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研究①
——以黑龙江省城乡中小学为例

2012-08-15 00:54栾振昌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城镇城乡体育课

栾振昌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研究①
——以黑龙江省城乡中小学为例

栾振昌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通过对黑龙江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及体育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了积极开展城乡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城乡学校体育教师待遇公平化;建立一体化发展的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协同配置运行机制及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对策,旨在解决黑龙江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差异,推动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城乡 中小学 体育教育 均衡发展 一体化

由于政治和历史及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我国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城乡教育发展极不均衡。从而导致了城乡中小学体育的差距越拉越大,出现了严重失衡的局面,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均衡发展农村学校与城镇体育教育,逐步缩短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体育教育差别,不断加快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实现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一体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黑龙江省城镇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差异

1.1 体育课开课情况

体育课正常开展是保证教育均等、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核心条件,反映学校公平教育的现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每周3~4节体育课,中学每周2~3节体育课。对黑龙江城乡86所中小学调查显示:城市、农村中学体育课周学时无显著差异(χ2=2.500,P>0.05)但城镇中学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的学校要比农村中学的多(城镇23%,农村5%),农村中学每周2节为主,而且体育课时常被占用(35%);城镇小学、农村小学体育课周学时差异显著(χ2=9.812,P<0.05),城镇小学符合《课标》每周3节体育课的学校多(85%),农村小学每周3节体育课少(55%),而被占用情况还要突出(42%)。

1.2 学校体育设施与体育师资情况

1.2.1 体育场地器材状况分析

学校的体育设施是实现学校教育的资源,是发展学生体充的重要保证,是学生进行体充锻炼、丰富开展体育教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调查显示,城市中学的田径场拥有比例约为79.56%,农村约为 97.26%.然而,农村这一比例的显示是基于场地的不标准,很多农村中学的田径场是土场地,在调查的农村中学中没有一块塑胶场地,而城市的场地质量相对好很多,基本上都是炉渣和塑胶的。城镇中小学的篮球场与学校的比例约为 3:1,农村的约为1.3:1, 城市中学的排球场地与学校的比例约为1.2:1,而农村的约为0.2:1,两者的差距较大,与国家的规定的18 个教学班以下的学校要有2个场地相比城市达到了标准。而农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39%农村中学和农村小学体育设施不能满足教学,20%农村中学和33%农村小学体育设施严重不足。调查还发现,城镇中小学领导重视体育教育,其场地质量明显好于农村,城镇中小学体育经费投入的多。

1.2.2 体育师资状况分析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而充足的体育教师数量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农村小学每7~8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中学每6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各级学校学生人数与体育教师人数之比例规定,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400,小学体育教师与学生之比例1∶300。通过调查:从数量上看,城镇中学与城镇小学的体育教师数量是充足的,而且城镇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与班级的比例接近1∶6与1∶7要求,体育教师学历基本达标(98%、95%),但是从农村中学和农村小学的专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来看,专职体育教师不足,学历达标水平与城镇中小学有一定的差距,个别农村小学甚至没有专职体育教师。

1.3 课外体育活动状况

课外体育活动是与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机整体,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阐述了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而目前黑龙江城乡中小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时间与此差距太大,情况令人担忧。调查表明,城镇中小学能保证每天1小时活动的时间的学校53.1%,农村中小学保证每天1小时活动的时间的学校46. 5%。还有34.7%农村中小学学生每天只有2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仅限于学校的两操,此外,城镇中小学有93.5%的学校(中学98%,小学89%)每年都开展田径运动会,农村中小学有84%开展田径运动会。可见,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有明显别。

2 黑龙江省城镇与农村中小学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对策

2.1 城乡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促进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经常开展校际间的交流和学习,让城市学校与小城镇学校形成支教制度,结对帮扶、对口交流,定期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全面提升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建立城乡小学体育师资轮流交换上课制度,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并对现有的各类支教和交流活动进行有效性评估,增强支教活动效果,对学校资源的投放要本着扬长避短、良性互动的原则作通盘考虑,尤其是对农村学校,要以相对优势的资源配置弥补其地理环境上的劣势,实现城乡学校体育教育的同步发展;整合利用体育教育资源,辐射城乡体育教育共同发展。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城乡体育教育师资完全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城乡双向流动。

2.2 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促进城乡学校体育教师待遇公平化

统一城乡间、校际间体育教师的工资标准,实行区域内体育教师工资发放统一标准,解决体育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要提高农村体育教师待遇,政府应通过相关财政补贴,适当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野外补贴和服装补贴,对体育教师的额外工作量提供相应的补助。加大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力度,采取各种培训模式,开阔他们的教学视野,提高思想素质、体育教学技能等。加快提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层次,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并对学习经费给予政策补助。制定购房、回城、子女入学等福利政策,为体育教师在农村任教解决后顾之忧。此外,从农村教育的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农村体育教师编制、补充机制等内容,合理配置农村体育教师资源,吸引更多的体育师范生到农村小学就业。

2.3 建立一体化发展的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协同配置运行机制

在体育教师的配置上,加强辖区内体育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探索构建体育教师素质测评体系,以此为据优化重组教育人力资源,建立体育教师配置新机制,要重新核定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额,配齐配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探索城乡学校体育教师编制制度改革,城乡学校体育教师编制实行同一标准;建立体育教师人事关系集中管理制度,变学校人为系统人,打破体育教师一校终身制。随着局部生源的变化,可采取撤并、搬迁、新建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校布局的合理性。各级政府应制定政策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应均等、公平地向城市与农村学校投入体育经费,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健全法规政策制度,以保障农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权利的顺利实施等。

2.4 探索建立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的机制

完善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尽早实现教育信息技术“班班通、室室用”。 基层学校之间构成一张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网。使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体育教师之间、体育教师与体育教师之间有相互直接交流的信息平台。城乡学校体育教师还能通过相应途径获取辖区外部的教育信息。在信息的配置上,推进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加大投入,努力做好学校图书配备、计算机室及校园网信息化设备、通用技术教室、探究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加快体育教育信息化步伐,对体育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制定校园网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力争校校联网,建设完善的网络体育信息交流平台,加大体育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实现优质体育教育资源共享。

[1]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视角[D].长春:吉林大学,2005.

[2]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 (教体艺〔2005〕10号)[Z].

[3]吴昊,曲宗湖.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3).

[4]戴维红,许红峰.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J].体育学刊,2008(8).

G807.2

A

2095-2813(2012)03(a)-0003-02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

栾振昌(1960~):男,教授,黑龙江牡丹江人,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城镇城乡体育课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文化边城镇远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体育课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