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双
(梁中双: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
歌唱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情感艺术。它通过表演的艺术形式把音乐作品表现出来,实现审美价值。那么如何运用自己的嗓音为表现材料和工具,通过身心的有机结合,依照声乐作品准确、生动地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提高歌曲演唱中的艺术表现能力呢?下面笔者就从以下4个方面来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掌握科学、正确发声方法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目前都肯定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其要求小腹自然控制气息支点,横膈膜两侧自然膨胀。在呼吸过程中小腹随气息的控制自然收缩或放松。胸部自然挺起,但它并不积极参与呼吸活动,也绝不是歌唱时呼吸的支持点,否则,呼吸就是浅的,引起喉头的过分紧张。气息的处理是紧随歌曲情绪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演唱者对气息的运用变化要恰到好处,不能夸张过度,要自然、有收有放、有浅有深。掌握了对气息的控制能力,才能使气、字、声结合为一体,形成高、中、低各声区的统一。
科学、正确的利用腔体的共鸣是获得美妙声音的关键。歌唱发声时利用的腔体包括:腹腔、胸腔、喉腔、口腔和头腔等。各个腔体的功能与科学、合理的利用至关重要。腹腔是气息和声音的支撑点;胸腔在歌唱时要处于“打开”、放松的状态;喉腔是解决声音问题的关键,因此一定要注意,不要用喉咙歌唱,它只是气息和声音的门户与通道;口腔是歌唱时的“扬声器”,也是获得头腔共鸣的关键。
总而言之,只有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腔体的共鸣,才能演唱中得到生动、完美的声音。
在歌曲演唱中,演唱者仅仅具备了良好的声音条件是不够的,在演唱过程中还要让听众听明白每一句歌词,所以咬字、吐字正确、标准、清晰至关重要。咬字结实有力不等于将字咬死,咬字柔和也不等于字音模糊不清,只有把字与情、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要唱好一首歌曲,演唱者就必须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作品风格特点和情感特征。这就要求演唱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和脉搏,必须做到准确稳定才能使作品富有动感、活力。这些看似简单的节拍特点,在歌曲中并不一定容易做到,甚至被忽视,致使歌曲的演唱缺少基本的律动感,影响作品的表现和观众的欣赏。因此,正确地掌握和处理节奏是准确地表现内容,生动的表达感情,完整地体现音乐魅力的关键。
歌曲之所以能打动人,其重要原因就是它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委婉的旋律线。旋律线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上行旋律线常表现逐步高涨、激动的情绪,常用渐强声音表现;下行旋律线往往伴随着感情节奏平缓,情绪要收拢,常用渐弱、趋向稳定平静的声音表现;平行的旋律在演唱中,要尽量保持气息与声音的平稳。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歌曲的风格、词意、感情的发展处理好自己的声音,使之流畅、连贯,具有变化起伏对比。
音量强弱的对比是听众直感中最突出的方面之一,歌唱者必须做出精心的设计,通过鲜明巧妙的对比,赋予歌曲强烈的感染力。
要想把歌曲唱活,必须掌握好它的速度和节奏,因为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而速度又是节奏的灵魂。“快板要稳,慢板是紧,散板要准”三句话清楚地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快板本身意味着速度快,但演唱者内心节奏却一定要稳,节拍重音要突出,要快而不乱,紧张中给人以从容不迫的感觉;慢板正好相反,要始终保持向前行的感觉,切不可松松散散,有气无力;散板的节奏本身就是自由的,但其中必然有着合情合理的内在规律,演唱者必须反复体会,长短对比、轻重分布和寻找散板中的感情起伏线,从而唱好有特殊感情色彩的散板。
如果将歌唱者的第一声褒扬为“先声夺人”,那么,好尾声应称为“余音绕梁”,它留给听众的是无限的遐想和长久的回味。很多人对于结尾处理往往草率,如节拍长短不够,气拖不住等问题。“先收声,后收气,再收情”结尾细致入微的处理,能使歌曲的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音乐形象更丰满。
艺术能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现象,而每一首歌曲也必然会反映出一个时代社会变革,政治面貌和社会风尚等等。艺术情感的时代性,要求演唱者的艺术表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时代不同,人物不同,审美评价不同,因而艺术情感表现也不同。同时,民族的风格也不可忽略。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都孕育了本民族的艺术特征,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艺术遗产必然形成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要处理好一首作品,就必须抓住它的特征及风格。
萨莫伊洛夫说:“只有从歌者心灵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才能流进听者的心灵”。歌唱艺术的魅力在于表现情感。要在声乐表演中融入感情,演唱者就要深入挖掘歌词大意,对歌曲逐段分析理解,形成对歌曲整体情感形象认识。歌唱者还要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同时注意情感的细微变化。有了理解才能有所感受,有了感受才能有感而发,依情而唱。每个追求感情真实的歌唱家,从来都不放松歌曲所有细节的情感体验和细腻处理,他们的一字一声都是从作品的内容出发,用丰富多样的声音来刻化丰富多样的音乐形象,在演唱中有轻有重,有浓有淡,有起有伏,变化万千。
总之,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在演唱时既要唱得悦耳动听,还要唱得令人深思、感人至深,这离不开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基本功的刻苦练习,情感的综合体验,对事物的勤于观察,积累沉淀,不断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培养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凝练出高超的艺术气质,才能使演唱者在演唱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张锦华.关于声乐表演中的几点思考[M].北京:中国音乐出版社,1998.
[3]田丁.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M].北京:中国音乐出版社,2005.
[4]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赵淑云.走进音乐[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