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2-08-15 00:52贺宝华杨子民
运动 2012年4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体育

贺宝华,杨子民

(1.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高职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贺宝华1,杨子民2

(1.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高职体育教育现状存在有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落后、内容陈旧、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等因素。研究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措施与方向,全面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为高职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服务。

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发展研究

1 高职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1.1 教育观念落后,缺乏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依然停留在竞技体育教学上,只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与体质的增强,教学工作只是为了使学生能参加各类体育比赛为目标,未把“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具有较高的功利性,为了学生能在各类比赛中为学校争光、取得好成绩,以此为树立学校名气的手段,把体育教育的目标放在竞争上,脱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1.2 教学方法落后、内容陈旧、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1.2.1 教学方法落后现有的体育课程教学仍然采用教师教、学生学及学生机械式模仿的教学方法,未能形成学生主动探索、自我锻炼、积极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未能改变重教师、轻学生的偏差,重统一、轻差异的倾向,满足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社会发展的需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终身体育能力很难养成。新的《纲要》强调,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多样化,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的特点,加强体育教法和教学内容研究,注重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师生互动,使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达到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

1.2.2 教学内容陈旧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已经朝着多样化、弹性化和地区差异性的方向发展,但是仍带有竞技性,学生兴趣不高,以至影响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满足不了学生适应社会和发展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强的这一特点,围绕职业性特征开发体育课程内容,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高职院校课程内容选择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与欠缺,需要加强改革与探讨。

1.2.3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技评与达标测试、出勤等方面。这种考核制度体现不了学生自身体育特长及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理解及运用的能力。在考核评价上,注重的是技评与达标成绩,方法单一,具有片面性片,学生被动,极大挫伤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长期下去极不利于“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体育思想的培养。

1.3 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

高职院校的教学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就业,为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技能,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只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日后工作的技能,对体育教育根本就不重视,不能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执行,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课酬低。高职院校突出的是职业技能教育,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把时间花在对自身职业发展有关的体育课程上,体育教学时间受到挤压。因此,开设的体育课只是形式,根本就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的。部分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动器材等体育教学设施根本就无法满足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需要,体育师资力量缺乏、师生比例不合理,这些都势必制约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2 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措施研究

2.1 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学生的培养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相适应的人才,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高职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通过身体教育使高职学生在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打破过去那种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模式,吸引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和各种课外体育活动;重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让他们自觉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享受体育的乐趣,为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保障。

2.2 建立新的体育教学目标

高职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其兴趣。对学生要积极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交流,增强了解,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帮助学生,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它既具有一般教育原则的共性,又具有体育自身特殊个性,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进行体育锻炼,为以后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提供必要的身体条件,提供学生为身体健康而进行的体育专门性练习,更好地预防因工作而造成的身体损伤,为高职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2.3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随着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针对学生发展其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不再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应加强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体育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其体育能力,这才真正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注重体育技术教学的方法与追求较高运动成绩不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高职院校各专业都有其自身特点与发展要求,针对这一要求,体育教学应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改变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突出其个性特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注重因材施教,发展个体,给学生自学自练的自由。在教学活动中,依据各专业的特点适当的给予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实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目的,同时要合理有效地调控好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培养学生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以知识、技术传授为价值取向到以学习主体为价值取向的转变,实现学生的自我构建与发展。

2.4 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根据未来教育的发展,积极加强研究适合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创空间。根据学生的特点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使课堂充满活跃、热烈的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体育运动之中,积极地参与锻炼、学习,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从而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为高职教育发展服务。

现行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基本上是以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为主,这种评价具有片面性,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个人体育特点。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即使不锻炼,体育考试也能达标,甚至达到优秀标准,素质差的学生通过努力也有可能不达标。这种评价方法,大大挫伤了部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必须完善高职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加科学地体现学生的体质、生理、心里以及技能等全面身体素质,针对学生的体质状况、行为表现、体育过程中的参与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合作与交流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3 高职体育教育发展方向研究

3.1 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体育教育增强人本教育,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运用体育的功能影响每一个学生,改变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朝着健康有为的方向发展,思想端正、人格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积极向上。提倡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因此,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增强沟通与交流,根据学生的个性施教,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达到教与学的融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形成老师适应学生,学生适应老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发挥其爱好,形成其特长,达到教学的目的。

3.2 体育教学目标与内容多元化相一致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体育科学迅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结构、形式、手段、方法等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高校体育教学单一的教学目标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娱乐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运动技能的不断提高等多元化发展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更加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施与开展,突出其娱乐性、竞争性、人文性的相互融合,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拼搏进取、自制与自控的能力等,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大大提高了,真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的学习与锻炼之中。

3.3 体育向与多学科相融合的方向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体育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体育锻炼,也在积极地与其相关的学科联系、交融,高职体育教学已经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生化等相关的学科联系在一起,知识相互融合,发展体育,使体育学科充满新的血液,更具生命力,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促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4 体育教学向创新教育方向发展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关键在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要完成自己的主导与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创新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以促进和影响,使学生创新发展,给学生足够的创新活动空间,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作为。

3.5 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向发展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错综复杂,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多,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在体育课的教授过程中加以引导、克服各种心理的不适,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4 结 论

4.1正确分析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找出其不足,提出建立起适合学生,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性特点的新的课程体系,创新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明确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建立学生进行体育的思想认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4.2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建立更加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

4.3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正逐步进行,面对新形势,加快改革与发展,以开展学校“阳光体育”为切入点,以“健康第一”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为方向,积极推进高职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 陈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走向的几点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1(5):103-105.

[2] 陈功立,梁艳.对安徽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体育科技,2008(1):71-75.

[3] 吴慧倩.突出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3):110-112.

G807.4

A

1674-151X(2012)02-082-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2.042

投稿日期:2011-12-10

贺宝华(1962 ~),讲师,专科。研究方向: 学校运动队训练与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体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我们的“体育梦”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