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PM2.5的思考和建议

2012-08-09 01:21桑士达
观察与思考 2012年3期
关键词:灰霾空气质量污染

□ 桑士达

防治PM2.5的思考和建议

□ 桑士达

一、国内防治PM2.5的实证

PM2.5已成为世界许多城市面临的环境难题,引起各国和国际卫生组织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PM2.5亦有加重的趋势。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8年起对9个大城市监测表明,PM2.5超标状况均较严重,2011年入选年度十大国内和国际环境新闻。在2011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林业产品及木制品展会上,南宁一家林业企业以每瓶18元的价格推销在大森林里采集的新鲜空气;内地一些城市的口罩和空气清新机成为热销品。网民由此调侃“喝西北风都会中毒”。这些皆是百姓出于无奈。环保部副部长周建最近向全国政协提案委和灰霾问题提案人坦言:“灰霾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区域空气质量的突出问题,PM2.5浓度高是主要原因。”

在中央的重视下,近年各省市防治PM2.5各有实招。

(一)首都北京市打响治理PM2.5的攻坚战。

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北京市制订了《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和《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实施以降低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开展了工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启用国V排放标准、大面积植树造林、治理扬尘、锅炉煤改气和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等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狠抓500万辆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通过10年来的综合治理,全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二)上海市防治PM2.5措施扎实。达2300万常住人口的上海着眼为打造“四个中心”创造良好环境,近五年以强力措施治理PM2.5:借鉴国际经验修订《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展以降低PM2.5为目标的大气污染治理——加速淘汰“三高”落后产能;加快燃煤电厂脱硝和高效除尘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强化机动车控制和重污染车辆淘汰;加大扬尘和秸秆焚烧治理;完善PM2.5自动监测网络建设等,有效提升了空气质量水平。

(三)南京市启动治理PM2.5的“蓝天计划”。

江苏省环境质量公报显示,上世纪60年代南京城区每年的灰霾天气仅几天,而到2008年灰霾笼罩已近200天,能见度越来越差。为此,南京组织开展了《南京市灰霾天气成因、对策与预警技术研究》,请国家环保、大气、气象领域专家进行咨询论证,通过采取污染源控制、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南京市区目前的灰霾天气得到较大改观。

(四)重庆市实施防治PM2.5的“蓝天行动”。

2011年12月23日重庆环保局称,通过数年实施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城区的灰霾天气大为减少,经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实现“蓝天”324天,恢复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空气质量水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外防治PM2.5的经验可资借鉴。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连续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在提升空气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浙江防治PM2.5尚任重道远。据浙江省气象部门对11个设区市的跟踪检测表明,近30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天气也频繁出现,2000年平均灰霾日数为50.4天;浙北地区尤为突出,其中杭州市2010年灰霾日数飙升到129天,而2011年则为159天。灰霾引发公众普遍关注,成为浙江2011年十大天气事件。

二、加大PM2.5防治力度的几点建议

2011年12月20日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保护人民的生态家园,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浙江省省长夏宝龙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狠抓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专项行动。”这就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在深入开展“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中,高度重视并以有力措施防治PM2.5。

(一)加强绿色GDP理念的宣传和贯彻。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绿色的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维系健康的三大基本要素。PM2.5污染加重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空气质量的严格保护。因此,亟需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对GDP与政绩观有科学的认识。深入贯彻绿色GDP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缜密审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破坏、资源损耗之间的关系,认真实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以追求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来取代追求单纯的GDP增长。

(二)加大PM2.5源头的治理力度。灰霾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建筑粉尘、燃料和机动车废气,节能减排是治理PM2.5的重中之重,亦是治本之策。为此建议:首先,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深化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制造业组合优化配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在提升先进生产能力中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环境准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量,特别是加快城市周围重污染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关停并转迁”。其次,通过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幅度提升清洁能源比重。第三,通过重点治理汽车尾气减少污染。现在,机动车排放对城市污染“贡献率”达50%以上,是PM2.5的主要污染源。2011年浙江省机动车保有量达1214万辆,列全国第六位,同年日均增3142辆。要在推广并严格实施国家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同时,严格控制机动车尤其是私家车的数量,提倡购置小型、节能、低碳汽车。

(三)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空气质量与民众息息相关,减少碳排人人有责。要大力宣传、积极倡导全社会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让节约电、少开车、少抽烟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一是坚持“公交优先”。加快发展城市公交车,尤其是快速便捷的现代交通工具,让更多市民可方便安全地乘坐。二是倡导绿色出行。鼓励民众多用自行车、少乘汽车,推广城市公共自行车并进一步合理布局。三是降低小汽车空载率。这既治堵,又少耗油且减排。用经济和行政手段鼓励机关车辆、出租车和私家车拼载多载;对一人拥有两辆以上私家车的车主须多缴费税;同时,加快机关单位公务用车改革,省级机关要率先做好。

(四)进一步推进城区绿化工作。目前,浙江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0%,位居全国前列。打造宜居环境还须大幅提升城市森林覆盖率,林业与绿化部门宜对城市进行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系统改造,并将其作为深入推进“森林浙江”建设的重要抓手,把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功能作为一项硬任务;同时,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和公务机关、商店居家在植树、种草、栽花中的作用,可积极引入“强力净化空气”的植物,农林科研部门要培育善于吸收PM2.5的植物、微生物。这方面,努力推进生活品质城市建设的杭州当先走一步,做出样板。

(五)积极开展PM2.5防治研究。为着牢固确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打好防治PM2.5的主动仗,必须标本兼治、多管并举、齐抓共管。

1.开展城市PM2.5的成因和对策研究。推进科学治理的政策法规建设,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责任,制定防治规划和应急方案,建立灰霾指数预报和灰霾天气预警机制,增加PM2.5防治经费;环保部门尤须加强防治PM2.5的对策研究,配备专门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城建和卫生部门须重视PM2.5致病的防范和治疗工作。

2.加快城市PM2.5监测体系建设。北京市已于2012年1月22日开始公布PM2.5监测数据;环保部部署年内长三角主要城市都将开始公布PM2.5监测数据,2012年环杭州湾地区将首先公布PM2.5监测数据,浙江其它设区市和重点县城也当尽早开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包括PM2.5和臭氧在内的污染物监测信息,使市民能够知悉生活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

3.建立PM2.5评价考核机制。浙江需借鉴国际国内经验,抓紧修订《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照政府是管理主体、企业是防治主体、公众是监督主体的定位,建立健全包括PM2.5在内的环境评价、监管和考核制度,并列入政府及环保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

4.加强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时下,PM2.5污染已呈区域性、复合性、扩散性的特征,需要相关城市联防联控、同心协力地综合治理。浙江应积极主动地与周边省份,特别是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商酌建立应对PM2.5污染的工作机制,与毗邻省市统一行动、同防共治,一起为控制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天空亮度贡献力量。

作者桑士达,男,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杭州 310011)。

责任编辑:段 愿

猜你喜欢
灰霾空气质量污染
乌海市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合肥市灰霾时间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灰霾治理很迫切专家代表献良策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钟南山:肺癌高发与灰霾有很大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