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诚
节日是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节日相对平时来说,是短暂的,但是它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人们在枯燥无味的日子里和无限反复的劳作中有了盼头,对新生活有新的期盼。
居住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城寨彝族白倮人的荞菜节,其意义也离不开其中的道理。一年一度的荞菜节,虽是他们祭祀劳动生产生活之节庆活动,但它积淀着白倮先民自然崇拜、多神崇拜,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城寨彝族白倮人的荞菜节,完整展现其神秘的宗教信仰,凝聚了民族信念之灵魂,展现社会生产生活画面,充分体现了个性的美学意蕴。
白倮人认为铜鼓是万物之灵,是龙王赐给他们的神器,通过它,可以向上天传递人间的意愿。因此,荞菜节这天要祭铜鼓(请铜鼓),然后跳起众人的铜鼓舞。
祭铜鼓,要杀两只公鸡。由本寨长老主持,全村的成年男子都参与,到神亭祭奠。祭祀活动时,寨老坐在神亭里念祭词,其他人不允许靠近神亭,只能在距神亭大约2米处跪拜,然后把铜鼓请到舞场中来,整个“请铜鼓”活动是不许妇女和小孩参与。可见铜鼓在他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也是他们先民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沿用下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意识,导源于这种意识,铜鼓便成了他们民间的神物,上可通天,下能及水,可呼风唤雨,相传在远古时候,铜鼓还会飞。因此有了铜鼓可向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与壮族人们对铜鼓的崇拜是截然不同的,壮族则认为敲铜鼓起舞,可以为村寨降妖驱魔,祈求平安。
当神圣而庄严的铜鼓敲响起,全寨的男女老少衣着节日盛装,男前女后开始围圈起舞了。铜鼓舞,由一人击鼓伴奏,众人男前女后随着鼓点节奏向逆时针方向转圈起舞,在舞蹈行进中随时加入一些民歌唱段,气氛庄严肃穆,天地同乐,人神同欢。他们认为,在这天敲铜鼓,跳铜鼓舞是为了诉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从这天开始到秋收之前,任何人不许动用铜鼓。他们把全寨人的希望都寄托在铜鼓之上。
荞菜节都是在每年农历四月第一个龙日举行,在这天,全寨人都穿着节日盛装,不许下地干活,也不准离家出走。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正体现出其优良的民族凝聚力。关于荞菜节的来历,解释更有深刻的寓意: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全寨白倮人家遇到一场大火灾,把全村所有的东西都给烧光了,全村陷入了全所未有的痛苦和灾难之中,就在这极度的困难之下,有一人家在自家已烧尽的火灰堆里发现了一个倒扣的碗,打开碗一看,里面有一把荞菜子,这荞菜子就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于是就把它拿到地里下种,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四月的第一个龙日。过了不久地里的荞菜就茁壮成长,那年让他们有了收获,有了荞菜种。从那以后,饥荒的日子就离他们远去了。因此,他们为了记住这个充满了希望的日子,就在每年的这一天(农历四月第一个龙日),全寨都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难忘动听的歌曲,来庆祝这个给他们希望和丰收的日子。可以说荞菜节是凝聚了他们民族信念之灵魂。城寨村发展至今,仍然很好地沿袭了“寨老制”,由寨老负责主持本村的各种传统文化习俗活动。这为增进民族团结,研究少数民族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价值。因此在这天,城寨各氏族长老们都集会在一起,议事寨中的各种事务。在他们认为种下粮种后,要组织全寨人过荞菜节,把粮魂叫进粮仓,方可大丰收。为荞菜叫魂时,两人抬起酒坛走在前,打击乐队跟随其后,接着男前女后沿着山路,在欢快的打击乐声中,插入了神奇迷人的歌声,为其农作物叫魂而歌唱。象征意义地每人到山上摘下一小丫树叶,载歌载舞的原路返回。他们叫来了农作物的灵魂,便会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回到家中,各自把带来的树叶插在自家的粮仓上,意味着粮魂已叫来,便杀鸡宰鸭来祭奠。晚上则通宵达旦的唱歌跳舞,这就承载着他们对幸福和美好愿望的满足。
过荞菜节,主要是通过形象生动而寓教于乐的铜鼓舞、荞菜舞等来展现他们的社会风俗。
白倮人因居住边远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舞蹈内容多为原始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和古朴的生活内容,舞蹈动作多属山地劳作型,如播种、撒荞、挖地等。
铜鼓舞和荞菜舞都是众人男前女后按逆时针方向转圈起舞,舞者至少几十人,多达几百人、上千人,场面颇为壮观。展演时看似人们的即兴表演随意性很强却极富规律性,包含了很深的文化内涵,展现其社会风俗画面。围圈起舞,表现了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他们庆祝胜利、欢庆收获的喜悦之情;男前女后,体现了以男子为主、为中心;按逆时针方向转圈起舞,展现他们崇拜太阳,以太阳为中心而转;以集体的喊声作为舞蹈节奏的变换,动作多以手的变化为主,脚步大多以提、跳为主。每个动作都是他们生产生活的形态动作,充分展现了他们农耕文化和生活场面。
白倮人过荞菜节,最讲究的就是舞蹈表演的服装。舞时,领舞者、男女、老少的服装各异彩纷呈。从表演盛装中,你可以看到了倮寨妇女与生俱来的个性审美观。
领舞者,着装大蝙蝠衫。大蝙蝠衫从做工、颜色搭配、图案的选择都体现出不可思议的美学意蕴,可以说制作者是个服装设计的天才。她能把宇宙中的太阳、月亮、星星、云彩等和地球中的花草、树木以及山水等和谐融汇在一起,颜色搭配也可堪称一绝。这些审美都离不开她们的图腾崇拜,她们崇拜太阳、月亮以及宇宙间万物。
男舞者,上身着装铜鼓纹案的开领、阔袖对襟衣,穿三件套,衣袖从外至里一件比一件长,外观呈“三”状。衣服前后均蜡点有铜鼓面花纹图案,蓝、黑、白相间,加上银饰纽扣,谓之神气。内穿白色无纹右斜襟衣,腰系绣有色彩花纹的布腰带,下身穿带有花纹的宽裆裤。头裹白底印花四方格筒帕。
女舞者,挽发于头,用黑色方帕包之,再盖上饰银器的小方帕,帕的一端垂于肩后,另一端从后顶盖过。上身穿蓝、白线混纺土布短衣,衣服样式为阔袖对襟衣,衣领、前襟、袖口、衣脚等均蜡点镶花边,下身穿蜡点图案和镶有三角花案相结合的筒裙,其三角图案似铜鼓的三角纹案,这与白倮人对铜鼓有神圣崇拜有关。因此,从裙头至裙脚都拼有四道横格花,而每道之间镶犬牙三角形花色图案。腰束黑色方布折叠腰带,佩戴银项圈、银鱼等饰器。
从舞蹈动作来看,也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美。铜鼓舞的舞蹈动作动力向上,膝伸,身体随之起伏,基本特点是起左脚抬左手,起右脚抬右手,男性动作幅度较大,女性动作幅度较小,共有三十多个套路动作,动作套路随着铜鼓点子变化而变化,一般一个动作要反复数次,节奏多为四分之二或四分之三拍子。整齐而统一的动作极富节奏感,给人以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整体的美感。而荞菜舞的基本动作为起左脚抬左手,起右脚抬右手,曲肘动力向上;曲肘外摆,拖靠步,手势、步伐随着劳动生产的形态动作变化,其步伐轻盈,体态优美,男性动作幅度大,女性动作幅度小并带有韧性,动作变化在摆手和步伐之间来不断作变换。共有几十个套路动作,均为劳动生活的模拟,如挖地、撒种、栽秧、打谷等形态动作,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美。
一公一母的铜鼓伴奏,体现了阴阳和谐,用相互鼓声融汇而成浑厚谐和音,给人们带来一种和谐美的音符,也正是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一年一度的荞菜节,完整再现了他们劳动生产的风俗画面、个性的民族美学意蕴和神秘的宗教色彩,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文献,对研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