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作品《还乡》的悲剧描写分析

2012-08-15 00:42屈妮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陕西杨凌712100
名作欣赏 2012年21期
关键词:克林上流社会哈代

⊙屈妮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 陕西 杨凌 712100]

作 者:屈妮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翻译学。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小说,它主要通过描写男主人公克林放弃自己在伦敦的成功的事业而回归自己热爱的荒原生活和他与女主人公游苔莎的似爱非爱的爱情、草率的婚姻以及因为个人的人生追求不同而演变为婚姻悲剧等一系列的悲剧情节批判现实。它的悲剧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物性格与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本文旨在对哈代悲剧描写进行一些深刻的分析。

一、回归后因迷失自己而发生的悲剧

哈代是一位具有长远思想的作家,他超越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用笔尖触及了现代作家一直探讨的问题——人们总想逃离现在而寻求回归,但是过去已经不是原来的过去,回归是无法实现的,就只剩妥协于环境承受着孤独寂寞。

克林是他实现回归的第一步——回到荒原,远离成功的珠宝行业。他对荒原有一种真挚的爱,在他的眼中,威塞克斯永远是他童年时期的美丽天堂,他为了梦想中的美丽天堂,为了为大众人民谋福利做出牺牲。他认为大多数人所需的知识是能让人充满智慧而非用来争取金钱的,他蔑视所谓的物质上的成就,当它们是一些没有意义的事,但是当他满怀希望地回归荒原造福人们时,现实却让他举步维艰。这时他才明白自己所回归的荒原已不再是他眼中的那个美丽天堂了,挫败感加上他的眼疾迫使他放弃了自己纯真的理想,最后成为了一个孤独的荒原布道者。

游苔莎为了回归伦敦上流社会的生活,凭借着自己美丽的外表随随便便地献出爱情和婚姻,先是靠克林,而克林并没有像她想的那样带她回归奢靡的生活,最后又投奔韦狄,但是正在她逃离荒原回归伦敦时,却被死神夺去了灵魂。最终剩下的躯体与荒原达成了和解协议,荒原吞没了她。她在荒原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即使回到伦敦,她仍然还是找不到自己活着的价值,只因为她钟情于没有价值的生活理想,只有死亡才能让她真正的覆灭自己执著的那种没有价值的生活理想。

二、克林母子亲情的悲剧

克林母子原本过着安稳的日子,母慈子孝,母子两个为了生活相依为命,然而克林舍弃了成功的珠宝行业回归爱敦荒原,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儿子坚持回归荒原为荒原人谋福利和追求自己的爱情,而母亲则一心让孩子追求财富和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母子俩思想上的剧烈反差使得母子关系走向破裂,从而导致了亲情分裂的悲剧情节。这一系列的悲剧都是源于他们母子之间的人生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隔阂破裂。克林由于长期生活在伦敦大城市里接受了优质的思想教育,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他厌倦了物质上的富庶,对待工作意志消沉,提不起兴趣,他真正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富庶。而他的母亲因受传统的宗教法制思想的禁锢,一直生活在贫苦的爱敦荒原,生活的苦难让她感觉到只有财富才是唯一的追求,她甚至认为财富和社会阶级的地位是衡量人的标准,当然在她的眼中更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拥有着广阔财富和高阶的社会地位的人,这不仅让她觉得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伟业,最重要的是她再也不会过着以前穷困潦倒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确确实实她是被贫苦的生活给吓怕了,所以她是绝对不会任由自己的儿子舍弃象征财富和地位的事业而去选择过自己以前那样的穷困的荒原生活的。从而在对待物质上的追求的不同,母子俩之间的关系产生破裂,酿成亲情悲剧。

亲情悲剧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在双方对待婚姻问题上,根本在于两个人看待事物的侧重点不同,克林爱上了游苔莎,一是因为其美貌,二是因为其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为其自己在荒原上办教育提供很大的帮助。然而克林母亲则受世俗门当户对的婚姻思想严重,认为婚姻要建立在人品和家庭出身的基础上,在她眼中,游苔莎除了一副美丽的外表,其他方面没有一项是自己满意的。她的名声和人品受到人们的糟践,把她称之为净图享乐的懒惰女人,说她与朵荪的丈夫有奸情,最让克林母亲无法容忍的是她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不好。对克林母亲来说游苔莎对自己来说是一点价值意义都没有,她怎么可能不反对这桩婚姻呢?这件事也推动了母子关系的悲剧性色彩的发生。

三、克林游苔莎爱情和婚姻的悲剧

克林不顾母亲的反对与游苔丝走向了婚姻的生活,婚后的游苔莎却不甘这种平静的荒原生活,自己对伦敦生活的渴望愈演愈烈,然而克林却专注于自己的读书办学校的事业,为此让游苔莎感到焦虑和痛苦,从而满心的抱怨施加到克林身上,再加之克林因为用功读书而患眼疾,却又悠然自得地过上了田园渔樵的生活,这使得游苔莎大失所望,她认为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男人,只图自己一时之乐。她知道自己的愿望是那样的渺茫,最终两人的感情出现了破裂,由于孤独和落寞游苔莎为了寻求乐趣又与自己昔日的情人韦狄走到一起。韦狄的暴富更死死地抓住了游苔莎的心,于是她接受韦狄的怂恿逃离荒原奔向巴黎,然而在逃离之夜狂风暴雨大作,游苔莎溺死荒原水堰,至此宣告克林与游苔莎的婚姻彻底的破裂。

生活理想的剧烈反差使得两个起初相爱的人最终走向爱情和婚姻的悲剧。克林与游苔莎的生活理想是水火不相容的,克林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生活在荒原上,荒原的风景、物质、气味等都让他难以割舍,同时荒原在眼中是实现自己伟大的人生抱负的地方,他对于荒原无限的热爱使得他立志扎根荒原力图改造荒原。然而对待繁华的大都市——巴黎,他却感觉到那里渗透着奢靡,待得越久就越感到都市生活的恶心,让人萎靡,消磨人的意志。人们为了金钱,为了物质上的满足,透露着人性中贪婪的丑恶嘴脸。人们执著于忙碌的工作,只为了自己物质上的丰厚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恰好相反的是,游苔莎小时候虽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她却被城市上流社会的骄奢淫逸的生活深深地熏陶了,她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净图享乐的懒惰女人。她父母去世后,无奈流到荒原定居,然后内心对上流社会的渴望却愈演愈烈。她生活在荒原就如同身陷囹圄一般,荒原剥夺了她的自由和梦想,她感觉这里的生活是这样的死气沉沉、令人烦躁。她之所以这样急切地与克林结婚,最主要的是渴望克林能够带她离开这个牢狱去奔向伦敦的上流社会,以满足自己对上流享乐社会的欲望。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克林却是一个向往荒原生活的乡野村夫,这使得游苔莎无法忍受,所以两个人不同的生活理想颠覆了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同时上演了悲剧。

四、酿成一系列悲剧的根源

酿成一系列悲剧的根源在于小说中的主人公与荒原的关系,从克林的因热爱荒原回归荒原从而事业于改造荒原到其妻子游苔莎厌倦荒原极力摆脱荒原生活,这一系列都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男女与环境的矛盾与冲突。

对于婚姻的悲剧则还有着一层原因,双方的婚姻并不是完全建立在爱情之上的,克林的一见钟情看重的是游苔丝的美貌和她受过的良好教育能对自己的事业进行辅助,而游苔丝看重的则是克林曾经在伦敦生活过,并且经营过一家成功的珠宝店,借助克林的优势自己可以很快攀升到伦敦的上流社会,从而满足自己那种净图享乐的生活。这样他们两个对待爱情和婚姻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婚姻缺乏严肃的对待而进行了一个草率的抉择。在对克林失望后,没有恪守妇道,为了财富和上流社会的生活而与自己之前暴富的情人走到一起,满足自己贪婪的私念。最终在逃亡之夜,溺水身亡,魂归荒原。这一系列的原因都导致了悲剧的上演。

《还乡》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作品,反映了哈代时代青年男女对待生存环境的不同态度。同时作品的悲剧体现着哈代时代现实生活的悲剧,两个不同人生追求的人注定是格格不入的。虽然《还乡》充满了悲剧情调,虽然主人公在追求自己人生目标时举步维艰,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摔倒了他又爬起来了,继续为荒原人诚诚恳恳地奉献着。文章虽然颇具悲剧,让人潸然泪下,但是不管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不管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要付出什么样的辛酸,他们都无怨无悔,游苔丝为了自己的伦敦的上流社会的生活不惜在狂风暴雨之夜逃奔,也是出于莫大的勇气和动力,虽然最后归于毁灭,但是那种执著的信念让人钦佩。

[1]李恩宁.论《还乡》中主要人物克林和游苔莎的存在主义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曾高.论哈代小说的悲剧效果[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克林上流社会哈代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烫不死的细菌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日本“上流社会男性”什么样?
老鼠克林求学记
浅析《卖花女》中人物形象与当时英国阶级面貌关系
新年快乐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ragedy of Tess
不倒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