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蕾
有些人,通过一些小事令人肃然起敬。
广州公司经理结婚。他常来北京,和大家熟悉,人缘也好。青年才俊结婚嘛,大家都好奇想看,只要在邀请之列的就都去了。我们这群女孩子都打扮得挺漂亮,为了斗艳;男士们呢,也有些看头。
留意一下,比新郎官职务级别高的,比如总监以上的高管人员,年纪一般也比新郎要大些,他们大都是着高级休闲装、薄毛衫之类;与新郎官职务相当的,穿衬衫的比较多,或改良西装,介于正装和休闲装之间;新郎官的部下们,则是正统的西装革履,又很谨慎地去帮着忙些事情。
其实看来宾表情也能分辨出来:轻松地在一边谈笑风生的,要么就是新郎的上司,要么就是新郎的朋友。
典礼要开始时,研发部老总林先生到了。他是公司的核心人物之一,快60岁,德高望重。我第一次见他,从前只通过电话。我看到他穿着一套黑色西装,衣料上没有一个皱褶,穿着领口非常挺阔的衬衫,打了领带,很干净的皮鞋。显然他很认真地打扮过自己。
我挺感动的。
真是感动,一直望着林先生走过去。下属结婚,他表情好像新郎官的父亲一样郑重。
南方天气还不冷,酒店大厅人多,一直吹着冷气,而他始终没有脱掉外套。
对自己仰视的人表达敬重并不难,面对权威大家都是恭谦的。难得,是在比较高的位置上仍然认可众生平等。尊重他人的人更值得我尊重。
后来我再有事给林先生打电话,语气变得不那么怯了。对喜欢的人,我心理距离比较近,就爱逗,问完工作的事还问他那边天气怎么样,烧鹅饭能不能寄一盒来之类的,说着说着话常常笑起来。林先生说:好哇!你们做业务的真是“自来熟”啊!
我说:我见过您!我知道您待员工特好。
林先生就纳闷开了。我也不去解释,我想,他这样的人也不会被别人的敬重吓到吧。
还有小蓓。
上次去加拿大探亲,我伤脑筋要带什么礼物回来给她,在MSN上问了一句。
向来关系不错,小蓓知道我是诚心诚意问的。她每次出差或者和老公出去玩,总带回来些物件给我——绣花的小书包、特产、布裙子什么的。我一直想着,这回要零收整还。心换心,聪明如她,必须明白我的心情了。
她回答:那我得好好想想!嘿,别瞎买,我想好了肯定和你说。
转过两天看到她的留言:我特别喜欢X牌的凉鞋!你带给我!37号。
容易,去商场就买到了。
回来时还带了许多吃的东西给大家分。又偷偷拉过小蓓说:亲爱的,你要的那鞋是整个店里最便宜的一双了!!特价,太值了,我也买了一双一样的!
小蓓:哈,我查了X公司网站!自己喜欢,也免得你为了要给我买东西,跟没头苍蝇一样溜达好些天!
想想,我是最想送小蓓礼物来着,恰恰给她捎东西最省时间,也最省心省钱,到了店就买,完了就回家了。如果她一味客气,说“什么都不要”,我就为难死了,要拼命去琢磨带回来什么才让她欢心;反而她指定一样东西,完成下来轻松愉快。
能正确地为别人着想也是个本事。
人为什么会喜欢另一个人呢?无非以眼观,以事品。事越小越见人心。
摘自《北京青年报》
【亮点旨趣】
此文是否有两颗“心”?一是“在比较高的位置上仍然认可众生平等” (第9自然段),二是“正确地为别人着想”(倒数第2自然段)。非也。文章标题“小事,看心”,“小事”外延可以很宽,“看心”之“心”外延不能宽,必须“中心明确”。作为文章的中心句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正确地为别人着想”。文章写林先生“在比较高的位置上仍然认可众生平等”,也是在为中心句“正确地为别人着想”服务。为什么?
探索答案时,请关注在林先生出场前那些出场者的“表现”。他们“表现”各不相同,但在观念上是相同的,那就是“正确地为自己着想”。文章借此反衬林先生“正确地为别人着想”(其具体表现为“在比较高的位置上仍然认可众生平等”)。
此文高妙之处还有,在“为别人着想”前冠上“正确地”三个金字。“为别人着想”,不能成为“善毒”的借口!
【創意仿写】
以“琐忆”为题记叙一个人过往之事。要求:“琐事”外延务必宽;“所忆”之“想”必须定位——中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