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科技人员“老有所为”实现途径的完善对策

2012-08-15 00:45郭祥林季樱华
大家 2012年6期

郭祥林 季樱华

(郭祥林:河海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离退休处处长。季樱华: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在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作为老年人中具有明显优势的重要群体——老年科技人员的价值得到进一步认知,对老年科技人员“老有所为”实现途径的探索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构建“老有所为”的实现体系过程中既要发挥社会、组织、家庭、个体的综合效能,为老年科技人员再就业创造稳定的平台,又要把握发展脉搏,使“老有所为”的实现途径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而具有自适应性,始终催生老年科技人员“老有所为”的激情。

一、“顶层设计,上下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要完善老年科技人员“老有所为”的实现途径,首先要意识到政策的大环境、发展的大趋势必须由政府宏观把握,在政府的设计蓝图范围内,各级政府、组织、单位,直至个人要形成合力,使顶层设计与末端落实同步,共同营造老年科技人员“老有所为”的良好局面。

从政府部门的决策点出发,要推广“积极老龄化”理念,由“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引导,充分调动广大老年科技人员的参与热情。政策导向是激励老年科技人员“老有所为”的关键性因素。一是积极探索科技人力资源的弹性退休制度。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在接受访谈时已经指出“延迟退休年龄总的来讲是一个趋势”,“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步骤、分对象地做出安排”。二是建立健全老年科技人员“老有所为”的管理办法。制定保障老年科技人员再就业权利的保护法规,明确其工资福利、岗位培训、科研经费等基本待遇;革新工作方式,实施弹性工作时间和远程办公制;制定老年科技人员突出贡献奖励办法和职称评定与晋升专项程序。三是制定创业支持系列措施。为老年科技人员创业提供资金资助和税费减免,并探索建立老年科技人员创业园。

除了政府发挥责任主体的作用外,还需要社会力量广泛介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可以调动的主要力量便是企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可以从财力、物力、人力上解决政府对“老有所为”提供资源不足的问题,比如发展企业下的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和各类老年服务机构,或者根据需要安排一定的老年岗位,吸纳老年科技人员回归工作等。

同时,老年科技人员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积极参与培训,以便掌握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国外就有学者特别强调老年人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第一,这有利于调整劳动者的技能和竞争力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第二,这有助于增强年老员工对劳动力市场的情结。第三,这有利于帮助劳动者克服在达到一定年龄后生产率的下降”。

二、“创新平台,精准对接”,增强持续发展的活力

老年科技人员“老有所为”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有适宜的平台提供支持。当前,老年科技人员实现“老有所为”主要依赖于老年科协,老年科协成为老年科技人员活动的载体、纽带和桥梁。政府要支持和协助老科协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发挥老年科协在促进“老有所为”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向有需求的企业和单位推荐介绍有优势的老年科技人员;针对社会需求,组织与支持有创新能力的会员创办科技企业或咨询企业;组织老专家咨询委员会服务于社会等。

在充分挖掘老年科协潜能的基础上,还要设置新平台,例如:设置老年人才服务窗口、开辟网上老年科技人才市场;定期举办退休科技人力资源专场招聘会;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指导布建公共性质的退休科技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成立归政府科技部门管理的退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工作站等。在上述平台的推动下,老年科技人员与需求方实现精准对接,并保持长久的活力。

三、“角色引领,模范效应”,挖掘人人可为的潜力

有调查显示,对于“老年科技人员是宝贵的人才资源”这一观点,有67%的人认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至今,对于“老不应为”、“老而无为”、“老而难为”、“老而不为”的议论时有发生,甚至会出现“老年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会挤占中青年的岗位和就业机会”的责难,“社会包袱论”、“抢饭碗论”、“消极无为论”的声音仍存在。可见,弘扬老年科技人员社会价值是社会舆论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全社会广泛认识老年科技人员的人才价值,老年科技人员“老有所为”才能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营造社会外部环境异常重要。环境的营造应以典型宣传为突破口,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活动、会议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科协、院校、科研以及企事业单位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管“养”不管“为”的旧观念,树立尊重知识、珍惜人才的新观念。逐步推出老年科技人员“老有所为”的模范人物,发挥其带头效应。一方面通过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使老年科技人员在“老有所为”的道路上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弘扬典型人物的爱国精神和敬业精神,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支持的积极性,最终使“老有所为”不仅仅是老年科技人员深化人生价值的途径,而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最终挖掘出每个老年科技人员的潜力。

[1][英]菲利普•泰勒编著,于戈等译.趋向老龄化的劳动力:期待与愿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孙中华,张立波,吴玲玲.完善我国城市老有所为实现途径的研究——基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视角[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