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德学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这不是新时期提出来的,而是从南昌起义就已经开始进行探索的。
首先,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含义,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党在军队的各级组织,主要以连以上的各级党组织在政治上、组织上领导指挥部队行动。全军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二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由一系列制度保证的,比如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三是各级党组织领导所属部队是采取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凡是属于军队重大问题由党委集体研究讨论,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只能由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其他任何党派不允许参与对解放军的领导,也不允许其他任何党派和宗教组织在军队进行组织活动。所以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最关键的一句话就是,人民军队只归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而且这个原则不是现在才确定的,它是在1930年周恩来组织中央军委扩大会时就已经明确的。
其次,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从南昌起义就已经开始进行探索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所以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每年8月1日为建军节。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实际上是整个起义的领导核心,然后在起义部队军和师两级成立党委,在团成立党支部和党的组织部,在营连设立党小组,这种组织措施在叶挺独立团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前敌委员会跟军、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领导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还是协商的关系,这种组织措施还不能完全控制部队、完全掌握部队。毛泽东曾经讲过,在那时,我们党在国民党军队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便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所以经不起严重的考验。因此南昌起义只是对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进行了探索,并没有完全抓住部队。
再次,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是在革命实践中探索确立的,并在革命战争中经过斗争而坚持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行的三湾改编。第一是缩编,由原来起义的5000多人精简到不足1000人;第二是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营团建立党委,连设立支部、班排建立党小组;第三是发扬民主。所以三湾改编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支部建在连上是非常大的创造。此外,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军余部的赣南三整时也起到了这个作用。1929年,红四军对于怎么建立新型军队曾经有过分歧和争论,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定为根本制度,是先在红四军中确立,后来再推广到整个红军中去执行的。此后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当中,始终坚持这个原则和制度,这也是经过斗争的。这种斗争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同国民党蒋介石的斗争;一个是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斗争。
最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的必然。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缔造的,它所取得的一切胜利、为党和人民所作的一切贡献以及它本身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发展的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所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人民军队的今天。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和人民军队几乎都是一体,在人民群众眼里共产党就是红军,就是八路军,就是新四军、解放军,所以从这点来说,党和军队几乎形成一体,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上的基本经验和必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