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产业在现阶段已经是世界的朝阳产业之一,拥有广阔的前景。但在我国每年能够拿出来到市场上播放的本国生产的动画片却只有几千分钟。这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上千电视频道的巨大文化市场很不匹配。我国动画片及动画产业存在许多劣势,从动画片的质量到动画机构的整合模式,都与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动画生产强国难以比较。整个动画生产难以形成产业,动画市场也是缺乏生气与活力的僵滞。我国的动画消费每年都高达令人吃惊的几十亿元,仅京、沪、穗三市就能达到13亿元人民币。但在这样的消费数字中有80%却是被美、日生产的动画及其周边产品所占领,本国的动画产品占有量不到10%。
我国拥有一个前景广阔的动画片市场,市场需求旺盛。中国巨大的人口消费市场给动画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动画消费的潜在人群(18岁以下青少年)达3.67亿。而且,我国一系列国产动画支持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动画提供了比较好的发展环境,政策为国产动画的生产提供了强力的支持。
巨大的市场与发展空间也刺激了我国的动画生产,点燃了国内动画制作机构的生产热情。中国动画生产从2001年产量超过2万分钟到2006年产量已经超过了8万分钟,全国动画制作公司已有上百家之多。但是,我们的动画产业是在靠出体力吃饭,现阶段,动画加工已经成为我国动画制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画片加工国。国内具有较低的劳动力价格为发达国家动画产业的代工提供了诸多方便。我国的动画制作公司不少,但能自己原创生产动画作品的只有中央电视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制作《蓝猫》的湖南三辰卡通节目发展有限公司,制作《海尔兄弟》的北京东方红叶集团公司,制作《马可波罗回香都》中国阿凡提国际动画公司等少数几家。
动画加工对中国动画业来说也有利弊两方面的影响。利处是,能培养出许多在动画中期制作上的人才队伍,从动画中期制作中走过来的专业人才能更加容易的上升到动画前期创作中。比如美国的电视动画片《辛普森一家》的导演宜心、迪斯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的人物造型设计张振益,均出自动画加工行业。从动画加工中,我国动画产业也能学习国外比较好的动画制作模式,为自己的动画生产提供宝贵的经验。
但是,对发展中的中国动画业来说,动画加工成为动画制作业的主要部分,则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中国的动画产业以代工为主,动画很少有从前期创作到后期加工全部自己生产的原创作品,而动画代工的操作模式会使动画人的原创能力逐渐磨灭,使中国动画创作者越来越缺乏创意与激情。动画加工也容易造成动画人只专于某一方面的技能,缺乏整体驾御能力,从而更加影响到国内动画的原创作品生产,更进一步的影响我国动画产业链的建构。而现阶段,动画加工能快速的产生经济效益,而国产原创动画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这也造成了大量动画人才的流失。
虽然我国从事动画加工的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动画加工也非我国动画业发展的长久之计。由于动画加工的技术含量较低,使得一些以加工为主的动画生产公司胡乱报价,造成了行业的无序竞争,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利润收入。国际动画加工业务也正在流向其它一些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而人员素质不在中国之下的国家。而三维动画的兴起,计算机软件代替了很多人力因素,动画加工制作的重心逐渐向核心创意与技术研发转移。种种原因使得国内的一些动画加工公司停止了运营。中国的动画公司在加工中生存,也使得他们不断认识到自己的尴尬,那就是动画核心技术的缺乏。
原创的动画生产才是中国动画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的动画制造业只有从动画加工转向原创动画生产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既然如此,国内的动画制作公司为什么不进行有更大发展的原创动画生产呢?不是不想去做,而是缺少做的条件。如果动画公司处于加工阶段,不需要更多的创造力的表现,那更适合动画制作的技术性人才来完成动画制作或者某一环节的任务。而动画制作从加工向原创动画生产转型则需要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具有原创能力的动画人才。
现有的动画人才主要集中在中期环节上,这是国内动画人十几年来主要从事动画加工所产生的直接后果。而对原创动画起着重要作用的动画前期规划和创作,以及动画项目管理和监制的人才,也就是说从事专业总监、制作、编剧、导演、造型、美术设计的人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诱人前景和落后现状极大地刺激了教育界,我国高等动画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并开展得“轰轰烈烈”。2000年以前国内只有北京电影学院有动画专业。短短几年时间已扩展到230余所高校设有动画专业,在校生近两万人。各类形式的动画培训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建立。这里就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在我国动画企业大声疾呼“人才告急”,动画人才的缺口达到几十万的时候,大量高校动画专业的毕业生却“工作难找”,就业难成了困扰学生和高校的严峻问题。从这个现象中可以看出,动画企业难以找到能满足其发展所需的动画专业人才,而高校或动画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动画人却不能满足动画企业的发展需要。
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国动画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培养动画专业人的机构与学校虽多,但由于培养成本与周期的关系,其培养效果并不理想。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已有上百多所高校开设动画专业,更有上千所院校开设动漫相关专业,学生人数达十万人。然而,由于动画制作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储备,更需要制作者具有艺术素养和高超的动画技术生产手段,其培养成本大,周期较长,所以同时兼备高超生产技术与较好的艺术表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仍较为缺乏。
造成国内动画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原因在于,国内教学的滞后和薄弱,还有课程的缩水和精品课程从教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动画教育主要存在师资不足、生源艺术素养偏低、教学条件落后、课程设计与培养目标不明确、动画理论教材薄弱、教学与动画制作不以市场为导向等方面的问题。
师资不足主要表现在奋战于教学最前线上的科班出身的动画老师很少。这里的老师少并不是指从事动画教学的老师缺乏,而是真正是从动画专业毕业从事动画教学的老师不足。尽管动画历史比较长,但在我国,动画专业还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今在全国四处开花开办动画专业的情况下,其专业师资渠道就出现了很大问题。老师从哪里来,为了解决动画专业老师的来源问题,很多高校便从艺术和技术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等这些艺术相关领域将老师转调过来的.真正做过动画片、或者对动画创作有深入了解的教师少之又少。再加上近年来各高校为了达到教学评估的要求。在引进人才时不得不片面的追求职称、学历,以满足评估所要求的比例,但是这样却忽略了实际的专业需求。动画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相当强的专业,在职称、学历之外这个专业更多的是需要参加过动画实际制作,有丰富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人,而这种人却往往由于职称和学历的门槛而被大学拒之门外。由此也造成了动画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动画专业教学仅靠纸上谈兵。在没有合理可行的课程设计与培养目标下,动画教学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不能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与交流。
生源的基础艺术素养不够,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艺术招生的制度造成的。一方面,动画专业的速写、默写、创作等基本功相当重要,但目前的美术类招生考试无论什么专业都只考素描、色彩这两门基础,忽略了动画专业的特点。由于这种考试方式增加了考生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导致很多缺乏艺术素质和兴趣的学生加入艺术类考生队伍,最后使得入学的学生缺乏扎实的基本功,也掩埋了真正在动画专业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另一方面,美术考试的文化课分数要求相对于其他理工文科的要求低很多,这就使很多在文化方面不行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使这些学生临时改学美术。最后就造成了那些既不能“艺”也不能“文”的人报考美术。但由于这些学生在美术方面训练实践的时间较短,多数是为了艺术高考而临时抱佛脚,他们的基础艺术素养不够,考上大学后这些学生的专业学习目的不清,又缺乏在动画专业方向的创造力,同时更加缺乏专业精神,倾向于混文凭。所以在近几年看似火爆的动画专业招生背后,其动画专业的生源存在较大的问题。
教学条件落后,这是由于不少院校受到当前社会对动画产业发展前景的过度渲染和动画专业升学考试的特殊性的影响,纷纷不管自身条件仓促上马,在不具备培养动画专业人才的条件下,为了利益盲目进行招生。一些学校连起码的线拍动检设备、后期非编系统和录音设备都没有,更不用说有相当专业素养的专业教师了。很多开办动画专业的学校,在这个专业的教学软硬件条件都不够,无法保证日常教学的实践需要。
动画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是由于对动画专业的认识不清楚透彻。高校专业培养目标是是人才培养的纲领,反映了其办学思想。培养同标是否明确是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体现。现在许多高校在对动画专业认识不清晰的情况下,对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凋查与论证,就仓促开设动画专业,没有具体可行的培养日标。动画在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动画制作的概念,它包括二维、三维、网络、多媒体,特效等多个方面。而很多学校对动画专业存在片面的认识,大多数都将三维软件的使用当做了动画教学的全部,以至于动画专业培养目标片面化。
动画理论教材薄弱。理论决定实践,实践反过来也能促进和丰富理论,动画专业实践也不例外,动画理论能指导动画的创造实践,相对的,动画创作也能丰富动画理论。例如,美国动画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根据市场定位,提倡在动画制作中,剧情内容用动画语言去直接表现,这一动画理论的发展使美国动画片中的人物及其性格都能得到鲜明的塑造,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正是这种动画理论的发展,使美国动画制作水平超过其他国家,美国动画的地位在世界动画界得以形成与巩固。而我国动画历史虽然很久,但是具体的动画理论却刚刚起步,没有系统的动画理论教材,满足不了动画教学发展的需要,现有的从国外引进的教材内容又与本国的动画教学实际情况结合不够。就整体而言,我国动画理论教材数量少,结构不合理,质量和国际上的动画教材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教学与制作和市场之间的链接关系要合理兼顾与相互配合,才能培养出市场需求的人才。比如,日本的动画产业基地并不像我国的产业基地,拥有如此壮观的工业园区,但是他们却可以做出大制作,这并不在于动画创作是在小房间里还是大园区里,而在于他们非常注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而国内目前动画产业也因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动画代工的生产模式,使得国内动画生产只注意最后产品的结果,忽视了前期为打造这些产品所付出的那种基础性努力。在动画专业里,软件教学属于技术课程,只是动画教学里的三分之一的环节,动画创作的前期相关的课程更加重要。但全国很多开设动画教学院校,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中期制作相关的软件课程上,前期相关的课程很少或者干脆没有。没有人物场景设计课程,没有剧本及分镜头课程,整个教学基本是用动画制作的计算机软件的课程来充当动画教学的主体课程。学生在4年学习中很少接触到与动画前期制作相关的原创本体课程。
动画产业需要保持合理的人才结构,而我国的动画产业里人才结构则呈现一种“鱼型”,即中间大两头小,中期制作的人不少,前期原创与后期制作的复合型动画人才缺乏。动画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高科技密集型的文化产业,既需要擅长艺术创造的精英,商业策划运营人才,又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较高技能的熟练制作人才,如此才能使人才结构合理化。
合理的人才结构需要合理的数量和比例配置。动画产业在人才配置方面就有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一系列的专业人才,形成了特定人才的层次结构。所以在动画人才培养方面也需要按照动画产业对岗位的特点和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培养各种类型人才,包括动画生产中期的技能型人才、前期的原创型人才、策划创意、编导、科技人才,以及后期的宣传、软动画衍生品开发等不同人才结构层次,而并非将教育资源全部都集中在动画中期制作的人员培养上。
我国动画专业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也需要各有侧重,制作型人才和原创型人才的培养应区别对待。高等教育在完成动画基础课程,如动画概论、视听语言剧本分镜、影视作品分析、动画规律、三大构成、速写等等的情况下,应该细分专业方向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培养方向。制作型人才培养在注重软件操作的前提下还必须对手绘这一传统方式进行训练。创作型人才的培养方向除了注重动画的创作外还必须注重动画策划能力的培养。
从知识经济到文化经济,从高等院校到当局政府,论坛、研讨会的呼声远远压过了产业实际的发展。静下心来反思这些论坛、研讨会留下了什么、促成了什么,更多的设想仍旧处于纸上谈兵中,许多动画基地、动画产业园区也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师资、生源、实践教学条件、教育观念等几个方面来采取具体对策。
提高动画专业教师的师资水平可以广开渠道。校企合作是可行的办法之一。学校可以将动画专业的学生送到企业中进行学习实践,这样使学生既能在实践当中学习专业知识,又能解决不少学校的动画专业老师只有理论知识的问题。学生可以在企业中,在做具体项目的同时,向专业的前辈进行学习和交流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用那些学历、职称不高但相当经验的动画创作人员到高校讲座或开设短期辅导,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解决动画教学的实践创作教学问题。现有的师资力量也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可以让年轻老师去学习国外先进动画理论和动画创作经验,以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师资也可以进行互助,一个地区的师资联合起来,其力量可以比单个学校的师资强大许多。师资互助可以使学校之间专业人才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动画教育共同繁荣。
提高生源质量需要严格招生把关,特别是在现有的素描、色彩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增加符合动画专业实践的科目,如速写、创作等。从而才可以为那些有真才实学、有才华的考生提供深造机会,而将那些投机者剔除掉。
动画专业的教学条件是需要办学投入的。相关的实验设备一定要具备。如动画中期制作的线拍设备、后期制作的非编与录音设备等。这些基本的硬件设备是保证动画教学的基础,否则就是动画专业教学难以实践,只能进行纸上谈兵。
动画教育的观念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动画教育模式,决定了现阶段的动画人才培养质量。由于我国动画教育存在片面性的高等动画教育理念,才使得目前我国高等动画教育发展出诸多问题。从动画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材编写来看,很多都具有片面性与偏向性,即都偏向中期的制作领域。所以,我们的动画教育要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要有相对应的预见性。能对未来各个影视机构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动画人才有先见,教育特色在培养技术型和创作型商贸要有所侧重和考虑。
动画教学实践也同样重要。中国动画教育需要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把产业动画的主要要求搬到学校里来进行教学实践。使学生在学校的工作室里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毕业之后不需再培训就可以直接投入到动画作品的创作或动画产品的生产中。而且与企业合作参与制作动画项目也能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动手技能、和创作思维,开阔视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能选择当动画师到产业里去,还是选择成为动画艺术家,为动画的原创做贡献,因为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都接受过相关的训练。
我国的动画教育必须从片面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现有的教育理念,增强师资力量,加强和提高办学的软硬件条件,教学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能培养出动画产业链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人才,使得我国的动画产业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注入。
中国现阶段的动画教育与中国动画产业的需求并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接口,从中专到硕士,一批又一批大规模的培养的动画人,却由于培养的片面性,不是能满足当代中国动画产业急需的各层次人才,其结果值得我们反思。所以我国的动画教育在注重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必须优化教育结构,全面培养动画人才,以适应中国动画产业的需求。
[1]张惠临. 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钟敏. 从动画专业就业之怪现象浅谈高校动画教育[J]. 电影文学,2011(2)
[3]肖永亮. 以动漫教育推动产业发展[J]. 求是,2010(14)
[4]汪淼, 张俊苹. 我国动画产业的四大发展趋势[J]. 文艺研究,2005
[5]李振宇. 关于当前我国动画教育模式的思考[J]. 内江科技,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