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 岩
怎样才能当好单位的“一把手”?怎样才能体现职务的价值和意义?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恩义,提出了这样四句“一把手格言”:“第一个到位,第一个受累,第一个遭罪,最后一个撤退。”
我是一个不容易被感动的人,但看了周恩义的故事之后,发现他确有很多与众不同和高人一招之处。虽然我也在行政机关当过多年的“一把手”,但相比之下,自己不得不承认,周恩义想到的,我们没有想到;周恩义做到的,我们没有做到。
其一说“到位”,一个人职务到了领导岗位,不等于思想也到了领导岗位。周恩义当了十几年的“一把手”,没有让别人打扫过一次办公室,也没有让别人打过一壶水。这让我非常惊讶,因为很多的行政机关,都有为领导办公室打扫卫生和准备开水的规矩。一个区委常委和宣传部长,怎么能够自己打水扫地?乍一看,这只是一件小事,细一想,却关系着一个领导干部的内心定位。把自己当做公仆,才不会在群众面前摆谱;把领导当成服务,才能忘掉权力和待遇。
其二说“受累”,有一个村的大米卖不出去,周恩义听说后,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就跑到邮局,连发9封电报,向过去当兵时的老战友求援。不到一个星期,24万斤大米一销而空,每斤还比本地市场价高出两分钱。从此,这个村的所有村民,都记住了周恩义,知道他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这种累,是周恩义自找的累。按说,一个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就远离了具体的事务,只需动嘴,无须动腿。而周恩义的风格,就是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最需要,就到哪里去。
其三说“遭罪”,骑自行车和坐小车相比,骑自行车是“遭罪”;吃面包和进酒店相比,吃面包是“遭罪”。但周恩义却要求自己和下属,带头去“遭罪”。十几年中,他没有吃过一顿基层的宴请,也禁止所有部下接受吃请。每次下基层,都自带面包和矿泉水。有一次,宣传部的一个年轻干部下乡时,受请在乡政府食堂吃了顿饭,周恩义知道后,训了他两个钟头,气得腮帮子直哆嗦。按说,下基层喝酒吃饭,已经“天经地义”,而周恩义却把不是问题的事情当作问题,以自己和下属的“遭罪”,拉近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其四说“拒官”,常有一些官场中人,把职务升迁作为衡量进步的标志。为了早升官、快升官和做大官,绞尽脑汁、讨巧钻营。有的作表面文章,有的走上层路线,还有的送礼行贿,买官卖官。而周恩义在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中,却先后四次“拒官”。当上边决定提拔他到更高的领导岗位时,他积极推荐别的同志;当领导职数需要减少时,他主动要求回到原来的岗位。从1997年1月,他开始任兴隆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到2011年3月退休时,仍然担任这个职务。
其五说“撤退”,周恩义在职的时候,帮扶了不少贫困户。其中有个老大姐叫张术兰,周恩义帮了五六年。今年春节,他领着儿孙又去了,手里拎着豆油、大米和钱。张术兰说:“你不是退休了吗?”周恩义说:“我退休了,扶贫不退休。将来我走不动了,让我儿子、孙子来。”这样的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既然已经卸任,还有什么扶贫任务?可见周恩义的思想,仍然没有退休。像他这样的领导干部,让人不能不敬,不能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