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郑 旭
“知青城”的变迁
□ 本刊记者 郑 旭
硝烟尚未散尽,戎装依旧在身。点一把荒火,照亮前进的征程;划一道犁铧,开辟崭新的天地。从此,荒原深处有了人烟,黑土地里萌生了新的希望。
1954年,伴随共和国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进军号角,一批铁道官兵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踏上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征程。他们在亘古荒原上开犁破土,建起了我国第一个铁道兵军垦农场——850农场。
接踵而至的是成批的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知识青年。他们从全国各地汇集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在这一进程中,6000余名城市知识青年的融入,使850农场因此成为那个历史时期较有影响力的“知青之城”。
1954年,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来到东北视察铁道兵归国部队和森林铁路施工情况。在铁五师师直机关和五十六团连以上干部动员会上,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号召,到北大荒去,建一个机械化的大农场。
同年9月,铁五师副师长余友清率领5000余人前往密山、虎林、宝清、饶河等地,开展实地踏察,经过紧张的筹建,宣告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50部队农场”。
1958年春天,10万转业官兵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号召奔赴北大荒。在分配到850农场的1.2万人中,有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英雄、功臣模范,也有军校学员、军事技术人员。他们在当时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开始了向大自然的挑战。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广大城市青年志愿参加边疆农垦事业建设,很快成为当时850农场各行各业的主力军。
作为专业军人的后代,原850农场副场长庞宝锁之子、农场基建部部长庞立军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知青的到来,不仅给当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农场带来都市文明,也传输了文化、教育和科技知识。他们对农场各项事业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极大地丰富了北大荒的精神内涵。
农场职工许明丽在求学时代便受教于知青老师。
“中等身材、编着两根齐肩辫子、嘴边有一颗小痣,家长都说她的那颗痣是福痣,因为位置、大小与毛主席的那颗痣差不多!”许明丽清楚记得,这位名叫郑伯琳的女老师教起课来绘声绘色,脸上的表情特别丰富。
而每到农忙季节,郑老师就带着全班同学去农场的连队里帮忙拾麦穗。午休时,郑老师会给她的学生们讲故事,《一双绣花鞋》、《渡江侦察记》、《古刹钟声》……许明丽说她现在都能记得。
“那时候别说是电视,就连看场电影都费劲。知青老师都是从大城市来的,通过他们,我们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70年代末期知青返城政策落实后,850农场的知青大多离开了这片让他们留下太多回忆的土地。但值得肯定的是,他们至今仍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也始终关注着农场的发展和变化。相较返城知青,直到目前,仍有一部分知青留在了850农场,成为农场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顾立刚退休前是850农场社保局局长,1969年来到农场,哈尔滨知青。知青返城政策落实的那一年,他由连队调到场部机关工作,这一干就是30余年。作为留守知青的一员,他和很多农场老职工一起见证了农场的变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建设上来,850农场也在全国和垦区的改革大潮中,不失时机地走上了改革发展之路。
“80年代中期,农场开始鼓励兴办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虽然方向是对的,但可能是准备不足,中间出现了几次反复。”
顾立刚回忆,这种双层经营机制在1985年全面推开时,由于当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让农场的经济在此后进入了低谷,于是家人催促他尽快回城,并已着手帮他联系了工作单位。
“我是知青,返城时都没走,现在农场遇到了困难,就更不能走了。” 倔强的顾立刚将家信藏好,第二天依旧准时走进农场机关办公楼。
有了顾立刚这种青年干部的坚守,农场的改革步伐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在不断探索中继续前进。
1996年,850农场全面推行“四到户、两自理”的家庭农场体制,结合农场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引进优质水稻种植项目,鼓励并吸引农场职工和外来人员种植水田,同时稳定旱田产量。
“这次改革可以说稳定了农场的经济发展基础,同时为后来农场实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构建产业化发展新格局确立了方向。”顾立刚说。
《民生周刊》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留守于北大荒的知青大多已年逾花甲。趟过知青岁月长河的他们,已将这段历史留存在记忆的最深处。唯有尘封箱底多年的老照片和发黄的荣誉证书,还能唤醒这一平凡却又特殊群体的共同回忆。
一些老知青告诉记者,他们早已把自己和农场职工融为了一体。“毕竟,老伴是农场人,当年为了家庭的完整,我选择留了下来。如今日子好了,城里和农场都一样。”一位牡丹江知青说。
“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新世纪850农场为这群留守知青制定的福利政策。虽然看上去和场内职工待遇相同,但实际上,在这里,留守知青得到更多的是尊重和敬仰。一些留守知青被聘请为当地小学的课外辅导员,一些则成为场史的义务解说员。
2005年,农场结集出版了一本名为《记忆——850农场建场50周年》的纪念册,书中多位留守知青倾情执笔,成为经典章节。
其实,最让留守知青难忘的,是当年劳动生活在一起的知青伙伴。每年夏天,返城知青都要回到农场相聚。土炕上,当年的战友们举杯尽欢,再续那些难忘的故事。
如今的850农场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常住人口达2万人。农场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首批“黑龙江垦区卫生小城镇”、“黑龙江省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850农场工业园区目前是唯一以农场命名的首批省级稻米加工园区,享受省级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2011年经铁道部批准获得集装箱运输业务资质,成为目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以东唯一可开办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可承办国内和国际海运业务的场站。
金巢引凤。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适时涌入,让北大荒迎来了新知青时代。
25岁的马丽丽,是850农场于今年夏天在哈尔滨举办的大型人才双选会中,引进的特殊人才之一,目前供职于农场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作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毕业生,此前她已经接到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EPR专业硕士的面试通知,然而“不拘一格大量引进人才,用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的用人机制,让她选择了来农场工作。
“农场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公寓、大学生食堂,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困难少了,也就不那么想家了。”马丽丽说。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马丽丽一人参观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在回来的路上,她用微信告诉记者:“以前,我真的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北大荒,但现在理解了。若干年后,如果有人问我,当年你的人生坐标是什么,我会说,我是北大荒新一代知青!”
感叹号后面,是一个可爱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