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施园艺概况及发展趋势

2012-08-14 03:25郭世荣孙锦束胜陆晓民田婧王军伟
中国蔬菜 2012年18期
关键词:园艺温室设施

郭世荣孙锦束胜陆晓民田婧王军伟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南方蔬菜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5)

21世纪以来,由于设施园艺不断利用先进设备、仪器、技术、成果和新材料,逐步体现出环境可控性、效益高效性和土地高效利用、节水省力、美化环境、造富于民等特点,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倍受生产者和农民的欢迎。近年来,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本文总结了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凸显的特点、得到的典型经验、暴露的问题,分析了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产业前景,期望能为我国设施园艺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1.1 全国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迅猛,呈现出生产面积快速增加、作物种类逐步增多、设施类型日趋多样、管理水平逐渐提高的好势头。近三十年来,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从不足0.7万hm2发展到目前362.7万hm2,从1999年开始一直保持世界设施园艺第一生产大国,设施园艺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85%以上,尤其是设施蔬菜和西甜瓜占世界总面积的90%以上,年人均供应量近200 kg,在解决我国蔬菜周年均衡供应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魏晓明 等,2010)。据农业部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设施蔬菜面积逾344万hm2(表1),占94.8%;设施果树面积9.3万hm2,占2.6%;设施花卉约9.0万hm2,占2.5%;温室和大棚超过230万hm2、塑料小拱棚超过 131万 hm2、玻璃温室约 0.9万hm2,人均占有设施园艺面积为27 m2,人均设施园艺面积仅次于以色列,居世界第二位(农业部设施园艺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2011)。经过了生态、市场和社会经济的长期综合选择发展,我国设施园艺产业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及黄淮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60%;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占全国的20%;第三是西北地区,约占全国的7%。主要集中分布在山东、辽宁、江苏、河北、浙江、宁夏、内蒙古、上海等省、市、自治区。

表1 全国设施蔬菜面积及结构类型逐年变化 万hm2

1.2 主要省份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010年底统计资料,我国设施栽培面积较大的省份有山东、河北、河南、辽宁、江苏和新疆,而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主的省份有河北、山东、辽宁等省。

1.2.1 山东 山东省设施园艺的生产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长期的努力,已具相当规模。山东是蔬菜大省,也是全国设施蔬菜发展的中心。自1991年以来,山东省的蔬菜面积、产量、产值、商品率一直位于全国首位。据统计,2008年设施蔬菜面积72.6万hm2左右,包括日光温室21.3万hm2、大中棚27.3万hm2、小拱棚24.0万hm2,约占蔬菜总面积的36.6%,产值约占蔬菜总产值的 60%。2008年山东设施蔬菜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20%以上,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贾存财,2011)。2009年山东省设施蔬菜面积86.7万hm2,占蔬菜面积的42.7%,产值占总产值的57.2 %。2011年,山东省温室面积达23.6万hm2,其中连栋温室约3 350 hm2、占总量的1.4%,日光温室约8.7万hm2、占温室总量的36.9%,塑料大棚14.1万hm2、占总量的59.7%。全省设施园艺总产值达331.3亿元,每667 m2平均产值9 334元。2010年,山东设施园艺进一步向机械化、现代化蓬勃发展,全省电动卷帘机达到15.96万台,二氧化碳发生器21.9万台(套),田园管理机4.37万台,微灌设备7.7万台(套),设施园艺机械化生产逐步向建造标准化、卷帘电动化、土地耕整机械化、灌溉节水化、服务产业化“五化”迈进(李清明,2010)。设施园艺优化了种植结构,带动了蔬菜、瓜果、花卉和食用菌等产业的兴起,吸纳从业人数逾 350万人,已成为山东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1.2.2 辽宁 辽宁省是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发源地,目前,日光温室蔬菜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设施园艺生产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为主的设施园艺已经成为辽宁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辽宁省设施园艺发展迅速,1985年,以大小棚为主的设施园艺面积只有0.23万hm2,到2003年,以节能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园艺面积已经达到19万hm2,日光温室比例超过58%,达到11万hm2。2009年,辽宁省设施园艺总面积达50.6万hm2,其中日光温室总面积32.4万hm2。2010年,辽宁省设施园艺占地面积53.3万hm2,其中设施果树栽培面积超过3.3万hm2,年生产反季节水果65.0万t,总产值近30.0亿元(邓纯宝 等,2011;郎立新 等,2011;王志强,2011),2012年,辽宁省设施园艺总面积将达到 65.0万 hm2以上。调查数据表明,仅2009年辽宁设施园艺就安置了330多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总产值超过400亿元,全省农民人均设施园艺产值逾1 800元,对促进全省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2.3 河北 河北省具有发展设施园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迅速。1995年河北省设施蔬菜面积占蔬菜播种面积的40%左右,2003年设施蔬菜面积为43.5万hm2,占播种面积的37%,其中日光温室、大棚和中小棚面积分别达到16.6万、8.3万hm2和18.6万hm2。2006年底,河北省蔬菜种植面积为123.5万hm2,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0万hm2,占蔬菜面积的40%以上。在设施蔬菜中,中、小棚蔬菜面积21.4万 hm2,每667 m2年收入3 000元左右;大棚蔬菜面积10.9万hm2,每667 m2年收入7 000元;温室蔬菜面积17.6万hm2,每667 m2年收入1万元左右。2007年河北省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1.3万hm2(李敏和李占军,2011)。在设施结构类型方面,目前河北省应用最多的是小型温室,也有少数连栋的高标准温室。河北省在设施园艺中广泛应用了滴灌技术,制定了滴灌滴头和滴灌管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近年来,河北省设施蔬菜主产区引进、培育了一大批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设施专用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

1.2.4 江苏 “十五”期间,江苏省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台一系列农业政策和加大涉农项目支持力度,使得设施园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设施园艺产业已成为江苏省高效农业中的主导产业。设施类型由过去单一的中小拱棚向塑料大棚、节能型日光温室和智能现代化温室发展,并且设施功能日益多样化(陈永生 等,2011)。设施作物种类由单一的蔬菜作物延伸到花卉、中药、瓜果、食用菌等多种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效益和规模不断扩大(陈璐 等,2011)。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底,江苏省设施园艺栽培面积达到57.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12.2%,居全国第一。其中设施蔬菜面积约46.3万 hm2,占设施园艺总面积的80.6%。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大棚和节能型日光温室,其中塑料大棚和中小拱棚面积占到 70%。设施栽培效益较为突出,钢架大棚和日光温室每667 m2平均效益分别达到6 700元和9 600元,为露地栽培的4倍和6倍。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产业基地建设,建有6.67 hm2以上的设施园艺生产基地逾3 000个,66.67 hm2以上的有400个,666.67 hm2以上的有82个,且有10多个县市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超 0.67万 hm2(巫建华 等,2009)。江苏省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水平,因地制宜,科学布局规划,建设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突出的设施园艺生产区,逐步形成了苏北地区以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为主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区,江淮地区以发展钢架大棚为主的特色蔬菜生产区,苏南城郊及丘陵山区重点发展以塑料大棚为主的避雨果菜栽培生产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区,江苏沿海及沿江地区发展以连栋智能温室为主的高档花卉生产区。江苏省在发展设施园艺产业的同时,非常重视设施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优化设施结构类型,使设施园艺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1.2.5 北京 以设施园艺为核心的设施农业是京郊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北京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2006年北京市设施蔬菜栽培占地面积1.1万hm2,实现收入14.1亿元;设施花卉栽培面积421.2 hm2,其中现代化温室面积近66.7 hm2,花卉年收入2.4亿元;设施果树栽培占地面积333.3 hm2,实现收入0.6亿元。设施园艺产业比较效益日益突出,设施蔬菜、果树和花卉每667 m2效益可达0.75万、0.97万、4.2万元。京郊设施园艺生产主要以蔬菜为主,2007年,北京设施蔬菜面积达1.3万hm2,年产值23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50%。北京蔬菜面积排名前五位的区县分别是大兴区、顺义区、通州区、房山区和昌平区。如今,北京已初步形成了设施蔬菜生产优势区县和乡镇,主要分布在大兴、顺义、通州3个地区,大兴区设施蔬菜栽培面积4 600 hm2,占北京市的42.5%(陈春秀和刘明池,2011)。2012年北京市设施蔬菜面积将达2.3万hm2。北京市设施类型主要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分别占设施总面积的46.0%和40.4%,而低端的中小拱棚和高端的连栋温室仅占10.8%和2.8%。

1.2.6 天津 天津市是我国发展设施栽培较早的地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保护地作物栽培,60年代利用中、小拱棚进行蔬菜种植,70~80年代开始使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栽培,90年代后引进塑料大棚和国外玻璃温室进行设施蔬菜栽培。近年来,天津市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蔬菜、果品、花卉消费中心之一,然而天津市耕地面积少、人口多,通过传统农业生产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因此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成为首先之路。加之政府出台一系列农业政策和资金扶持,天津市设施园艺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设施蔬菜栽培。2007年,天津设施园艺总面积为2.0万hm2,其中,设施蔬菜栽培面积1.96万hm2,远远超过设施果树和花卉的生产面积,成为设施园艺栽培的主力军(蒋如生 等,2009;李乃祥 等,2011)。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生产效益较低的塑料大棚和中小棚面积占68%,每667 m2年均效益为0.6万~1.2万元;温室面积占32%,每667 m2年均效益1.0万~1.5万元。2010年,全市设施园艺种植面积达到3.7万hm2,农业生产效益增长了3~10倍,并出现了一大批效益较高的蔬菜、蘑菇以及花卉生产基地。目前,天津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设施园艺产业带和几个设施聚集区:蓟县津蓟高速两侧设施蔬菜生产聚集区;武清北部设施蔬菜生产聚集区;静海沿运河两侧设施蔬菜生产聚集区;宁河蓟运河东四镇设施蔬菜生产聚集区;宁河中东部造甲城、潘庄、七里海等乡镇设施蔬菜生产聚集区等(霍文娟 等,2008)。

1.2.7 宁夏 宁夏地处我国西部,光热资源丰富,充足的太阳辐射和较长的日照为宁夏发展以设施蔬菜为主体的设施园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宁夏自2007年以来,把发展设施蔬菜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狠抓生产基地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使得宁夏设施蔬菜迅速发展(李春艳,2009)。2007年,宁夏设施农业面积达2.8万hm2,2008年上半年全区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4万hm2,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4.2万hm2(李剑萍 等,2008)。2009年,设施园艺面积达到6.1万hm2,其中日光温室3.1万hm2,大中小拱棚2.2万hm2,设施果树0.14万hm2,设施花卉0.11万hm2。经初步测算,宁夏日光温室每667 m2均纯收入逾2万元,大中拱棚平均每667 m2纯收入8 000元左右(张雪艳 等,2011)。目前,宁夏设施类型由以日光温室为主向日光温室和大中小拱棚并重发展,栽培种类由以设施蔬菜为主向设施蔬菜、果树、花卉、食用菌多种类、多品种、多花色发展,生产水平和效益稳步提高,已成为西北内陆设施园艺重点生产区域,呈现出专业化生产、市场化发展及产业链日趋完善的良好态势(翟惠敏和马金平,2010;孙权 等,2011)。

1.2.8 黑龙江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设施园艺得到迅速发展,设施园艺规模由1978年不足667 hm2,发展到2008年2.8万hm2,三十年增长了40倍(陈立新,2009)。设施类型主要以塑料大棚、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为主,除了用于种植蔬菜作物外,还用于种植食用菌、烟草、花卉、西甜瓜等高效经济作物。2010年黑龙江省蔬菜面积40.8万hm2,2011年新增3.3万hm2,达到44.1万hm2。其中设施蔬菜新增0.8万hm2,新增温室0.13万hm2、大棚0.7万hm2,设施蔬菜总面积发展到3.5万hm2,大棚、温室蔬菜和露地蔬菜每667 m2平均纯效益分别达到7 500元和2 200元以上,蔬菜产业实现总产值227亿元,比2010年增加26.5亿元,菜农户均收入达到3.6万元,比2010年提高10%以上。近年来,黑龙江省实施以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重点的设施园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提供了大量新鲜蔬菜,基本实现了新鲜蔬菜四季供应及品种的多样化,在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丰富城乡人民生活、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9 内蒙古 200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设施园艺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自治区地理气候条件、区位优势、技术水平,统一规划布局,逐渐形成一批设施生产基地。通过引进山东、辽宁等省的设施园艺技术和人才以及当地技术人员的试验研究成果,已建成9.3万hm2的设施园艺面积,推广了机建厚墙体、砖夹土蓄热保温等几种日光温室类型,集成了工厂化育苗、嫁接、秸秆发酵、膜下节水灌溉、热风炉临时应急防寒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在北方高寒风大地区-28 ℃下喜温性果类菜安全越冬生产,形成了赤峰市 1.67万 hm2硬果番茄生产基地,壮大了设施园艺产业,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调整产业结构和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陈志强 等,2004)。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设施蔬菜面积达到8.7万hm2,同比增长26%,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包头市及巴彦淖尔市,这些地区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 90%,其中赤峰市占 50%左右,预计到 201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设施园艺栽培面积将会达到10.7万hm2(王怀栋 等,2012)。

1.2.10 云南 “十五”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省各级政府重视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园艺产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设施园艺面积约17万hm2,比2003年的 0.37万 hm2增加了 44.9倍(中商情报网,2011)。云南省设施园艺产业主要以蔬菜和花卉为主,其中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约 10万 hm2,占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的 13.5%,设施蔬菜产量 450万 t,为云南省蔬菜总产量的30.2%;设施花卉栽培面积1.33万hm2,占花卉种植面积的30%左右,大部分为设施鲜切花,在一些花卉主产区,设施鲜切花种植面积占到 60%以上。设施类型主要以生产性塑料大棚为主,兼有一些现代化连栋温室和智能温室,生产性大棚和温室基本上都配有补光、滴灌、喷灌、加工、贮运等设施,使得设施园艺栽培效益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以钢架大棚为例,种植蔬菜、花卉每667 m2的效益分别达到5 000、8 000元,比露地栽培高出3~5 倍。近年来,云南省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重点发展设施花卉优势生产区,逐步形成滇中温带鲜切花生产区、滇西北球根类种球繁育区、滇西特色花卉生产区、滇南热带花卉及配叶植物区以及滇东南盆景苗木等5个生产区(刘发万 等,2009)。

1.2.11 浙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具有高效经济的园艺作物成为发展的重点,目前果菜类产业已成为浙江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在浙江省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07年,浙江省设施园艺栽培面积达到11.3万hm2,其中塑料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为4.0万hm2、塑料小棚面积约4.0万hm2、连栋大棚面积约66.7 hm2,西甜瓜大棚面积约2.2万hm2、,草莓大棚面积4 266.7 hm2;2009年,浙江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8.5万hm2,其中大棚蔬菜面积为4.7万hm2左右(杨新琴 等,2011)。近几年,浙江省还建成了 165个新型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一批国外引进的连栋温室和国产连栋温室已在各地建成投入使用,示范推广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生态防治、肥水管理等高效栽培技术,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满足周年生产的设施栽培技术装备体系。设施栽培的应用,使得种植作物向周年化、多作物、多用途方向发展,主要有蔬菜、花卉、苗木、瓜果、茶叶、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蔬菜设施栽培方式有冬季越冬保温栽培、春秋避雨栽培、夏季遮阴降温栽培和防虫隔离栽培等,还有茶叶的遮阴栽培、葡萄的避雨栽培、花卉的周年栽培和食用菌的保护性栽培等。近年来,浙江省非常重视设施园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建设,通过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这些主体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和带动本地农户从事发展设施园艺生产,不断提高设施园艺发展水平。

1.2.12 海南 海南省拥有中国独一无二的热带资源,常年气候温暖湿润,被誉为“天然大温室”,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与繁殖,也因此成为国家南繁育种基地。海南省设施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内地和国外引进一些塑料大棚和温室用于园艺作物生产。进入21世纪,随着海南省农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园艺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据统计,2010年设施园艺栽培面积为 1.41万hm2,比 2003年增加276.5%,主要用于瓜菜、花卉、水果和种苗生产,其中哈密瓜、花卉和西瓜种植面积分别超过了0.20万、0.30万、0.13万hm2。全省设施园艺产业年经济产值达到12亿元,其中,设施大棚蔬菜、水果和花卉,每667 m2年均纯效益分别达到5 000、8 000元和6 000元,显著高于露地园艺作物栽培。设施类型主要以塑料大棚和中小拱棚为主,兼有少量连栋温室和现代温室。由于海南地处热带,年气温较高,园艺设施主要功能不是加温,而是用于保温和降温,遮阳网、防虫网以及一些木材等简易设施被广泛使用(陈召,2010)。为推进设施园艺产业较快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海南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建设以三亚等地区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区,以海口等地区为主的设施花卉生产区,以乐东等地区为主的设施果品生产区,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设施园艺产业生产区。近年来,海南省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注重设施园艺产业示范园建设,鼓励多种形式发展设施农业,同时大力推广微灌、滴灌、穴盘育苗、嫁接换根和地膜覆盖等技术,促进海南省设施园艺产业的整体发展。

1.2.13 上海 上海市是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科技、工业、金融的中心,人口数约2 350万,属特大型城市。为确保农产品供应,上海市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把设施园艺产业作为高效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据统计,2010年上海市设施园艺面积约1.4万hm2,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0.67万hm2,设施草莓0.33万hm2,设施花卉0.21万hm2,果树栽培面积0.21万hm2。设施类型主要以塑料大棚为主,兼有少数现代化温室,其中,塑料(标准单栋)大棚面积0.63万 hm2、小拱棚面积0.67万hm2、塑料连栋温室面积487.5 hm2、玻璃连栋温室面积39.9 hm2(上海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2010)。设施蔬菜、果树和花卉等已成为城郊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为应对耕地资源日益减少、蔬菜需求紧张的局面,上海市通过提高涉农企业和种植户资金补贴,完善市郊蔬菜田的基本设施建设,尤其在设施绿叶蔬菜田建设方面投入较多。目前已基本形成松江蔬菜生产基地,南汇、奉贤蔬菜生产基地,青浦青西蔬菜生产基地以及崇明岛蔬菜生产基地,极大地提高了蔬菜市场的供应量(朱为民,2002)。上海利用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信息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园建设,以孙桥现代农业为代表的高新农业园,通过引进、吸收国外现代化大型温室设施、技术,把无土栽培技术用于园艺作物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上海市大力发展都市型设施园艺和观光农业,在设施园艺栽培模式、栽培设施、景观设计与保持生态环境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一大批观光农业园、生态农庄拔地而起,超出常规,新奇特十足,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1.2.14 江西 江西省设施园艺发展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农作物,并在全省得到广泛使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江西省设施园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塑料大、中、小棚生产为主的设施园艺类型,并伴有少量的大型连栋温室,设施种植结构由单一型的蔬菜向花卉、食用菌、果树等多元化发展(温小华,201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江西省设施园艺总面积为13.5万hm2(含中小拱棚),主要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其中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为10.13万hm2,占总面积的75.1%,设施花卉面积为3.15万hm2,设施果树面积约0.25万hm2(含节水灌溉等设施栽培面积)。一直以来,由于江西省经济基础薄弱,设施园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在不少地区还存在许多竹木结构的大棚。最近几年,江西省加大设施园艺生产配套设施引进、开发与推广的力度,有针对性地推广钢架大棚,并研制了适合大棚内作业的小型耕耘机、灌溉、施肥、农资运输等配套机械设备,示范、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的节水灌溉新设备、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在一些生产花卉、食用菌的高档温室,研究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在温室内的应用,以降低温室能耗。目前,江西省各级政府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正加快设施蔬菜、花卉、果树高标准产业园、生态园的建设,通过示范辐射效应,促进设施园艺产业的整体发展。

2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特点

2.1 设施园艺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涉及领域不断拓展,区域化分布趋于合理

首先,设施园艺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增幅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从不足1万hm2发展到2010年的362.7万hm2,增加了逾360倍。此外,我国还有超过2亿m2塑料遮阳网、3 000万m2防虫网(覆盖面积约10万hm2)以及400万m2的地膜覆盖用于蔬菜生产,我国已成为世界设施园艺第一生产大国(农业部设施园艺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2011);其次,设施园艺涉及领域不断拓展,设施园艺生产作物已从单一蔬菜拓展到花卉、瓜果、食用菌、中草药等多种经济作物领域;第三,设施园艺栽培地域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设施园艺生产,从我国南端的海南三沙市永兴岛到最北端的素有北极之称的黑龙江漠河县北极村,从东端的抚远县到最西端的新疆乌恰市都在大力发展设施园艺。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经过生态、市场和社会经济的长期综合选择发展,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及黄淮地区,约占全国的 57.2%(刘华锋 等,2011)。设施形态也呈现出区域化分布的态势,北方(北纬 33°~46°)以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主,南方则以塑料大棚多重覆盖和夏季简易设施栽培为主;现代化加温自控温室,在能耗小或能源便宜的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郊区作为都市农业、外向型农业和军工特需农业定位发展;现代化温室向冬季光热资源丰富的黄淮海地区和亚热带南方地区或能源资源特别丰富的某些北方地区集中。

2.2 设施园艺生产效益明显,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设施园艺生产产值较高,比较效益明显。2008年,全国设施园艺总产值7 079.8亿元,占园艺产业的51.3%,占种植业的25.3%,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44万hm2,产量2.5亿t,产值6 769.7亿元,净产值5 248.9亿元,用22%的播种面积,创造了36.8%的产量、63.1%的产值、61.5%的净产值,设施蔬菜产值占种植业的24.1%,相当于畜牧业的32.9%,是渔业的1.3倍和林业的3.1倍。2010年,设施园艺产业的总产值逾7 400亿元,净产值逾5 700亿元,使全国乡村人均增收856.7元,设施园艺重点产区对乡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都在2 000元以上。以设施蔬菜为例,2010年全国设施蔬菜的产值6 965.3亿元,占蔬菜产业的63.8%,占种植业的18.9%,相当于畜牧业的33.4%,是渔业的1.4倍,是林业的2.7倍。与露地栽培相比较,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设施园艺通过对生产环境的调控,能够大幅提高单产效益,2008年的抽样调查分析显示,设施园艺生产的每667 m2综合平均产值13 485.5元,净产值10 456.1元,比露地生产高3~5倍,投入产出达到1∶4.45。以大棚黄瓜为例,平均每公顷每年产量为73.7 t,与露地种植相比较,产量增加22.3%;由于能够提前上市且品质较好,所以与露地种植相比,销售收入提高了61.5%,净利润增加35.3%(魏晓明 等,2010)。

2.3 温室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园艺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院所及高校通过温室整体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开发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适用于我国不同区域和气候条件下的新型温室,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教学、推广以及生产应用的温室产业化体系,温室建造及配件生产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为设施园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此外,还形成了多种类型、性能各异、用途广泛的配套设施及栽培技术体系,如加温与保温设施、降温设施、遮阳设施及灌溉设施、无土栽培、节水灌溉、二氧化碳增施,生物育种、机械卷帘自动化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建立了温室种植作物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范,提出了管理量化指标,以及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无公害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陈琪,2011)。如:温室黄瓜每667 m2年产量达1.6万~1.8万kg,番茄达2.0万kg,较一般设施栽培增产1~2倍,节水30%,产品商品率提高10%,病虫害防效达9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30%~50%,实现了设施作物无公害生产,同时提出了20多种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规程(李式军和郭世荣,2011)。我国设施园艺产业从工程技术、配套设施、栽培技术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设施园艺生产技术体系。

2.4 设施园艺装备水平日渐提高,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之中

根据我国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施装备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许多适合我国不同区域设施园艺生产的高效节能新材料、新设备(齐飞 等,2008)。如冬季保温、夏季降温等新型覆盖材料、滴灌管带系统以及大棚温室骨架复合材料等。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逐步形成了环境调控、栽培耕作、采摘运输、智能管理等设备系统,如以无土栽培基质消毒与营养液循环再利用技术装备、CO2施肥器、土壤消毒设备、工厂化育苗与运输设备为代表的栽培设施和消毒设备,以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和温室环境智能化调控系统、专家咨询管理软件系统为代表的设施园艺生产管理设备,以温室覆盖材料、灌溉装置为代表的温室设施装备,以小型耕作机、嫁接用大粒种子定向播种机、穴盘苗播种机、果蔬清洗分级机、自动化嫁接装备和自动化幼苗移钵装备为代表的设施农机类等多种装备(Bergstrand,2010)。这些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有力地提高了设施园艺的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了设施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些现代生物技术和航天工程技术被广泛用于设施作物遗传改良和设施新品种的选育(van der Lans & Meijer,2011),如利用分子与生物遗传学技术筛选优良品种资源,利用生物分子工程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改良品种性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辐射诱变、航天器搭载等技术选育适合于我国设施栽培的优良园艺作物新品种。目前,我国利用以上这些技术手段已筛选和培育出适合我国设施栽培的辣椒、番茄、黄瓜、甜椒、樱桃、菊苣、球茎茴香等温室专用品种300多个,其中,设施蔬菜品种156个、花卉品种120个,温室栽培品种日趋丰富,园艺产品功能更加完善,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2.5 建成一批以设施园艺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园区,搭建形成设施园艺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已发生明显的变革,逐渐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作为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园区,在成果转化、技术示范推广、产业升级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经历了试验、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从弱到强、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从单一示范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变,从由政府单一主体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复合主导转变(郑玉东 等,2009)。在国家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提高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整体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农业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超过5 000个,遍及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65个(含试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53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约600个,省级各类农业园区1 500个,县地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3 000个。

2.6 设施园艺功能不断拓展,成为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力量

设施园艺产业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在发挥其生产这一主要功能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功能,其中,设施园艺功能向都市农业方向拓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Giacomelli et al.,2012)。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工业化、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为了解决都市农业资源的先天不足及人口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在城郊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都市型观光农业,有效缓解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具备了农产品供应、社会服务、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设施园艺是都市农业的主要载体和技术支撑,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需要温室、大棚等设施和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作为依托,设施园艺作物的创意性栽培又为都市农业增添观赏性和经济效益(刘二亮和陈飚,2011;Campiottl et al.,2011)。近年来,我国在都市型设施园艺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设施园艺作物墙式栽培(立体栽培)、空中栽培、蔬菜树栽培、植物工厂化栽培、栽培模式与景观设计等关键技术和配套设备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满足了人们对都市农业园艺产品新奇特和观光休闲的要求。

2.7 低碳节能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成为我国设施园艺重要的发展和研究内容

我国紧紧围绕温室工程建设节本增效的目标,本着合理利用建设地区的气候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原则,运用温室建设区域优化布局与标准化配套、太阳能高效利用、新型保温材料开发和节能降耗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温室标准化设计的技术平台;将浅层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提出了地热在温室中应用的有效措施(Sonneveld et al.,2010);研究开发了钢渣混凝土墙体、相变蓄热墙体以及蜂窝状墙体,热工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和黏土机砖(王宏丽 等,2008;Younsi et al.,2011);结合我国气候特点,以华南、华东、华北和西北气候为基础,分别研究了不同气候条件下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的节能技术,相比传统温室,连栋温室综合节能率达到11.6%~38.5%;与传统加温温室相比,我国独创的节能日光温室每667 m2均节约标准煤25 t,2008年64.3万hm2节能日光温室共节约标准煤2.4亿t,等于少排放6.3万t二氧化碳、205万t二氧化硫、178万t氮氧化物,与现代化温室相比节能、减排贡献额提高3~5倍。

3 我国发展设施园艺的典型经验

3.1 宏观政策导向是推动设施园艺产业整体快速发展的驱动力

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给全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7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号文件,深入实施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进一步推进设施园艺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部出台了《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随之,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指导下,2008年全国新增设施面积35万hm2,使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334.7万hm2,比2000年增长78%;设施蔬菜产量达到1.7亿t,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25%;设施蔬菜总产值超过4 100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51%。2012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科技创新,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适应我国未来设施园艺发展要求的生产技术体系。

3.2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区划,实行设施园艺产业化发展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设施园艺面积第一大国。在实施设施园艺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坚持“区位优势,形成规模,突出特色,创造效益”的原则,科学制定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气候特点、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等多种因子,有针对性地发展设施园艺。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设拖园艺优势区域、设施园艺作物种类和种植模式适宜区域以及设施结构类型适宜区域等区划。通过整合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推动了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

3.3 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在政府划定的设施园艺发展区域内,鼓励和引导承包方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发展设施园艺。政府通过补贴流转价款、提供就业岗位、实行养老保险等措施,引导和鼓励承包方自愿转让土地。采取土地入股等形式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园艺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意愿,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劳动力转移比较多的地区,通过培育流转市场主体、搞好指导服务和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适应规模化经营和发展设施园艺的需要。鼓励发展设施园艺的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县、乡、村的区域界限,提倡以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农民为主,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推进设施园艺的生产、销售、加工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3.4 积极培育设施园艺产业化龙头,提高企业化运作比重

积极推进“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设施园艺生产基地,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结成利益联合体,培育一批现代设施农业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统筹安排设施园艺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使产供销相互衔接,促进设施园艺经营水平的提高。依托龙头企业,积极打造设施园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及省级和国家级知名品牌等品牌体系,通过创建名牌提升各地和我国设施园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5 强化技术服务,有效提高企业和农民科技水平

在设施园艺优势区域和主产区,重点加强设施园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推广经费,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乡镇、村均配备设施园艺生产技术员,特别是设施园艺新区,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逐户逐棚指导,做到技术起点高、效益好,确保每户有一名明白人,每个企业有一批技术骨干。

3.6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

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经纪人从事设施农产品市场营销,积极构建组织严密、网络健全、信誉可靠的销售网络。

4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设施园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在面积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产业内部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从面积和生产量来看,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与人均设施蔬菜供应量均居世界前列,属设施园艺大国,但要向设施园艺强国迈进,必须突破园艺设施类型、调控环境、专用品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瓶颈。

4.1 设施结构不合理、生产安全性较差

我国从事设施园艺生产的大多数农户由于资金困难,仍主要采用简易型日光温室和竹木结构塑料拱棚,设施简陋、结构不规范、性能较差、空间小、作业不便、劳动强度大、产出率低,缺乏有效抵御冬春低温、高湿、寡照,夏秋季高温、暴雨等不利气候的措施,作物长期处于亚适宜环境。虽然我国目前大力推广以镀锌钢管为骨架的保护地设施,但一些项目因追求政绩、专业知识匮乏及经济限制,钢管大棚建设不达标,抗风雪灾害能力较差,导致冷害、冻害频发,且大棚、温室普遍缺少环境调控装备,低温、高湿病害呈多发趋重态势。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盲目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产业,采取高指标和高额全覆盖补贴,不顾结构性能和建造质量,建成了一批结构不合理、使用性能差、抗灾能力低的劣等大棚、温室,给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隐患主要来自多方面:一是盲目追求超大型大棚、温室;二是大棚、温室维修更新不及时;三是采光保温设计建造不科学;四是高指标和高额全覆盖补贴催生了大量低劣大棚、温室。

4.2 设施装备水平和环境调控能力差,设施栽培专用品种少,栽培技术规范性差

我国大多数农户建造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普遍缺少必要的环境调控设备,大棚、温室的温、光、水、气等小气候环境调控能力差;缺少设施生产专用小型机械、机具,机械化程度低,空间小、多层覆盖保温等导致劳动强度大,人均管理面积小,劳动生产率低,温室作物单产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我国温室番茄平均年产量达10~15 kg·m-2,黄瓜15~20 kg·m-2,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5~1/4(喻景权,2011)。缺乏优良的设施栽培专用品种,栽培品种对设施环境的适应性差,有些甚至采用露地作物品种进行设施生产,影响了设施栽培效益的发挥。此外,设施栽培技术随意性大、规范性差,为了追求产量盲目进行大水大肥管理,导致产品质量差、病虫害多发,且栽培成本高、污染环境;许多新发展起来的设施园艺产区,还未能掌握相应的设施栽培技术,管理粗放,效益不高,严重影响甚至打击了农户发展设施园艺的积极性。

4.3 土壤盐渍化、连作障碍、病虫害日趋严重,产品质量安全性低

由于设施的固定性以及栽培作物的单一性、重复性,大量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加之土壤管理措施不当,随着设施栽培年限的增加,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引起土壤微生物种群改变、土壤结构破坏和次生盐渍化以及养分障碍的发生,有害物质积累、病虫害发生频繁、根结线虫严重,连作障碍逐年加重,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连作障碍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设施土壤持续高效利用的重要瓶颈。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防治设施作物病害药剂的不合理施用,使得园艺产品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据估计,我国常年发生的重要设施作物病虫害多达100种以上,而造成严重危害的约50余种,产量损失超过25%。

4.4 基础研究薄弱,无土栽培、数字农业、信息技术等普及率低,应用效果差

由于我国无土栽培起步较晚,基础研究不够深入、开发应用较少,导致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规模和范围极小,面积约占温室大棚面积的千分之二,产量和质量优势不明显,影响我国设施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环境因子对作物生理生化、生长发育影响的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对环境生理基础研究缺乏足够的量化指标,即使借助于现代信息模拟技术建立设施作物生长发育模型,也未能应用于设施作物专家管理系统,对设施生产的指导意义不强。

4.5 以个体农户生产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

目前,我国的设施园艺产业仍以个体农户生产经营为主,能够发挥作用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较少。就整体而言,耕作、播种、施肥等设施园艺的生产过程绝大多数仍靠人工进行,作业环境差、劳动生产率很低、劳动强度大,目前我国设施园艺产品的产值与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较低,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生产效益低下,设施园艺的经济效益难以体现。

5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5.1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集园艺科学、环境调控、栽培管理、景观规划、现代装备等技术为一体的设施园艺内涵更加丰富。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趋势呈现温室建设大型化、设备技术集成化、操作技术机械化、设施品种专有化和多样化、覆盖材料多样化、栽培技术无土化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综合化的趋势。

5.1.1 温室大型化、现代化,管理操作机械化 由于大型温室具有投资少、土地利用率高,便于实行机械化自动管理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室内温度相对稳定、日温差较小,便于环境控制等优点,因此,设施园艺温室类型有向大型化、超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温室单栋规模将会从几公顷发展到几十公顷以上。随着温室大型化的发展,对设施环境调控技术和设备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控制系统、栽培管理技术、环境因子采集自动化等现代技术装备将会成为未来设施园艺研究的重点。

5.1.2 设施结构不断优化,覆盖材料功能多样化 根据我国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气候环境,对生产运行能耗大、产出低的不同温室类型进行结构优化,并形成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这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设施园艺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设施的覆盖材料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覆盖材料三大类,主要用于透光保温、遮阳降温、减少病虫害等功能,今后覆盖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致力于节能环保材料的研发、注重覆盖材料的保温性、重视设施光环境的优化、不断提高材料的耐候性以及拓展覆盖材料的功能。

5.1.3 推进设施园艺产业园建设,品牌意识进一步强化 由于我国农业现有科技体制和农民分散经营两方面的制约,设施园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仍存在不少障碍,设施园艺产业园为农业技术和农业种植者的结合创造了条件。设施园艺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应通过积极引进、推广和示范先进的设施生产方式和栽培技术,完善设施园艺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设施园艺产业园,起到带动辐射作用。随着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农业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创建品牌是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围绕设施园艺产业主打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严格按照设施栽培技术标准和规程,进行采收、分级、加工、包装、上市,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建更多特色品牌。

5.1.4 设施环境因子调控更加智能化,设施品种更加丰富 设施园艺生产的核心是能够对设施内栽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创造出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条件。目前,现代工业技术加快了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未来的人工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做到栽培环境全自动控制,而且与市场、气象站、种苗公司、病虫害测报等相连接,形成环境调控综合网络智能系统,进行产量、产值的预测,为生产者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情报和确切的决策依据。温室环境控制调节的方向将会实现由单一的环境因子向耦合复杂的综合因子及高层次的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设施园艺产业的深入发展,愈发重视设施作物专用品种的选育,一些具有耐低温、耐高温、耐弱光、耐高湿、优质高产的设施专用品种将会被选育出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5.1.5 设施园艺“环境友好型”意识进一步加强,使之成为可持续农业 进入 21世纪,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设施园艺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将会成为研究的热点,开展以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可大大节省设施内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灌水的用量,易于控制有害化学物质向外界环境排放。如嫁接换根抗逆促长、营养液闭路循环系统、增施有机肥、昆虫授粉等一系列适合于温室安全生产的环境友好型新技术,使设施园艺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5.1.6 设施园艺生产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组织化程度更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设施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的力度,一些制约设施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得到突破,然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使得一些好的技术停留在科研者手中,未能进入种植户手中。未来一段时期,重点深入基层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科技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会推动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技术水平。设施园艺产业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不同阶段,其中产中阶段目前仍然以一家一户的农户种植模式为主,但一家一户的农户种植模式难以与大市场很好地衔接,因此,在产前和产后构建产业协作组织,将小生产和大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设施园艺产业的整体发展。

5.2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前景分析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要以提高园艺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保障新鲜园艺产品的持续有效供给,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激励政策,依靠科技创新,优化结构性能,健全标准体系,适度扩大规模,推进旧棚改造,促进提档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实现科学发展。

未来几年,全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适度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高效利用资源。预计到2015年,全国设施园艺面积由2010年的逾360万hm2增加到436.67万hm2以上;同期设施园艺劳动生产率提高50%以上;全面提高设施园艺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商品档次,普遍推行采后商品化处理;主要园艺产品的淡旺季平均价差稳定在2 倍以下;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增加到1 000元以上;冬春设施栽培太阳能利用率提高10%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20%以上,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以上,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利用。

陈春秀,刘明池.2011.北京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高效生产模式.蔬菜,(9):41-45.

陈立新.2009.黑龙江省设施园艺现状及发展对策.北方园艺,(9):122-123.

陈璐,李虹,颜志梅.2011.江苏省设施园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江苏科技信息,(7):49-50.

陈琪.2011.浅谈设施园艺的发展与对策.现代园艺,(11):15.

陈永生,平英华,胡桧,陈明江,杨雅婷.2011.江苏设施园艺装备发展透视.江苏农村经济,(1):41-43.

陈召.2010.海南设施农业发展特点.推广天地,(9):43-44.

陈志强,林利龙,傅晓杰.2004.内蒙古设施园艺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内蒙古农业科技,(s1):15-16.

邓纯宝,赵义平,何明.2011.辽宁设施农业发展进程.园艺与种苗,(6):1-3.

郭世荣.2003.无土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霍文娟,赵恒川,王云天.2008.天津市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农业科技管理,27(6):11-13.

贾存财.2011.山东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调研及民和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山东设施蔬菜发展的调研报告.青海农林科技,(1):33-34.蒋如生,郭郢,赵恒,顾自豪.2009.关于天津市设施园艺发展的几点建议.天津农业科学,15(3):11-33.

郎立新,史书强,张鹏,孔佑数,赵凤霞.2011.辽宁省设施农业发展分析.园艺与种苗,(1):54-57.

李春艳.2009.宁夏园艺产业园——打造设施园艺“硅谷”(下).温室园艺,(11):14-16.

李剑萍,刘静,张磊,韩颖娟.2008.宁夏设施园艺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温室园艺,(9):13-16.

李敏,李占军.2011.河北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河北农业科学,15(3):137-138.

李乃祥,王学利,杨铁顺,李道亮,曹丽颖,余秋冬,郭鹏.2011.基于比较优势的天津设施种植业发展思路探讨.天津农学院学报,18(3):32-34.

李清明.2010.山东设施农业向“五化”迈进.农机市场,(12):23-24.

李式军,郭世荣.2011.设施园艺学.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刘二亮,陈飚.2011.浅谈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前景.内蒙古农业科技,(1):13-15.

刘发万,钟利,尹艳琼,张丽琴,秦荣,李卫芬.2009.云南省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农学通报,25(1):125-127.

刘华锋,狄海霞,杨俊杰.2011.设施园艺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林业,(16):35.

农业部设施园艺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2011.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现代园艺,(4):13-16.

齐飞,周新群,张跃峰,李志.2008.世界现代化温室装备技术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农业工程学报,24(10):279-285.

上海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2010.上海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http://www.amic.agri.gov.cn/nxtwebfreamwork/ztzl/js_ssny/detail.jsp?articleId=89061.

孙权,赵晖,张光弟,张源沛,张黎,刘根红.2011.宁夏南部山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农业科学研究,32(2):77-79.

王宏丽,邹志荣,陈红武,张勇.2008.温室中应用相变储热技术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4(6):304-307.

王怀栋,李明,黄修梅.2012.内蒙古自治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北方园艺,(3):171-173.

王志强.2011.辽宁省设施果树生产调查与思考.新农业,(11):5-6.

魏晓明,齐飞,丁小明,鲍顺淑,李中华,何芬.2010.我国设施园艺取得的主要成就.农机化研究,(12):227-231.

温小华.2011.江西省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对策.江西农业学报,23(12):34-37.

巫建华,王宝海,杨意成,周军,陆爱华.2009.江苏省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对策.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9):36-38.

杨新琴,赵建阳,潘慧锋,金昌林,胡美华.2011.“十二五”提升浙江蔬菜产业的对策措施.浙江农业科学,(2):224-226.

喻景权.2011.“十一五”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和科技进展及其展望.中国蔬菜,(2):11-23.

翟惠敏,马金平.2010.宁夏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建议.现代农业科技,(10):233-234.

张雪艳,高艳明,叶林,李建设.2011.浅析宁夏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农业科学研究,32(1):53-57.

郑玉东,高忠相,刘锡山.2009.我国设施园艺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中国林副特产,(2):101-103.

中商情报网.2011.2010年云南蔬菜出口分析.http://www.askci.com/freereports/2011-04/20114291022.html.

朱为民.2002.上海设施蔬菜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中国蔬菜,(1):37-39.

Bergstrand K J.2010.Approaches for mitigat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greenhouse horticulture.Acta Universitatis Agriculturae Sueciae,93:1-55.

Campiottl C,Alonzo G,Belmonte A,Bibbiani C,Dicarlo F,Doni F,Scoccianti M.2011.Renewable energy and innovation for sustainable greenhouse districts.Fascicula de Energetică,(15):197-201.

Giacomelli G A,Sase S,Cramer R,Hoogeboom J,MacKenzie A,Parbst K,Scarascia-Mugnozza G,Selina P,Sharp D A,Voogt J O,van Weel P A,Mears D.2012.Greenhouse production systems for people.Acta Hort,927:23-38.

Sonneveld P J,Swinkels G L A M,Bot G P A,Flamand G.2010.Feasibility study for combining cooling and high grade energy production in a solar greenhouse.Biosystems Engineering,105(1):51-58.

van der Lans C J M,Meijer R J M.2011.A view of organic greenhouse horticulture worldwide.Acta Hort,915:15-22.

Younsi Z,Zalewski L,Lassue S,Rousse D R,Joulin A.2011.A novel technique for experimental therm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hase-change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32(3):672-674.

猜你喜欢
园艺温室设施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民生设施非“摆设”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园艺奇葩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园艺系
园艺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