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2)
站在历史的角度,任何城市的建设都建立在轰轰烈烈的动态渐进的演变过程,在这种演变过程中,旧区中的新居住区的建设正是我们要解决的课题。
太原电子厂小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南路以东、南内环以北的范围,规划用地呈梯形地块,东西宽约200 m,南北方向东侧约216 m,西侧为155 m。总规划用地面积3.54 hm2。总建筑面积约14.7万m2,建筑密度为28.86%,容积率为4.16,绿地率为29.65%。
该用地现为太原电子厂,包括办公楼和生产车间。整个规划区域地形相对平坦。该用地范围内建筑质量都较差,现状建筑将全部拆除,统一规划。该地块区域环境优越。规划区周边交通路网非常完善,西侧紧邻千峰南路,南侧为南内环街,均为太原市的主要城市交通干线,北侧还有20 m的规划路,区域与中心城区的通达性较高。属于基础建设比较健全的旧城区。项目鸟瞰图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鸟瞰图
1)位置优势:地理位置优越,西侧紧邻40 m千峰南路,南侧为50 m南内环街,北侧还有20 m的规划路,交通方便快捷。周边商业氛围成熟,但商业比较分散,没有集中的大型商业区。2)市场优势:周边区域内缺乏环境优雅的新型居住小区,本项目建成后将面向周边众多消费群,具有良好的消费基础。3)环境优势:该区域西南侧为规划的占地25 hm2的和平公园。为打造品质居住小区提供了大的环境平台。开发商和政府奉持“人文、生态、品质”的经营理念,规划将该地块建设成内部环境优美,外观形象突出的现代高档住宅小区,在追求整体,群体形象的同时把握小区氛围的塑造,以建成以环境为中心,休闲步行广场为依托的,以人为本,生态自然的城市生活中心。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2)因势利导,利用地块周边的自然环境,老城区的基础建设,充分挖掘远期景观资源,并通过新型社区生态绿化系统的形成,提高住区内的环境质量标准,拓展自然舒展、富于变化的开放空间和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功能空间,创造具有自然风貌的优美环境,形成绿树成荫、安逸雅致、舒适恬静的生活空间,完善旧城区规划格局。3)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人文型、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4)加强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在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贯彻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住区建设与管理中,提出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从而在充分满足居民需要的同时也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
通过规划及建设,合理配置及整合城市功能。居住区深刻体察“人的场所”之多元性要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体现新世纪品位和档次,展现绿色生态住区的魅力,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成为具有规划合理、建筑创新、意念超前、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和高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住宅小区。
形成城堡式内向型社区的独特风格。形成外部舒适商业休闲环境与内部安静生态庭院的层次区别,塑造社区的活力与生命。在满足建筑密度和日照间距的前提下,采用13层高层和28层高层相结合的建筑形态,形成良好的整体形象展开面。
在住宅总平面布局上,建筑之间也适当错开,形成组团的围合感,并起到住宅单元的视线引导作用。直接的克服了由于地块不规则所造成的景观空间单调弊端。这种错落有致的布局体现了景观和户型朝向的均好性。
本小区总体规划结构为“两区、三院,交织的绿色脉络。”
两区即社区沿千峰南路与南内环街形成的休闲商业区和社区内部形成的相对封闭城市居住空间。
三院指北部的主入口广场庭院,中部的喷泉景观院落以及南部组团的中心绿化庭院。它们共同构成小区的面状结构体系。
交织的绿色脉络由整个小区中的各个景观元素组成,它们是由各种不同材质、不同空间体量大小的元素构成,是一个有机体,形成一个环绕住区的绿色脉络(见图2)。
图2 电子厂小区规划设计方案
住宅组团院落由正南正北的板式住宅组成,转角单元及住宅的南北向入口围合,形成半封闭空间。两个组团内院落住宅造型要求各具特色,有一定变化,但在整体上要协调统一。
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高层居住建筑与低层、多、高层居住建筑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低、多、高层居住建筑至少一个南向居室在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内满窗日照时间不少于2 h。
1)交通体系体现人车分流、高效便捷的特点。采用外围半环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机动车不直接进入居住组团内部,而是由小区外围环行道路(6 m)直接进入地下车库。车库上方的硬质铺装路面也可供紧急通车使用,车辆进入组团后将通过精心设计的引导路线,并同人行区域有效分离,既便于使用又便于管理,以体现顺而不穿,通而不乱的宗旨。另外在小区中部规划一条4 m宽的曲线型的消防通道满足消防要求。沿着消防路两侧的空间收放有序,带状绿地与错落有致的住宅共同组成景观层次丰富的主导空间。如此的设计使得主要道路的交通兼具人车分流的安全及人车混行的高效;使绿地有最大的使用效率,这些绿地能被居民在绿地中、主路上、相邻的住宅中使用或欣赏到,它既是组团的,又是小区的,既是社会的,又是自然的,人们在其中可活动、交往,也能亲近、欣赏自然,形成网状连续的交通、景观、交往、休闲复合系统。小区道路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主要步行系统集中在步行景观轴上,沿景观轴设置休闲锻炼的步行道和各种活动场所,并辅以绿化流水,在某些地方放大处理以形成停留空间,创造出亲切宜人,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体现出绿化生态的主题。通过步行景观轴可以到达不同的高度,再由此进入各个组团,这样就可以完全实现人车分流。小区级道路采用“通而不畅”的原则,避免城市车辆的直接穿越,各居住组团通过组团级道路串联,组团级道路根据各组团布局,线型灵活处理。
2)停车场规划:随着小汽车逐渐进入家庭,小区中停车场规划越来越重要。该区内的住宅小汽车停车率达到100%。停车主要有两种方式:a.沿组团路设置停车位;b.在公共绿地下设置地下停车场。其中还为访客提供了临时停车场,既方便了访客的临时停车,又加强了外来车辆的管理。
现代建筑正以一个新的多元化的趋势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汇。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变得更加现代化,国际化,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体现的正是这种现代化,国际化与地域文化的多元融合关系。因此本规划设计中的建筑风格希望能顺应这种趋势,以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体现科技为人们带来的便捷,以建筑的语言将现代科技与地域人文相结合,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空间和精神家园。
基于住宅与自然的高接触性,在户型设计中组织好住宅的通风和日照。住宅套内设计以起居室为中心,家庭内部公私分离,居寝分离,洁污分离,主卧室和起居室均设计为南向,设计尽可能减少开向起居室门洞的数量,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度。为了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做到全明设计,并结合凸窗设计以扩大室内空间和丰富临窗景观。其中在对户型公共活动空间功能界面采用模糊化设计,在设计中尝试借鉴西方的生活模式,使空间相互交融,相互伸展、渗透,增大了空间的视觉享受。
1)建筑平面。根据国家最新的住宅设计标准,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考虑现代人生活起居的新模式和住宅发展的新趋势的要求,以设计布局合理而且具有高品位和个性化为目标。住宅中所有房间全明设计是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的卫生条件,大开间客厅配以宽敞的观景阳台;客厅与餐饮区分区明确;卫生间内或卫生间外预留洗衣机位置。做到动静分区,洁污分离,极大的保护住户的私密性。2)建筑立面。本小区内建筑立面造型采用古典中式风格并融入现代审美情调,创造一种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脉络的清新脱俗的建筑风格。在整体处理上运用古典的建筑立面构成法则,底层外墙面采用有厚重视觉效果的外墙石材,上部外墙装饰采用GRC成品处理。建筑顶部与古典凸窗造型相结合,整个建筑造型具有极强的韵律美感和丰富统一的天际线。小区的建筑色彩为冷色调,局部采用白色外墙涂料勾勒出阳台、线脚等装饰线,既雍荣华贵又亲切怡人。
该规划区内为居民配套服务的公建,主要分布在西侧,规划沿千峰南路与南内环街布置大型商业,形成一条该区域的商业综合体。不仅为该居住区提供服务,也为整个区域提供了便利的商业服务。
小区景色迷人,宅间绿地以及组团内的大片开敞的公共活动用地,共同构成富有自然生态特色的绿色长廊,最大限度地创造了自然风景与生态景观,使每户居民都可以看到并方便地到达绿带,充分享受阳光、空气、风与绿色、水和广场。为居民提供活动休憩场所,营造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绿色、人文、生态居住环境(见图3)。1)片状绿化。小区入口广场和组团中心绿地,设置具有生活气息的小品和雕塑,由硬质界面和自然界面界定的小区公共开放空间,提供居民运动、锻炼、聚会,儿童嬉戏的理想场所,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振。片状绿化的处理别具特色,几何构图感强,具有现代西方园林的风格。2)线状绿化。将绿化渗入到居住区生活。沿社区进入路径设置绿化缓坡,缓冲道路对住宅区居民的影响。此外,沿人工水系和硬质铺装道路两侧设置多种绿化元素。3)立体绿化。在屋顶上设屋顶花园,平台边缘上设攀墙植物,架空平台上设置花园广场。鼓励户户阳台用鲜花点缀,使绿化系统点、线、面、立体相呼应,共同构成小区立体庭院绿化景观。广场可以自由地布置根系稍大的灌木、乔木,从而使小区环境园林化设计成为可能,室外绿化以草坪为主,结合园林道路、喷泉池、建筑小品、雕塑及灌木、乔木等常用园林绿化手法,创造具有现代气息的,优雅舒适的居住环境。
图3 小区绿地景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质量和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居住舒适、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施高效性都成为我们对现在居住环境的要求。但在旧城区的建设依然是建筑界的一个话题,尤其是旧城区的新建筑设计,在新的建筑思潮与旧城开发利用,我们希望两者是统一体,互相依托,相互补充完善。
[1] 栗志伟.某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11,37(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