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移民现象产生的理论基础,实施的背景、教育移民的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族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移民;超常规发展理论
[作者]谢君君,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海南医学院讲师。海口,571101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080-007
海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18个市县中有9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市、137个少数民族乡镇。除黎族是土著民族外,还有苗、瑶、满、侗、壮等36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的中部、南部区域;汉族人口主要聚居在海南的东北部、北部和沿海地区。其中汉族人口678.70万人,占总人口的82.7%,少数民族人口147.61万人,占总人口的17.3%。2008年海南省政府根据本省教育发展的现状,决定把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和处于生态核心保护区的中小学生整体搬迁到教育资源相对优越的乡镇和县城集中就学,以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学点小而散、师资缺乏等特点,采取集中办学的方式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当地少数民族教育水平;二是通过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其生存的观念,实现真正的教育扶贫。
简言之,教育移民是指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贫困或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人口实现外向型转移,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当地人口的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使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实现城镇就学、就业,并最终实现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海南省的教育移民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它不仅仅是把贫困地区的学生整体搬迁进行集中办学,还包括师资的建设、教学的管理、后勤的服务、学生的升学和就业以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相互衔接等内容。所谓的学生移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民概念,只是在政府的各项文件中以“教育移民”进行统一概括。因此。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本文把其作为一种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教育移民”的理论基础一民族教育的超常规发展理论
超常规发展亦称跨越式发展,是指事物超出寻常发展程度的一种特殊运动状态,它具有突发性、剧变性和跳跃性的特点。民族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是指在相对先进教育的影响下,出现一定程度的有别于一般教育活动常规变化的超出常规变化程度的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发展过程。其实施的内容是通过增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民族教育内部的改革、调整和完善,使民族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程度赶上或者超过教育发达地区,实现民族教育的超常规发展。
民族教育的发展要以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基础,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民族教育也存在着教学形式多样、基础设施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双语教学薄弱等特点。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需求决定了要改善民族教育的现状需要在既定的条件下实行超常规的发展。同时,民族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也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地区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很多民族从原始社会的末期一跃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如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奴隶社会一直延续2000多年,新中国成立使这一地区由奴隶社会跨越社会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可以说,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证明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是可以实行跨越式发展的,而以政治、经济和文化为基础的民族教育,也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如居住在我国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赫哲族,一直以捕鱼、狩猎和采集为生,解放前由于受到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到解放时频于灭绝,300余名赫哲族只有3名小学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到1982年,赫哲族每千人中大学程度25.25人,高中208.8人,初中230.4人,小学程度293.5人,1988年赫哲族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96%,毕业率94%。民族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除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超常规发展外,还需要当地民族自我发展的主观愿望,外因只有在内因的作用下才能发生质的变化,这是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的必备条件。
海南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需要实行超常规的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教育经历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发展几个阶段,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教育特点:首先民族教育具有跨文化性的特点;海南省黎族属土著民族,据《黎族简史》考证,黎族社会的发展跨越了奴隶社会阶段,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到近代,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才陆续迁移过来,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着冲突和融合,使海南省的民族教育具有跨文化性的特点。其次,民族教育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海南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都处在边远、落后山区,生态环境和交通设施落后;且人口大多处于贫困的边缘。民族教育相对经济发展的非民族地区发展滞后,教学点松散,师资流失严重。其三、海南民族教育具有传承和创造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具有改变地区人口素质的社会教育任务。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印记,海南少数民族的语言、诗歌、黎锦等民族文化如果不能在民族教育中获得传承和创新,将会面临流失的可能;同时,提高当地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是地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海南省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现状决定了实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性。海南省农村有7万多绝对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61万,尽管占海南总人口的比重只有不到1%和9%,但全省有琼中、保亭、陵水、白沙和五指山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另有乐东、昌江、屯昌、定安、临高、东方6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占全省18个市县的61%,贫困人口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且分布面广,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据2009年海南省6岁及6岁以上受教育人口统计,未上学的510人,占总人数7008人的7.27%,且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综合素质,改变其依赖和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使其通过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转变生活方式,改变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上的不平衡,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条件。
二、“教育移民”的试点经验与具体实施
(一)试点经验
2005年海南省昌江县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以往扶贫成效不大的原因,从“扶贫先扶智”的思路切入,针对王下乡教育设施落后,学校分散,师资薄弱以及学生上学困难等实际,提出先解决学校分散、师资配置效率低和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率先实施“教育移民”工程整合教育资源,把地处边远、贫困和生态核心保护区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整体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县城区或乡镇读书,首先试点在王下乡。王下乡地处边远的霸王岭山区,下辖4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总人口3185人,2006年人均收入1050元,是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县政府研究制定方案,首先核定搬迁的规模,将王下乡271名初中生整体迁入昌江民族中学(还有6名初中教师也一同调入该校),学生管理实行寄宿制,在校期间,不交任何费用,每人每月还享受财政发放75元生活补贴。县财政一次性拨付搬迁资金264.63万元,其中155.69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他教育经费66.79万元,还有56名毕业生继续教育经费42.15万元,移民学生基本实行费用全免政策。其次完善管理体制,由县委直接联系学校进行定期检查,成立专门的管理办公室,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王下乡寄宿生医疗报销制度;保障学生安心上学。第三,确立“贫困生异地搬迁读书——毕业后进行职业教育——城镇就业”的思路,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拓展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出路。县政府加快了可容纳3000人的职教中心建设,实行政府支持和联合办学相结合,职教中心的学生实行“四免一补”(免除学杂费、住宿费、信息费、课本费、补助学生生活费);使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至2007年,先后移民3批981名学生,第一批毕业的78人,有3人考上昌江中学,其余全部进了三亚技工学校,2008年有8人考进昌江中学,其余94人上了昌江职教中心,比较移民工程之前,这是个大的突破。该工程改变了昌江民族地区师资队伍不稳、教学设施差、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辍学严重等问题,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主要的试点经验:
1、把教育移民与教育资源整合相结合。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把散而小的教学点进行整合,突出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效率;同时,为了解决移民地学生因为上学路途远产生的费用,县财政给予了交通和食堂补助,并统一建设新的学生公寓。使学生们能在舒适条件下安心读书,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心理顾虑,使学生迁得出,留得下。
2、把生态保护和教育移民结合起来。为了减少生态保护区的人口,改变其生产方式,县政府对实施教育移民地区家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由县财政每月发放生态补偿金每人33元,并鼓励移民学生家长同意学生迁到新的学校就读,通过教育改变其生活的状态,使生态保护区的学生能走出大山,到外地就业。
3、把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起来,在保障优秀学生升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职业教育中能学有一技之长,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实现充分就业。在教育移民实行前,很多家长都抱有“读书无用论”的观念,不愿意送小孩去读书,一是学生本身的基础差,升学无望,二是进入学校学习后,毕业回到家,农业知识匮乏存在很多的不适应。为了解决学生的出路问题,县政府提出免费送不能升学的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学习,毕业后大部分推荐到当地的企业进行工作,不仅为贫困地区家庭解决了经济压力,同时也通过教育的示范效应改变了以往的思想观念。
(二)具体实施
1、整体布局,分阶段实施
2008年,海南省在总结昌江移民工程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教育移民工程。并把其纳入《海南省2008至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实施范围定在陵水、保亭、五指山、琼中、白沙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和昌江、定安、乐东、东方5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过程分三个阶段:
(1)计划在5个国家扶贫开发县市和5个省级扶贫开发县改、扩建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次性建设投资1.944亿元,其中,省财政6150万元、香港言爱基金会资助10600万元,校舍改造款711万元;市县配套1979万元;经常性资金按照7:3的比例由省财政和市县财政共同分担。总建筑面积13.77万平方米,新增优质学位18000个。同时,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计划在全国公开招聘10名优秀校长,于2009年9月开始招生。
(2)计划在儋州市、万宁式、澄迈县建3所思源实验学校和1所思源高中,学校选址定于市县城区,于2011年秋季招生。
(3)计划2011年再建8所思源学校,其中3所思源高中,计划投资4.5亿元,主要由省政府、县政府和香港言爱基金按1:1:1投资,预计2012年秋季开始招生。三阶段实施总计建设24所思源学校,移民学生41200名(含7000名高中生)。可以说教育移民的范围已基本涵盖海南少数民族落后地区,规模全国罕见。
2、教学管理
(1)师资的配备
为了确保移民学生享受优质师资资源,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思源实验学校教职工配备工作指导意见》,详细规定了学校教职工的岗位设置、核编定编,配备办法和待遇保障。2009年面向全国招聘10名校长和114名学科带头人。校长的岗位薪金由香港言爱基金资助,按12万元标准发放,在聘期不再享受其他工资待遇和绩效工资,3年后根据工作业绩再重新核定。学科带头人按同等条件教师工资和绩效标准发放,前3年多享受5000元/年的绩效工资,招聘的学科带头人属退休人员,按年薪4万元标准发放年薪,但不再享受其他工资待遇。省编制部门解决好校长和学科带头人的入编问题,并预留足够编制用于接收聘期满3年、考核合格并愿意继续留下任教的老师。特岗教师招聘716人,每人年工资收入18960元,同时享受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待遇和必要的交通补助,并按规定纳入社会保险,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其中434名主要放在少数民族地区。
思源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和考核奖惩制管理。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聘任期,教育局对其进行跟踪评估,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对履行义务不合格的,及时批评教育,督促纠正;不适合继续任职的,及时解聘并取消相关政策优惠。为了解决大多教师的后顾之忧,省政府对招聘人员的户口也给予政策照顾,可根据教师本人的意愿迁入户口,档案关系由所在县教育局统一管理(退休人员除外)。
(2)招生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市县重点中学设立民族班,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特优招生,移民学校的招生主要针对民族地区的移民学生,原迁入学校只保留1—3年级(考虑学生年龄太小不宜寄宿),4年级及以上统一迁入新建的思源实验学校。小学和初中毕业可根据成绩报考重点中学和县市思源中学。海南省两所重点中学,海口中学和国兴中学设立了“少数民族特招班”,招录的对象为世居海南的黎、苗、回族等少数民族初中应届毕业生,招生计划进行单列,符合条件的学生继续享受“三免一补”政策。招录比例按少数民族聚居市县招生总数的80%,其他市县按20%比例安排指标。
3、政策扶持
(1)对移民学生的政策扶持
考虑到少数民族移民学生大多家庭贫困、生活困难,为了使移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省政府建立了教育移民长效助学机制,对移民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和补寄宿生生活费),同时,省政府为了解决学生的日常所需,对小学生每人每年补600元,初中每人每年补750元,还给予每人每年160元的交通补助,所有资金由省政府和地方政府负担。一些县市还提高了补助标准,如东方、陵水小学生每人每年12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500元,五指山每人每年1000元,并对黎族初中生迁入县城民族中学实行寄宿全包制(包吃、包住、包学),还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医药费用,并在开学和放假时实行免费接送。
(2)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政策扶持
为了加强职业教育,海南省先后出台了《海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四免一补”政策(免学费、课本费、信息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2007年-2008年,省和市县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达到10亿元,新扩建校舍面积16.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3万个,16个市县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为了使职业教育办出特色,促进就业,海南省的职业教育实行“三段式”学习,即一年级在市县职教中心学习基础知识,二年级在省属中职学校学习技能技术,三年级到企业待岗实习,并结合企业需求办特色专业;全省组建了工业、农业、机电、旅游、商贸、财经、卫生、信息、华侨等九大职教集团,进行优势互补,实施以城带乡的方式发展职业教育,近几年职教的就业率达到93%。实现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充分就业的有效衔接。
4、学校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软环境,教学理念的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原本以为所有的移民学校统称为“思源学校”,教学的理念应该也差不多,但经调研后发现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都有所不同,因为校长理念的不同,一个个思源学校都变成了学校校长教育理念的试验田。比较突出的有,陵水思源学校以“为和谐海南培养合格的城市公民,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为办学理念,他们认为思源学校培养的学生,要具备在城市生活和生存技能,也要具备城市公民应有的文明素质、社会公德和竞争合作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城市文明和城市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该校实施“自主、多元五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自主学习,五过程是设立目标一学生团队自主学习一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一课堂训练巩固成果一检查、总结、反馈)主要目的是减少海南少数民族学生厌学、逃学以及辍学的现象,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昌江思源学校以“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取得最大的成功”为办学理念,秉承“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人”的办学宗旨,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培养创新精神,让社会和家长放心。海南保亭思源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修德启智、和谐育人”,校训是“饮水思源、团结勤奋、实验创新”。突出“感恩、自强、生命、成功”的德育理念,强调制度管理和师生的和谐关系。
可以说各个学校的教学理念各有侧重,不分伯仲,但是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少有涉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上也没有太多的亮点。很多偏远民族地区的学生在进入新环境后,生活上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很多老师认为其厌学、逃课、不遵守纪律是其过于懒散的表现,没有从民族文化冲突和适应的角度上去思考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三、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成效
1、教育规模效益
教育移民实施前,海南省在校生规模不足100人的小学占全省小学数量的40%,不足300人的初中占全省初中数量的三分之一。截止到2009年教育移民第一阶段实施完成,共计移民学生18630人,其中移民住宿学生14059人,占75.5%,共撤并边远、贫困山区小学82所,初中22所。计划三期总计建设24所思源学校,移民学生41200名,民族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移民全覆盖。
2、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虽然教育移民还在投资建设过程中,移民的学生到今年才有一届毕业,但是取得的社会效益已经在逐步显现,首先是海南的教育文盲数得到了剧减(如表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2009年的统计数据可见,从2005年-2008年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数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水平,并且女生的文盲数将近男性文盲的4倍。从2008年实行教育扶贫,到2009年开始招生,海南省的文盲数下降达10%,女性文盲数下降到男性的3倍。可以预计,在教育扶贫项目全部实施后,海南文盲的比例会急剧的下降。其次,中小学校的招生数的增长,同时也带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海南省政府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学校的投入力度,2007年把职业教育纳入到教育移民体系中,从全省五指山市、琼中等5个国家贫困开发县招收300名贫困学生进行两年免费学习,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费由扶贫资金承担,个人生活用品及人身保险费由学校承担,基本实现“全免”,到2009年,海南省在实行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特困生和涉农专业免费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中职学校农村生源学生免费教育(见表二)。
从表二的数据可见,从2007年开始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开始急剧增长,2007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增长了60%,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35%。这些数据表明,教育移民的实施,不仅反映了贫困地区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更反映了教育对当地产生的社会效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配套资金的供给不足。尽管省政府给予各地市教育移民专项资金,但各个地区教育移民的情况又有所区别,比如白沙县是国家贫困县,每年财政收入只有3800万,地方支持办移民教育本身就很困难,基本拿不出配套资金。移民的初中生60%-70%来自山区,每月要带30斤米上学,加上政府每月补助50元,一天消费2.5元伙食,按现在的物价水平,这个补助标准吃伙食都不够。昌江市工业较发达,每年的财政收入4亿多元,在移民地区经济属于上乘,昌江探索的模式在其他贫困地区不易复制。
2、教师配备不足。海南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海南省教育厅规定小学教师必须是本科学历,但琼中落后地区1600名初中教师只有500名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中第一学历本科的只有2人。保亭全县有教职工2114人,其中少数民族1151人,高中专人教师148人,教师学历达标只有85.1%,职业学校专任教师42人,学历达标只有17%。其中,很多年纪偏大的少数民族老师不能流利地用普通话和电脑教学。引进的老师基本不懂当地的方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适应。
3、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冲突问题。在调研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对于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无奈。移民学生家长对学校存在太多的依赖,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新校园,刚开始很好奇、新鲜。时间一长,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存在着不适应。如很多学生在家里或者移民前学校大多是松散管理,学会了抽烟、喝酒、穿拖鞋上课等不良习惯。学校加强管理和思想教育,但得不到很多家长的支持,很多家长觉得这不是个“大事”。在与保亭县思源学校叶校长的访谈中,有件事让笔者印象深刻,他曾因送学校一名晚上突发急性肠胃炎的学生去医院治疗,不但没有得到家长的感谢,反而受到家长指责说学校没有好好照顾他的孩子。
四、对策建议
1、根据各地区教育移民实际情况,增加配套资金的投入
鉴于大部分贫困县市的经济财力不足,教育移民资金应由省级财政保障,市县按比例配套,并将教育移民资金作为专项经费列入省和市县预算。同时,可研究设立教育移民基金和募集社会资金,在使用上主要针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改扩建基础设施和改善学校教师待遇方面,做到稳住教师队伍,扩大教育资源的增量。
2、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功能,加强民族教师的培训,有助于教师的价值体现。目前,移民学校的双语教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加强双语教师师资的培养有利于民族教育的特色发挥。同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和课外第二课堂也显得非常必要,能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自我文化的认同和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
3、加强心理辅导和建立家长的常态沟通机制
很多民族学生进入新校园后不适应,如果调节不当,会影响其以后的身心发展,开展关于心理辅导的课程和对个别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有必要的。很多老师认为有些学生成绩差、叛逆、不服从学校管理是学生个人的问题,其实不然,加强心理辅导能防微杜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不只是学校的事情,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建立常态的沟通机制,让家长也了解和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校怎么做,家长应该怎么配合。如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成绩单邮寄等方式。
总之,教育移民的实施只是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开端,这块试验田能否结出丰硕的果实,还有待历史的检验;了解和分析其发展的过程是为了总结经验,夯实基础,为全国的民族教育提供借鉴和反思。
[责任编辑: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