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璐
(余璐: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课程结构体系构建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必须按照培养目的和教学目标来进行,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根据自身教学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而不能盲目的去照搬其他课程模式。按照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形式:(1)活动类课程(2)赏析类课程(3)理论类课程 (4)交叉渗透类课程。这样的分类是依据课程本身的教学形式,而不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划分的,也就是说一种内容或者一个知识点应该在不同的课程体现出来,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来达到学习掌握的目的。
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知识越来越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学科也将更加的细分。音乐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产生了许多独立的专业和课程,但是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拓宽那种属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避开那些属于音乐专业技术理论层面的东西是必要的。鉴于当前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现状,对其进行独立分块的音乐表现手段的教学,通过单纯的感知、分辩、思维和想象等方面的训练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应该降低难度,拓宽其广度,覆盖整体,有利于使学生从整体文化形态方面了解和把握音乐知识的全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具备一种去整合学习内容的能力,这些训练的内容像无用的东西占据大脑,造成学生的枯燥心理。通过综合型的课程选取就可以避重就轻,降低知识点的难度。这样通过内容的整合,把原来多门课中独立学习的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多方位对学习内容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从另外的角度来说,课程之间的综合既有利于学生从知识的相互联系上,避免重复学习和训练。引入全新的思维,改变过去那种传统教学的那种学科体系严密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区别常规的那种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的课程模式,让各类课程之间互相开放和渗透,将其有机的整合。美国的综合音乐感课程就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寻求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的制定学习内容和计划,并通过合理的教材编写使学生达到认识音乐理解音乐的目的。
音乐欣赏课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就在于,它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音乐的审美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品格产生广泛的潜在的影响与作用,使积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肯定和发展,消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转化与改变,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讲,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赏析不能仅仅是欣赏的层次,而应该是鉴赏,鉴赏意味着判断和反思,是在感性的基础上去发展理性,在看待音乐作品时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的成分,以一种更积极的审美态度去认识。为学生设计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作品和大学生生活情感密切的东西,能够引起大学生在思想、情感和生活经历的综合创新的作品形式。同时利用大学生较强的理解能力,采取音乐作品赏析与其它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具有更大吸引力。关注其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突出音乐内容的文化意义,如《中外音乐文化鉴赏》,以突出教学中的文化取向和属性,从社会基础、文化背景、哲学思潮各个角度认识作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能够透过音乐来认识社会。所以赏析类的课程具有直观的审美价值取向,在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中应该突出赏析类课程的地位。为此教育部曾于1999年向全国普通高校下达了开设《交响音乐欣赏》选修课的规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普通高校的学生无论在思想和能力上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这时应该发挥其文化素质较高的优势,从音乐史论着手,结合人类文化史与美学,对音乐的发生、发展以及在整个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作恰如其分的评述,使学生在丰富的史学中独立的认识音乐,体味人生。这就需要培养他们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和过程,达到“会学”音乐的要求。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纯粹的音乐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是不够的。应该培养学生以听觉与情绪,让学生独立的去进行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一定的教材内容及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音乐体验来分析评价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崇高的审美观念和鉴赏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借助于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模仿、分析外,还应该介绍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包括演奏家和艺术评论家的思维方式。同时还可以利用诗歌、舞蹈、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辅助性欣赏,扩大音乐与文化、历史等人文学科的联系。直接讲授判断音乐作品的品位和价值的效果是不好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感受音乐音响的流动是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方面,所以要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有创造性的感受和不同认识,与学生形成互动,进行讨论。同时可以让学生从美学的角度进行音乐批评的练习,这种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将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如电声技术、视听技术和电脑辅助教学的方法。从听觉到视觉的全方位的立体感觉,使学生具体感受音乐的人文呈示,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认识和感受。音乐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能为音乐教学本身增添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第一课堂是基础,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也是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规范化的首要因素。因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要应该确立起学科化的地位,它不是随意性和临时性的。其应该与高校其他课程一样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正规课程。通过常规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基本确立对音乐艺术的基本理解和整体印象。其次,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把开展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认为“音乐教育,绝不是每周几节音乐课就够了,而是要形成音乐教育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教育活动”。发展那种不以具体的教科书的固定形态限制的课程,我们称其为“隐性的”课程,又称潜课程。这种课程的内涵就是把诸如审美情趣、学习感受、文化价值和人格塑造等精神内涵层面的东西,在学校非正式教学的过程中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价值,从而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从而真正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这些课程由以下部分构成:
(一)艺术音乐社团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全体学生都要参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专业水准的乐团、合唱团等,提高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层次。
(二)专题学术讲座:针对社会和历史上的各种文化和音乐现象和流行审美趋势,举行由权威专家主讲的各类专题。基本形式为定期或不定期,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优点是可以有效整合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达到吸收深化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三)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活动顺利开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形态。它包括学校建筑、校园布局、教室设备、校园广播等一系列的有形物态形式。包括那些处处洋溢着对学术研究、文化创造的最执着的追求,尤其是校园感人肺腑的乐曲和歌声,以更为直接、更强烈、更快捷的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更容易产生一些强烈的心理感受,其滋养和熏陶成为一种人文科学的直觉和精神关怀,体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哲学基本思想。同时在学校建立音乐演奏厅是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艺术节:是艺术教育相对集中的综合形式,通过艺术节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和音乐的魅力。艺术节应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交流,包括演出、讲座、培训和校园氛围等全方位的营造的艺术空间,形式自由多样,没有任何基础的人都可以参加,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艺术活动。这样就真正体现艺术教育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要求,达到了艺术教育的目的。通过艺术节这样综合的艺术活动形式,真正体现了艺术本身的特点,正如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所倡导的那样:让音乐属于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