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沉香木雕的艺术创作手法

2012-08-14 06:33陈雨良byChenYuliang
雕塑 2012年5期
关键词:雕刻艺术家创作

■ 陈雨良 by Chen Yuliang

香道是华夏民族与自然和谐的智慧结晶,展现出大自然之美与人性化香韵的传承历史。在中华悠悠璀璨的历史中,皇家贵族、文人墨客以及佛家都对“香”文化有着极大的追求,它是一种体现高贵身份的象征、是一种心境的追求、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沉香不仅仅被制作成香,更有被用于雕刻成精美珍贵的艺术品。随着“香”文化的辉煌,沉香雕刻艺术也在不断地受到收藏者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与追溯。

浮世是涌流不息之水,俗木奔随着欲望水波流淌,无所定止。浮世是流动的水,沉香是定心之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沉香文化是休养性情的文化,也是休养身心的文化。对于主张修身养性、明理见性、以“率性”为主旋律的中国文化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文化组成部分。沉香文化在中国始于远古,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如唐代长安庆兴宫的“沉香亭”因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名句而著称;明、清两代,宫廷皇室皆崇尚用此木制成各类文房器物,其工艺制作精细,与犀角制作相同。元代时期,沉香文化进入了鼎盛的阶段。如苏轼《沉香子山子赋》中写到:“独沉水为近正可以配席卜而并云。……宛彼小山,屿然可欣。如秦华之倚天,象小孤之插云”,表现了形形色色的天然沉香山子。到了明清,沉香文化就流行得非常广泛了。

沉香,又名沉香水。古代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即是指沉香。它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木料和药材,也是非常顶级的雕刻材料。在古代也是一种佛教礼佛供佛的圣物,享有“众香之首”“香中之王”的美称。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会散发着香味的木头,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凝结而出的芳香合成物,是一种泌结了树木油脂和木质等相关成分的固体凝聚物。通常认为沉香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成“本体病变——树脂分泌——油木泌合——真菌感染——结晶沉香”这五个阶段。一棵健康的沉香树是不会凭空产生沉香的,它是在遭受电闪雷劈、强风吹折甚至是虫兽啃咬、人为砍伐等各种伤害之后,从沉香树木自身会分泌出树脂来弥补受伤的部位。当含有树脂的沉香木干枯了以后,随着地质的变化而埋藏于地底下,历经时光岁月之轮回变迁,其内凝固的香脂渐渐凝聚,便形成了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沉香按其结成情况可分为“土沉”“水沉”“倒架”“蚁沉”“活沉”“白木”六大类。一般来说,沉香木的颜色越深、质地越密实,质量也就越好。历经千年的沉埋滋养与土石流动的淬炼,沉香成为天地之灵物,凝聚着岁月之精华,具有着庄严肃穆的气质和夺目逼人的气场。它是通过神秘而又奇巧的方式才获得的,是极为稀少而珍贵的香料资源,可谓是“一片万金”。因此要进入沉香雕刻的艺术世界,必须巧妙地分析沉香本身的习性并熟练地掌握沉香木雕艺术的创作手法。

沉香木雕艺术创作有着一定的脉络可遵循。但是古语有云:“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每个艺术家都在为自己手上的珍贵材料而冥思苦想,都通过自己对创作方法的不同理解、不同运用而成就在风格上的与众不同。作品《母子情》就是笔者在保留了沉香材质最原始的本色基础上而创作出来的。运用一块天然像女人体及布袋形状的沉香木,雕出母亲抱着小孩紧紧地连在一起,心连心!在创作最初,当我手握着一段中间略微弯凸,末端稍微开叉的沉香,坐在灯光下冥思苦想至深夜。静谧的夜晚,一种深深的感触油然而发,令我联想到了母亲的背影,在与此木块的形状上那种异常的相近之处。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感情,往往深留在心间,每每回忆总有着令人热泪盈眶的感动;因此,我选取此为题材,也与木头的形状相得益彰。由于沉香木珍贵而难得的特性,使我异常珍惜它的一分一毫,在尽最大努力的情况下保存其原真的本色。在此作品中,我运用了留皮和顺丝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留皮,在中国雕刻门类中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众多的艺术家采取此种手法来追求一种原生材质的美感。沉香的皮,存在许多独特天成的美感,在沉香雕刻中,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语言加以运用,在保留住沉香木原有的高质感和珍稀感的同时,也赋予了沉香雕刻的艺术表现力。这当中的留皮,需要巧妙地利用沉香皮层产生的各种肌理,提高它的情趣性,也能丰富沉香雕刻的创作手法。可谓是“七分天然,三分雕刻”。顺丝即是需要完全不使用任何现代机械刀具,顺着沉香形成中的木纹肌理,设计、构思、刻作。利用自然的转折及天然纹理的变化,使作品更加富有节奏感、动态感,生动而丰富,这也是沉香雕刻艺术的特色之一。在仔细斟酌木料时,让我注意到的是此木料的纹理走向一致,有着一种岁月的沧桑感,又似一块斜绑的绸带,恰似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体现出那种深刻而牢固,一辈子也无法割舍的那种情感,歌颂着世间伟大的母子之情。

沉香木大多体块都偏小,珍贵精致。因此,在进行场景内容比较丰富的题材作品创作时就受到了面积语言的束缚。雕刻艺术就是一种块面语言的述说,如何处理块面体积也是艺术家高超艺术能力的表现。睿智的艺术家们巧妙运用了攒斗拼接的创作方法,即在小枚细碎的沉香木上先攒斗拼接成大块沉香之后再行雕刻技法。在攒斗拼接的过程中,艺术家们会采取巧妙的手法来避开痕迹,或雕刻花纹,或变成自然的纹理等,以此来展现一些珍贵沉香独特形态的美感特征,这与其他雕刻门类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成为沉香雕刻艺术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沉香雕刻艺术追求个性化的特征趋势。如今,沉香雕刻的创作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有把不同香性的沉香攒斗拼接,形成合香效果,产生出新奇的香性;或者把不同颜色的沉香攒斗拼接,形成合色效果,带来新奇的视觉变化;或者在沉香材质中添加其他不同的元素如黄金、珊瑚等,构成合质效果以产生新的艺术语言。顶天雕刻即是在沉香有限的空间体积上精心布局,巧妙构思,雕刻出最饱满、最生动、最丰富的画面来,不浪费一丝一毫的空间。这也是沉香雕刻艺术的追求,也是艺术家精湛能力的表现,更反映出艺术家对珍贵沉香木的珍惜之情。一个沉香雕刻艺术家,就看他是否能充分利用每一块沉香的体积和材形,构思出绝色的佳作。大自然孕育的每样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质,沉香亦是如此,有着自己的自然特性。在面对每一块不同的沉香,确定最恰当的题材构思和雕刻手法,努力使创作出来的沉香作品具有原始的韵味。借助沉香形状、颜色等的不同,创造出新的前所未有的艺境与创作方法。用丰富的思维构想来架构作品的场景、画面。似乎雕刻于无形,却闪现出沉香雕刻艺术思维上的广度和深度,产生一种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这正是沉香雕刻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

在沉香作品创作中,传统佛教题材是我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种类。“至治馨香,感于神明”,以沉香为材质的佛像作品更能表现出“静气”和“禅味”。沉香之香,清、静、和、寂,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凝神之气直入丹田,让人呼吸缓慢而富有深度,进入沉静冥思的状态,具有这无烟无火之气,似俗无尘之骨及淡逸空灵之味。沉香其香有着淡雅之韵,促使人增长修行的环境,为世人塑造一个祥和洁净的环境,明净了悟,很自然地意念着佛性、智慧,以及巍巍公德之心。沉香作品《无所得》即是在一块沉香上雕出观音的面部就自然形成出一件观音,手紧抱在一起表明观音对世事无所求及无所得。我在这件作品中,仍然抓住了沉香天然的外在形态特点,在不浪费珍贵材料的情况下雕刻了一尊淡泊名利、心向善念、济世救人的观世音菩萨。观音身形自然委婉、面容端庄秀丽、神情安静宁谧,嘴角浅露着笑意,眉宇间似有所思,眼睛微微下视,似乎在俯视着人间的众生。在观音的脚边点缀着荷叶等,使整个作品不再单调、孤独,给人释放出一种体验禅道的情趣。

综上所述,沉香雕刻作为一种体现精神文化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香味、天成的纹理、坚硬的质地等,为其成为顶级雕刻良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门雕刻艺术形式正在从传统创作艺术中演化得更加细化、艺术化,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雕刻艺术语言。

猜你喜欢
雕刻艺术家创作
On art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