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与夫妻文化

2012-08-15 00:42李艳婷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0093
名作欣赏 2012年5期
关键词:礼教葫芦婚姻

⊙李艳婷[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 100093]

一、引言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有关葫芦的记载,其名称也有多种叫法,“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壶”、“卢”本为两种盛酒盛饭的器皿,因葫芦的形状和用途都与之相似,所以人们便将“壶”、“卢”合成为一词,作为这种植物的名称。而“葫芦”则是俗写,并不符合原意。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写作“葫芦”,一直延续到现在。民俗学专家钟敬文先生认为,葫芦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中具有一定意义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很多民族都有起源于葫芦的神话,被当做祖先。从文献上看,我国古代民间有以葫芦等为多子象征的信仰,后来葫芦被纳入道教体系,文化内涵愈发丰富。佛教的传入和流布,也给葫芦增添了新的花叶。现在民间传承的故事中,葫芦成为一种“灵物”。例如广泛流传的“宝葫芦”故事就说主人公拥有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这表现了过去贫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们愿望得到满足的手段就是得到宝葫芦。所以说,葫芦是中华文化中有丰富内涵的果实,它是一种人文瓜果,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瓜果!自此,葫芦成为我国古代一种很重要的作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诚如明代李时珍所指:“窃谓壶匏之属,既可烹晒,又可为器,大者可以为瓮盎,小者可以为瓢樽;为舟可以浮水,为笙可以奏乐,肤瓤可以养豕,犀瓣可以浇烛。其利博矣。”①

不仅如此,《庄子·逍遥游》云“瓠,剖之以为瓢”②,《诗经·大雅·公刘》“执豸于牢,酌之用瓢”③。这里的“瓠”即指葫芦酒杯。在古代,葫芦酒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于“合卺”礼。即《礼记·昏义》所说的“共牢而食,合卺而 ”,孔颖达解释为“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与之妇各执一片以 (即以酒漱口)”④。在以后的历史当中,形式虽有所变化,但蕴涵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那就是人们所寄予的多子多孙、夫妻一心、平等相扶的期望和劝戒。

二、祈生得子,多子多孙

中国是个传统的社会,人们尤其注重人丁的兴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以更深层地透视出人们对子孙后代的重视。婚姻是维持人丁兴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⑤,这是就人类自身的生产来说的。实际上,在人类社会的三大生产(即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中,婚姻不仅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而且也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人,物质产品便无从制造,而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更无从谈起。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历来都视婚姻为“大事”,所谓“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⑥,葫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人们的这一愿望。

葫芦曾经是母体的象征,民俗中有送瓜求子的行为,神话传说中也有葫芦是人类再生的摇篮的记载。普普通通的南瓜怎么能成为预兆得子的吉祥物,送瓜何以得子呢?从植物学的观点看,瓜与葫芦为同族,在《本草纲目》中同属菜部。《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⑦葫芦也称瓜,有祈生意义。《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⑧绵,从帛从系。《说文》:“帛,缯也。”⑨“绵绵瓜瓞”,很早就造成了人们子孙繁盛的联想。不仅如此,葫芦的特征也能说明它与生育之间的关系。葫芦,又称壶、瓠等,“壶,昆吾圆器也。象形,从大,象其盖也。”⑩葫芦的特征有三:其一,葫芦体内中空,把葫芦籽掏出,为盛器。其二,葫芦为圆形。其三,葫芦多籽。这样葫芦自然就与女性联系起来了,葫芦象征妇女生子,其形大腹中空,酷肖妊娠妇女的体态,且又多籽(子),因此,作为生殖象征的葫芦,就与人们的求子求福心态相吻合了,并在其外在形态上强烈地表现出来了。

三、二瓢合一,夫妻一心

婚姻是个人得到配偶,获得一种新的身份的宣言,对个人来说,婚姻不仅是成熟的标志和获得完全社会成员身份的途径,也是完成性的手段,是使人身体上成人的媒介,是使人获得完全人格的桥梁。因此,婚姻在人生的历程中是一个明显的过渡阶段,而在这一过渡阶段,人们都对以后的生活有了许多期待和祝愿。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这是很多人的理想和追求,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愿望是很难达到的,正因为如此,这一愿望表现得更加强烈,在内心深处人们对这一美好未来更多了一分关注,希望以后“夫唱妇随”,“我和你缠缠绵绵永相随”,而不是大难当头各自飞。

“卺”就是把葫芦一分为两瓢,“合卺”就是把两瓢相合以象征夫妇“合体”,故古时新婚夫妇成婚饮交杯盏为合卺,象征了夫妇合体。葫芦破而为瓢,但是这一分为二的两个瓢合在一起仍旧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整体,这实在是实际生活中夫妇齐心合力一心一意经营共同的家的形象写照!

四、一瓠分二,平等尊重

在封建社会,随着儒家思想的加强,男尊女卑的心理越来越严重,女子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在许多方面受到统治压迫,显示了明显的男女不平等。但是礼教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虽早在周、汉时代便已形成、确立,但其约束力量却是逐渐蔓延、深入到整个社会的。社会对妇女的约束并不那么严格有力,它所规范的妇女行为模式与社会普遍现实终究有着很大距离。甚至在周王朝的时候还给人们留有一定的自由选择对象的权利,女性在婚姻中有一定的自主权,并在恋爱中也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性。同时,妻子也并不是万劫不复的奴隶,在礼教的观念中还包含着另外涵义:其一,主张敬妻。妻子是家族之主,承担着主持家政、奉养公婆、养育后嗣的重要职责,故而应该尊重。其二,主张夫妻齐体。齐即对等、匹敌,相对与媵妾地位而言,正妻地位与丈夫对等,同样处于尊位。其三,主张妻应谏夫。妻子不应该无条件服从,而有劝谏丈夫的责任,因为夫妻荣辱与共。这些都是针对正妻而言的,按照礼法原则,正妻在家庭当中是受到尊重的,丈夫不尊重或轻侮正妻是不合礼教的,应受到舆论谴责的。此外,礼教一贯主张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实际上把一般家事的主持权分配给了主妇。

以上可以看出,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当礼教不是那么严格的时候,人们还是遵守男女平等的心理的,“男主外,女主内”,只是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太大意义上的男尊女卑,但是当礼教进一步加强的时候,社会等一些因素导致的男尊女卑就要另当别论,需要我们辩证看待了。所谓“共牢而食,合卺而 ,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⑪,很大程度上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反映,一瓠分为二瓢,这二瓢是同等的,只不过是一个葫芦的不同部分,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这就是男女双方在家庭中的形象折射,也是古代对待夫妻关系态度的一个具体写照。当然,葫芦的“葫”是“福”的谐音、葫芦的经久耐用,都从不同角度折射着夫妻文化的内涵,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虽然这一形式有所变化,但本质上还是相同的。我们通过对葫芦文化的探讨,可以对现代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做深刻的反省并从中得到启迪。

① 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92.

② 王夫之.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4:7.

③ 陈子展.雅颂选译[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345.

④⑪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19.

⑤ 转引张崇琛.简明中国古代文化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148.

⑥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209.

⑦⑧ 蒋见元,程俊英.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413,957.

⑨⑩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63,495.

猜你喜欢
礼教葫芦婚姻
“葫芦镇”上喜事多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中小学生识“礼”教育浅谈
宝葫芦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古希腊私法何以未壮大
画葫芦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