形态所影响。

多元文化论早在20世纪前期就被系统提出,[26]但并没有被广泛关注。在英国来自印度半岛的家庭的到来标志着亚洲移民是“呆在这里”并且然后“做一些事情”,至少是在学校中的非英语儿童。主要的意识形态是主张社会同化者,政治关心是围绕黑人和亚洲移民的英国“种族特点”和关心同化“移民”儿童进入“英国式的生活”。这个层面让路给主张取消种族隔离的人,政府提出“在文化多样性框架中的机会平等”。这就是接受了文化差异和在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政策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在社会工作中的“种族敏感”。

通过Berry和Kalin,在多元文化社会有四个主要的先决条件要坚持。首先,移民通常支持文化保持,所有群体的文化间接触和社会参与。第二,各种种族文化群体应该对其他群体有着积极的态度。最后,应该对大的社会有附加的程度,没有制度上的种族文化群体的毁损/堕落/减损。[27]美国多元文化教育领域的著名的文化问题专家S·尼托界定多元文化教育为“在制定教育政策、规划教育内容、培训各种教师、构建教育体系时,应首先考虑文化的差异,进而通过保证每个学生,不论他们有肤色、眼眶形状、种族出身、性别、年龄、宗教信仰、政治、阶级、语言及其他方面有什么差别,都拥有获得智力、社会、心理发展的一切必需的机会”。[28]

这种多元文化意识包含文化适应和群体间的关系。一方面,意识包括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和社会成员非常好,意味着文化传承被高度重视(文化适应);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意味着多样性应该被分享和平等容纳。这两个议题通常在联系方面被研究,大部分的文化适应研究都集中于少数种族,然而群体间关系主要包括的是主体民族。

如果在主体民族和少数种族一致同意的关系结果下,多元文化意识会发展,意味着两个群体都应该处于一个融合的阶段。

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反对声音,认为“少数种族群体参与没有比主体民族更多的受益于多元文化主义。群体之间的认同,感知歧视,群体外的友谊,和两种意识形态的概念都和多元文化主义独立存在。 ”[29]

英国多元文化主义和反种族主义教育的两极构建的大部分动力,都是由反种族主义教育家坚持的;实际上,多元文化和反种族主义的教育都被关注,至少是被反种族主义教育者主义,作为“反对的形式”[30]。反种族主义教育家构建了多元文化教育和更为广泛的多元文化主义,作为“消除种族主义观念”的学校课程;教育的途径使得文化和文化差异具体化,并且在社会中不能处理种族主义的中心议题。[31]

四、结论

简言之,一代人决不是铁板一块。正如林特拉指出的那样:“每一代人弹奏出的都不止是一个音调”。[32]据统计,大约只占30%的南亚移民(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或者非洲亚裔)处于游离阶段(这点和加勒比人相似),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南亚人处于文化适应阶段,同化阶段和边缘化阶段只占很少的人数。社会学和人种学/民族学的研究表明黑人加勒比人和英国亚裔宁愿勉强叫他们自己“英国人”,但是当他们在国外的时候发现这个很容易做到。最近关于亚裔如何认为他们自己的讨论成为一个“认同的位置”。宗教形式对于所有移民认同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支柱。对于在主国的少数族群来说尤其重要。[33]

正如Bailey和Hall所说的:“一种杂交化正在英国发生”[34]移民和定居的过程,都是“全球后现代”的部分:以“多种类型,强调短暂的,无常的和不同的双重文化主义”。[35]

[1]Meenakshi Thapan,Transnational Migr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5,p.23.

[2]Rebecca Walsh,″Global Diasporas:Introduction″,Interventions,5(1),pp.10-11.

[3][美]理伯卡oEo卡拉奇著,覃文珍、蒋凯、胡元梓译,《分裂的一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4-5页。

[4]Paul A. 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 in the west,BP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83.

[5]PaulA.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in the West,BPS Book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x.

[6]David Lackland Sam,Erkki Virta,'Intergenerational value discrepancies in immigrant and host-national families and their impact o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J],Journal of Adolescence 26(2003),p.214.

[7]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 Britain:Ethno-cultural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vii.

[8]Paul A.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 in the West, BPS Book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2.

[9]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 Britain:Ethno-cultural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vii.

[10]PaulA.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in the West,BPS Book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2.

[11]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 Britain:Ethno-cultural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30.

[12]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 Britain:Ethno-cultural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31.

[13]L.Uba,Asian Americans:Personality Patterns,Identity and Mental Health,New York:Guilford,1994,p.48.

[14]PaulA.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in the West,BPS Book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31.

[15]Hutnik(1991:134)

[16]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 Britain:Ethno-cultural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29.

[17]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 Britain:Ethno-cultural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29.

[18]N.Jayaram,The Indian Diaspora:Dynamics of Migration,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4,p.69.

[19]N.Jayaram,The Indian Diaspora:Dynamics of Migration,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4,p.72.

[20]David Lackland Sam,Erkki Virta,'Intergenerational value discrepancies in immigrant and host-national families and their impact o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Journal of Adolescence 26(2003),p.214-215.

[21]PaulA.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in the West,BPS Book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p.29-30.

[22]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 Britain:Ethno-cultural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p.30-31.

[23]Maykel Berkuyten,Borja Martinovic,″Understanding multicultural attitudes:The role of group status,identification, friendships,and justifying ideolog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 Intrecultural Relations,30(2006),p.1.

[24]Clare Beckett and Marie Macey,″Race,Gender and Sexuality:The oppression of Multiculturalism″,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Vol.24,No.3/4,p.310.

[25]Tariq Modood,Introduction:The politics of multiculturalism in thenew Europe.In Tariq Modood & Pnina Werbner(Eds.),The politics of multiculturalism in the new Europe:Racism,identity and community,p.4.

[26]Israel Zangwill,America Is a Great Melting Pot,in Teresa's Neil,ed.,Opposing Viewpoints,San Diego:Greenhaven Press,Inc.,1992,p.18.

[27]Saskia R.G.Schalk-Soekar,Fons J.R.van de Vijver, Mari?tte Hoogsteder,″Attitudes toward multiculturalism of immigrants and majority members in the Netherlan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8(2004),p.534.

[28]Nieto,S.Affirmmif diversity:The socio-policontes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N.Y.1996,p.3.

[29]MaykelBerkuyten,orjaMartinovic,″Understanding multicultural attitudes:The role of group status,identification, friendships, and justifying ideolog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recultural Relations,30(2006),p.1.

[30]C.Mullard,Antiracist education,Cardiff: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lti-Racial Education,1984,p.12.

[31]Tariq Modood,Stephen May,″Multiculturalism and education in Britain:an internally contested debat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35(2001),p.308.

[32][美]理伯卡oEo卡拉奇著,覃文珍、蒋凯、胡元梓译,《分裂的一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7页。

[33]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 Britain:Ethno-cultural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29

[34]D.Bailey and S.Hall,Critical Decade,Black British Photography in the 80s,Ten 8 Photo Paperback,Vol.2 No.3, 1992,p.7.

[35]S.Hall1,″The Question of Culture Identity″inS.Hall, D.Held and T.McGrew (eds)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Polity Press:Cambridge,1992,p.302.

责任编辑 张小莉

C912

A

1672-2426(2012)05-0093-04

宋爽(1979- ),女,辽宁大连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基础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历史与文化理论。

※本文系2010年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校管课题“战后英国亚裔移民认同进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亚裔移民英国
杨紫琼:首位奥斯卡亚裔影后
英国的环保
过去一年美国发生6000多起针对亚裔仇恨事件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