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时期摄影理论建设成果基地及表现形式

2012-08-15 00:50:58姬勇刚
电影评介 2012年9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画报摄影艺术

抗战时期摄影理论建设是在一个艰苦的战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国际视野下,我国抗战时期的摄影理论建设及其创作都具有很高的摄影水平和不一样的摄影视角,对以后的摄影艺术创作和现代摄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摄影者将三维空间的美景通过相机转化为二维平面的美丽图画呈现给人们,因而要求摄影者熟知点、线、面、光、影立体与平面的关系、作用,追求拍出视觉效果甚佳的图片,让观赏者间接而又直观地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诱人魅力和世界万象。抗战时期的摄影理论建设是在人与环境的较量中,是在当时的自然环境中和社会人文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摄影理论的建设是人的作用和实践的产物,是人与文化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

在抗战时期的摄影理论建设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在抗战时期的摄影艺术的道路过程中,为以后摄影的理论建设建立了很好的平台,各种摄影宣传的画报如雨后春笋出现在中华大地。像《晋察冀画报》、《山东画报》、《华东画报》、《胶东画报》、《冀热辽画报》、《东北画报》、《人民画报》、《中原画刊》、《勇士影报》、《冀中画报》、《华北画报》、《天津画报》、《人民军队画报》等。这些杂志浅显易懂,深得大众的喜爱,图文并茂,为以后我们国家的新闻传播途径开辟了新的领域。顾棣编写《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一书的序言中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许多战争的图片,不仅拍摄本身充满了危险,而且,他们能够保存至今,让我们‘亲眼目睹’当年的景象,也是沙飞以及他的战友们,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来的。这是弥足珍贵的。”

2、摄影及其摄影艺术的传播能够在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日伪占领区和国统区等地方得到很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摄影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如出版摄影刊物(画报、画刊、画册);出版“画板”;晒印蓝图画报画刊;放幻灯;折叠式小影集;卡片传单,战斗画片;摄影画板;给英模功臣拍照留影;照片寄回老家;用照片做纪念章,贺年卡片等等。各种摄影展览工作,对外、对内发稿、出版摄影书籍和业务刊物等在某种程度上都起到了宣传和纪录解放区的真实的生活实际的效用。

尽管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先进,但是摄影是历史前进的助推器,它不但可以记录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轰轰烈烈的革命旅程,而且透过艺术图片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不管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历史的印记。

蒋齐生《沙飞和<晋察冀画报>》一文是对解放区摄影人物和摄影革命者的评述,文章总结了革命摄影工作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在我国摄影史上,沙飞是自觉地提出并实践“摄影即武器论”,以摄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服务的革命摄影家,又是八路军第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及敌后我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关于《晋察冀画报》是沙飞和他的战友罗光达以及其他同志在中国敌后抗战最艰苦的在1942年创办的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并以画报为中心,团结、培训、组织、建立了解放区数以百计的摄影战士,汇集、发表并保存了数以万计的新闻照片,在当时不仅传播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图景及胜利信息,而且建立了中国两大革命战争的历史形象档案,使中国解放区的新闻摄影永久地发挥着作为新中国诞生历程的见证及历史教材的作用。

3、摄影及其摄影艺术的传播能够在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日伪占领区和国统区等地方得到很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许多摄影记者、摄影编辑、摄影的战士和支持摄影工作的党、政、军的领导和各级组织、学界、广大民众的热爱和关注,在这一时期的各种摄影支持者和越来越多的后继者都加入到摄影队伍中来,特别是为以后的摄影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摄影者及其摄影爱好者。在摄影事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摄影的队伍得到了更好的培训和实际艰苦生活的洗礼,不仅在宣传我党、我军的传统过程中是很好的助手,也在不同程度上为了摄影事业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结语

在当今现代摄影的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同样面临着重要的抉择和呈现方式的选择。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摄影不应该成为旧时摄影家的创想,而应该在现代的尘封时代下凸显出来,给人们群众以深刻的生命关怀和记忆,展现当代的时代气息和人们群众生命轨迹和真实面貌,为我国建设现代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风气贡献力量。随着现代高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现代化的摄影成长和大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期。现代摄影艺术在摄影条件和摄影环境的水平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现代摄影的规模的扩大,摄影的数量和质量、外延和内涵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摄影人员的素质和摄影能力在快速发展的摄影条件下却没有持续的提高,还是停留在一个肤浅的角度;部分摄影人员摄影创作的定位和取向模糊,不确定,拍摄出来的东西空洞而且乏味;还有就是摄影的照片在现代数字技术的涂改和编撰之下造就视觉盛宴的商业摄影作品,除了大量的商机蕴含其中,没有任何价值和鉴赏水平……这一切凸显了现代摄影艺术发展的“软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升现代摄影艺术的品质和新时期的摄影定位和战略导向已成为现代摄影艺术快速发展的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终极的竞争力。

过往的史书,多为单纯的文字记述,然而增加点插图的点缀,文字加上图片的新形式、新风气、新路子,正如老一辈著名摄影家顾棣先生所言: “一张照片是凝固的历史瞬间。它可以留下一痕鲜明的足迹,演绎一个生动的故事,勾起一截难忘的回忆,重现一段辉煌的历史”。

[1]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永贵,李雅.以延安为中心的各根据地出版事业[J].出版发行研究,2007,(12)

[3]惠怀杰.浅谈摄影艺术的地方特色[J].新闻知识,1994,(11)

[4]吉龙生.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J].艺术百家,2007,(S1)

[5]李艳绒.中国20世纪20-30年代摄影艺术社团的历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画报摄影艺术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家教世界(2020年35期)2021-01-07 09:08:06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家教世界(2020年32期)2020-12-01 02:12:00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中国摄影(2017年12期)2017-12-29 23:47:01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陕西画报航拍
陕西画报(2017年1期)2017-02-11 05:49:48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春的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