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秋生
四十多年前刚接触新闻时,听专家说,什么叫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近日听说一件事,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灵官村老人付达信为了养老,四年前故意抢劫被捕,在如愿度过一年半“牢有所养”的“好日子”出狱后,养老现实再次摆到他面前。
按那专家说法,入狱养老该算是新闻了吧?可这则新闻明显给人“欲说这事好困惑”之感。镜头回放到2008年9月8日,北京站广场上人流熙攘,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付达信肚子饿得一阵阵痉挛,他用手擦了把汗终于咬紧牙关下定决心抢劫。他拿出水果刀,选择了一个背包的女大学生,惊恐万状的女大学生喊来了警察,付达信心满意足地笑了。
进监狱对别人来说是倒了八辈子霉,可付达信却是求之不得。进去后大开吃戒,什么都吃,包括别人的剩饭剩菜,三个月长胖了10斤。后转到长沙监狱服刑,伙食更好,一日三餐馒头管够,午饭时还会有西红柿炒鸡蛋,海带炖排骨,玉米炖排骨。他还平生第一次享受体检,生病时中午和晚上都会有人看望他。然 “好景不常在”,他居然被减刑了。家里穷,他一辈子没娶过亲,由于他的特殊经历,他被安置到灵官镇敬老院(名额有限,九成以上五保老人住不进来)。敬老院住宿条件差,二楼的平台高于房间地面,一下雨水便往房间里灌。每月300元生活费,算下来每天10元钱,吃饭开销都在里面。付达信肠胃不好,早晨要自己煮面条,偶尔还抽包烟,这些钱扣除后,他只能少去食堂吃几顿。敬老院远不如监狱,付达信很怀念监狱,可他73岁了,实在没有把握能否再次成功作案,回到那个“安乐窝”。
如果说,在建国初,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或者是刚改革开放时,这样的消息人们还能理解,可如今已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我们经常向国际施以援手的“新时代”,这样的新闻人们怎能接受呢?
原因在哪里?固然有多种,但主要原因应该说还是在基层,在基层干部。有人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是的,当今处于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交叉口,各种社会问题纷呈,基层矛盾相对突出。但是,大庆铁人王进喜那句话还是要讲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才是共产党人大无畏的本色。最近热播的反映抗日战争的电视剧《正者无敌》震撼人心,给人以很多感触。一腔热血的川军依靠万众一心,凭借河流屏障,为拖住敌人,保证大部队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友军背信弃义弃他们而去、腹背受敌的险恶情况下,以一万多人的孤军抗击日寇五万多强敌七天七夜的进攻,血染山河,可歌可泣。我们面临的困难再多再大,总不会像战场上这么艰险,总不至于去冒生命危险吧?所以当扪心自问,我们尽力了吗?
我们一些干部,你如果说他能力不行,他会跳起来,和你断绝一切“外交”关系,把你打入黑名单。可在关键时刻,在关键问题的解决上,他们又总是“临阵脱逃”,这种人有什么资格谈 “执政为民”、“三个代表”?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社会养老问题日渐增多,农村养老问题更为突出。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毫无疑义的。要健全完善农村养老机制,该养的要养起来,该养的要养到位,不能让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赶不上监狱而成为社会问题。关于资金问题,首先要从养老资金的主渠道解决,不足部分,要动脑筋想办法,可以借助慈善机构的力量,可以采取社会捐赠的办法,可以据实上报请求支援。
如果毫无事业心,毫无责任感,遇到麻烦事强调客观原因,当甩手掌柜,整日只是热衷于个人致富,娱乐休闲,提拔晋升,包养二奶,对这类干部要毫不犹豫地 “不换思想就换人”,千万不能让他们漠视人命。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视老人生命为儿戏,没心没肺,没胆没识,岂能把一方百姓的平安交给他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