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颂》的英国浪漫主义探究

2012-08-15 00:42罗建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陕西杨凌712100
名作欣赏 2012年21期
关键词:雪莱西风浪漫主义

⊙罗建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 陕西 杨凌 712100]

作 者:罗建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浪漫主义思潮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是民族解放运动和各国工人运动高涨的时期,各种新事物、新思想不断涌现,冲击着旧的制度和王朝,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制度衰落的时期。可以说是新旧交替的时代,延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但文化价值观念已偏向现代化。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主观情感,推崇想象和自由,是在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下滋生的。浪漫主义文学属于新思潮,自然是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古典主义注重理性和原则,与人文主义思想中主张个性自由是相悖的,而浪漫主义“重现”了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精神,崇尚自由,强调抒发主观情感。与湖畔派相比,英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主张有了明显的变化,加入了民主主义的思想。浪漫主义诗人认为人和自然永远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他们热衷追求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倾向于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诗人笔下的自然景物都是有灵性的,他们善于用夸张、对比、象征等手法把景物拟人化,来表达所要抒发的情感、诗人的信念、理想等。

一、雪莱及其文学主张

雪莱和拜伦是英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两位诗人,是他们用一篇篇优秀的诗作把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雪莱和拜伦的思想与湖畔派诗人有着明显的差别,他们推崇启蒙思想,支持民族解放斗争,有明显的民主主义倾向,更加关注现实社会,具有反抗和批判精神。雪莱虽生长在贵族家庭,但从小就表现出对专制统治的不满。雪莱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诗歌,他支持民族革命和各大工人运动,诗歌大都表现出对革命的信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用诗歌鼓舞当时的革命者,也极大冲击了当时专制腐朽的贵族阶级。雪莱顽强地用诗歌与旧制度抗争着,在创作中表达着自己除旧革新的信念和追求平等自由的文学主张。《西风颂》是雪莱诗歌中极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这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借景抒情之作,整首诗节奏紧凑、明快、气势昂扬。雪莱充满激情地在诗中歌颂了一个秋景——西风,狂暴的西风象征着能够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诗人写西风实则歌颂一种扫除腐朽、迎来新生的西风精神。《西风颂》中的“西风扫落叶”实际上暗示了革命能够摧毁腐朽的封建统治,表达了他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二、《西风颂》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分析

1.诗中运用了丰富大胆的想象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都非常推崇想象力。从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到消极浪漫主义诗人在这点上观点是相当一致的,他们都憧憬着能够达到物我合一的理想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借助想象的作用。在《西风颂》中,雪莱就把常见的现象——西风,想象成“狂荡的精灵”,“横扫枯叶”,“卷起千重浪”。在诗里西风变得无所不能,席卷一切腐朽和不公,雪莱用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和西风融为一体,化为西风精神,渴望自己像西风一样自由,拥有和西风一般强大的力量,去摧毁不公落后的制度,建立新世界,实现自己的理想。《西风颂》中雪莱重点描写了这一种自然现象——西风。在诗歌里面,西风被幻化成一个拥有强大力量的精灵,它挟雨带电,“激荡长空,乱云飞坠如落叶,摇撼天和海”,“成为雨和电的使者”。雪莱生性桀骜,向往自由,与诗中“高傲、飘逸”的西风一样,这里的西风是诗人自身的写照,但雪莱出生在贵族,思想、行动都受到束缚,只有把所有的感情寄托在对西风的讴歌中,而且表现得无比羡慕西风的自由和力量。西风使雪莱压抑的心灵得到了解脱和慰藉,同时西风强大的力量也是他对革命的希望。雪莱借西风这一形象抒发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表达他对自由和理想的不懈追求。

雪莱创作《西风颂》的灵感始于秋天在树林中偶然看到的一次飓风。他描述说:“刚开始时风的威力并不大,比较温和,但不一会就卷起地表蒸汽,下起了一场倾盆秋雨。”看到这个场景,雪莱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脑海中的西风形象付诸笔端,创作了《西风颂》这首诗。在诗中,“西风”既是个破坏者又是个保护者,说它是破坏者,是因为西风把“枯死的落叶横扫”,而落叶是最后的生命,说它是保护者,是因为西风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黑暗的冬床上”,又唤来东风,使生命苏醒。在诗中,处处都表现了诗人奇特的想象,后面两节雪莱赋予西风强大的力量,驱散“浮云”,带来“闪电雷雨”,甚至“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力量之大,叫人闻声色变。诗中不仅有时间空间的转换,诗人还发挥大胆想象,实现时间到空间的转换,前两节使读者对西风的具体形象有所了解,后面一节则转换成空间上的想象,从枯叶到蓝色的地中海到大西洋彼岸;从树叶到雷电、浮云到海里的波浪。

2.诗中大量自然景物的描写

从整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雪莱对自然景物非常熟悉,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他能够对诗中出现的每个自然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尤其在景物色彩方面,可见他和大自然密切的关系。诗的第一节里,枯叶的颜色分别是“褐黄,墨黑,棕灰,与猩红”,一般没有仔细观察过的人都只会认为枯叶就是黄的,可是雪莱知道落叶不同生长阶段的颜色都不一样,这是留心观察生活的人才会发现的。第二节中,有黑色的雨,实际上,据观察暴风雨来临前乌云密布会把整个天空笼罩成黑色的,此时闪电在黑色的天幕中就会像火一样的红色,而雨看着就像黑色,这都是对大自然仔细观察的结果。诗中一共出现了多种自然景物的描写,每个都是比喻新奇,“枯叶的腐朽、黑色的雨、狂女的头发、夜的世界”,无疑不显示出诗人的才华及浪漫主义情怀。诗中大量自然景物的描写都非常生动形象且准确,如“落叶”、“原野”、“浮云”、“海浪”等。在诗歌第二节中,西风拥有强大的力量,扯散了如大地的枯叶一般的浮云。“闪电和雨”的形成也是西风的功劳,而这种力量无限延伸,唤醒蓝色的地中海,大西洋的波涛也为它让路。西风摧毁一切旧事物,迎来新生。诗人通过想象把这些大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这些自然景物,赋予它们灵性,给诗歌增添了更多浪漫主义色彩。

3.诗中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西风颂》整首诗中处处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对于诗中所出现的每种自然景物诗人都赋予了它所代表的意义,其中西风的象征意义是最重大的。前面三节中,雪莱用“枯叶”象征旧事物和封建贵族,借西风横扫落叶来象征旧事物必定会被摧毁,表达了他对革命前途的美好憧憬。象征革命力量的西风能摧毁一切腐朽的东西,迎来新生,创造新世界。第四节里面,雪莱用了一组排比句,使语气更加强烈,来表达他投身革命的决心和信念:“假如我是……假如我是……假如我是……”。另一方面雪莱也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可以看出雪莱心灵受到了极大创伤,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尽管如此,雪莱还是愿意受到西风的洗礼,追求除旧革新的西风精神。在第五节中,雪莱希望自己变成西风,其实诗中的西风就是雪莱自身的写照,他想借助诗歌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像西风横扫落叶一样,迎来新的世界。雪莱借《西风颂》表达了他支持革命的信念,以及相信革命必胜的信心,即使道路漫长曲折,也会遭遇各种困难,但是一定会胜利,因为有西风精神可以摧毁一切旧势力。诗中“灰土与火花”象征着希望、新生和成功,而象征革命西风能够播种种子,说明革命一定会胜利,把希望和新生传播到世界各地。诗人愿意为了革命奉献一切,一句经典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表达了他坚定的信心,也鼓舞了每一个革命者。

英国的浪漫主义思潮主要盛行在19世纪初。雪莱《西风颂》借助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抒发内心情感,运用了丰富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成为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代表之作。在诗中雪莱主要描写了常见的自然景物——西风。诗人赋予西风除旧革新的能力,摧毁一切腐朽的事物,带来希望和新生。雪莱想象丰富奇特,在诗中表现出渴望自由,渴望摆脱所有束缚;愿化作西风传播新的思想,涤荡旧观念。雪莱借西风精神,充分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新世界的向往以及对革命前途的美好憧憬。

[1]罗义,冯凌.自然与想象的完美融合——对雪莱“西风颂”的浪漫主义元素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2]胡开宝,邓世俊.《离骚》与《西风颂》的浪漫主义精神比较研究[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07).

猜你喜欢
雪莱西风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秋渐浓,分付西风此夜凉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西风辞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一诺三十年
雪莱一诺三十年
关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反思
夜莺为何歌唱:谈雪莱对圣经的讽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