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2006年看了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三峡好人》后,内心久久未能平静,觉得贾樟柯的这部电影拍得实在是极妙。2006年该片获得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电影通过讲述了两个互不交叉的故事:一个是山西汾阳煤矿工人韩三明来四川奉节寻找他离去十六年的妻子和女儿的故事,一个是山西汾阳护士沈红来四川奉节寻找她两年来杳无音信的丈夫郭斌的故事。寻找是这两个故事的相同之处,因而有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认为寻找是这一影片的主题(凤轶群:寻找的意义——电影《三峡好人》艺术分析;刘玉,寻找家园——评电影《三峡好人》),笔者认为这仅是文本的表层结构,在这寻找的表层结构背后,还有着深沉的内涵即寻找这一故事体现出来的人性的善与恶。
韩三明曾经有过短暂的不被法律认可的婚姻,即他的妻子麻么妹是他花三千块钱买的不合法的妻子,最终在麻么妹的反抗和公安的解救下,麻么妹带着女儿离开了韩三明,回到了奉节,回到奉节后,好景不长,麻么妹又被其兄麻老大用做抵押老船夫的三万债务,自此,麻么妹与船老大过着似夫妻而颇似奴隶的生活,用麻么妹自己的话来说,她只是帮船老大干活讨碗饭吃。尽管与妻子、女儿分别了十六年,但韩三明始终放不下这份感情,因为在他看来婚姻就是夫妻二人一生一世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两人一辈子的相互照顾、相互体贴、相濡以沫,不管两人相隔有多远,不管双方发生了什么变化,两人之间的爱情至始至终永不变,因而十六年来他时时刻刻都惦记着妻子和女儿,而忘却了自己挖煤生活的艰辛,有一次挖煤被埋地下,险些丧命,但他当时的念想是能活着出去,一定要去找回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正是带着这份信念,他千里迢迢来到奉节,并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妻子,当知道妻子已被妻兄以三万元抵了船老大的债款时,他内心很难过,但在他见到妻子时,他并没有莽撞地责备妻子当初无情无义的离开,而是关切妻子现在的老公对她好不好,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分离十几年的妻子仍然十分关心。当妻子递给他一颗大白兔奶糖时,他仅仅咬下一半,把另一半留下又递给妻子吃,可见韩三明对妻子的体贴,有一颗糖都要二人分食。在得知妻子与船老大生活得并不幸福之后,他决定要从船老大手中赎回妻子,于是他与老船长协商,等他欑足了三万块钱就回来赎妻子,因而,他又踏上了返乡之路,继续自己的挖煤攒钱的生活,且毫不畏惧挖煤工作的危险,用他自己的话说,随时可能丧命,因为为了能赎妻子,能早日与妻子一起生活,他已置这些于九霄云外了。至于韩三明返回山西做矿工是否可以在一年内赚够钱并赎回妻子,但是他的誓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老实憨厚、沉默寡言韩三明身上的善良的人性,一个下层百姓,对妻子的关心,对家庭的责任,对婚姻的责任。
与韩三明十六年后千里寻妻相类似,沈红面对两年杳无音讯的丈夫——郭斌,她毅然前往奉节寻夫。沈红和郭斌有着合法的婚姻,但是郭斌两年内既没有回家探望过妻子沈红,也没有打电话回家,正如其朋友所说的,他太忙啦。与其说是他太忙了,不如说他是灵魂的沦丧,道德的沦丧,一旦他的境遇好转,他就忘记并抛弃了糟糠之妻。我们可以从他给沈红留的还是两年前的电话号码可以得知,也可从沈红说的,他打电话给她,只要知道她还活着就行了。这都说明了他对妻子,对家庭、对婚姻极端的不负责任,从这个层次上来说,他拥有的只能是邪恶的、自私的人性。沈红几经周折找到了已经成为大款的他时,他看到妻子的第一句话是责怪她“你怎么来了”,之后,他应付式的短暂拥抱妻子并程式化的与妻子跳舞。这也说明他根本没有把妻子放在眼中,毫不顾忌妻子的感受。妻子的不期而至,是他向妻子摊牌的一个机会。与韩三明冒险下矿挣钱赎妻的行为相比,可见,郭斌的喜新厌旧、其人性的沦丧。
可见,导演塑造的两个男人他们各自身上有着不同类型的人性:
韩三明尽管生活仍十分艰难,但贫穷并未磨损他人性的闪光点,十六年来他一直思念着自己的妻子与女儿,十六年后,他毅然来寻找妻子,并发誓赚足三万块钱来赎回妻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拮据下的三明,老实、憨厚、善良,能为自己的妻子、女儿、婚姻负责任,这正是他善良人性的体现。与之相比,郭斌在其物质生活日渐宽裕并成为大老板、拥有大量金钱后,他追求的是花天酒地的生活,妻子沈红在他的心目中早已荡然无存,面对前来寻找他的妻子,他不仅毫不关心,相反,却责备她的到来,可见,金钱富足下的郭斌对妻子、对家庭、对婚姻没有承担任何的责任,至此,这也是他作为人的最基本的人性的沦丧。
总之,笔者认为,人性的赞扬与批判也是此影片所蕴涵的深层的内涵。
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逐渐推进的过程中,也造就了许多成功人士,与之相应的也出现了负面的问题,即“包二奶”的现象,这类人正如郭斌一样,是人性的沦丧,道德的沦丧,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坚决
[1]李永东,底层镜像的诗意呈现——解读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刘玉,寻找家园——评电影《三峡好人》,剧影月报,2007年5期。
[3]屈丽娜,柳晓萌,《三峡好人》中的精神生态困境,文学评论,2010年9期。
[4]徐浩,迁徙•寻找——谈《三峡好人》中影象与声音的纪实风格,电影评价,2007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