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伴侣吴亚鲁和苏同仁

2012-08-08 08:12刘亚青徐州市档案局江苏徐州221018
档案与建设 2012年10期
关键词:同仁徐州伴侣

刘亚青(徐州市档案局,江苏徐州,221018)

苏同仁

他,温文尔雅,出身于旧知识分子家庭,是南京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筹建者,通海地区革命活动的启蒙者,徐海地区党、团组织的创建者。她,端庄秀丽,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徐海地区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睢宁中共组织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和她相携参与了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一·二八”抗战。他俩就是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乃至献出生命的革命伴侣——吴亚鲁(1898-1939) 和苏同仁(1905-1943)二位烈士。

革命为媒 共结连理

1923年的徐州在军阀的血腥镇压下,徐州铁路工人运动遭受严重破坏,转入低潮,而地方上的革命活动则是一片空白。在校期间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吴亚鲁,曾在南京、如皋等地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富有组织经验且颇有影响力,因此刚从南京高等师范教育专修科毕业,8月即被党派来徐州,筹建地方的团和党的组织。

在吴亚鲁看来,徐州的境况显然更为棘手,“农工的生活是很苦的,教育界是沉闷而幽暗的,政治上是武人独霸的”,“俗尚强悍,民性较南方为残酷,每遇斗殴,死而勿却;剥皮惨形,亦有所闻”。怀着迫切改变的渴望,吴亚鲁以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教员的身份,开始了新的“拓荒“征程。据原全国政协文史专员陈子坚回忆,吴亚鲁“生活朴素,穿一件布的长袍,对人谦恭有礼,平易近人,谈话有条理,能解决问题,使人和他见一次面后还愿与他再见面”。或许正是这种具有亲和力的魅力,加上其本人的积极努力,他指引一大批进步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大部分人成长为党的骨干,如宿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朱务平和泗县党组织的创建人王子玉,而其中一位进步青年就是吴亚鲁以后的革命伴侣——苏同仁。

苏同仁,字甦生,宿迁县人。苏氏为宿南望族,书香世家。其父苏墨林系县立艺徒学校校长,思想开明,主张社会革新,提倡平民教育,并锐意培养子女,对苏同仁影响较深。“五四”后,苏同仁的视野更加开阔,开始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结合在一起。她从当时进步报刊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卧室内大胆地挂起列宁的画像,往日“文静温顺、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已然变成振翅欲飞的雏鹰。1921年春,苏同仁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就是在这里,她遇到了革命的引路人和生命中的另一半——吴亚鲁。

时至如今,后人已经很难在有限的枯燥的史料中获知两人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但字里行间仍可揣摩出无尽的遐想。一个儒雅谦恭,循循善诱,教学有方,结合社会实际,深入浅出地向学生宣传反帝反封建和妇女解放新思想,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包括苏同仁在内的学生们的心田;一个青春朝气,多才多艺,思想敏锐,曾发起并组织学生排演《棠棣之花》、《珊瑚》、《婴儿之死》等进步戏剧,引来许多同学自觉地团结在她周围,自然也吸引了他的目光。苏同仁把吴亚鲁视为良师益友,如饥似渴地阅读从他那里借到的《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而吴亚鲁发现苏同仁有觉悟、有魄力、有威信、有组织活动能力,且富于正义感和叛逆性,遂发展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成为徐州首批中共党员。

1926年,随着感情发展的日臻成熟,这对情投意合、有着远大抱负和志向的同志和爱人,于南京结成了一生的革命伴侣。

并肩战斗 共赴国难

在这对革命伴侣短暂的生命交集中,岁月的峥嵘与人生的精彩交相辉映,每一次艰苦中带着甜蜜的并肩战斗。

在他们的相识地——徐州,吴亚鲁广泛开展学生工作,发起组织了“徐州青年互助社”,宣传引导阅读《中国青年》、《向导》和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书籍,推动学生进行罢课斗争、“驱钱(三女师校长钱韵荷)学潮”,争取自身合法权益。作为吴亚鲁的坚定支持者和追随者,每次活动都活跃着苏同仁的身影。1924年6月1日,吴亚鲁召集包括苏同仁在内的12位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于户部山戏马台阅览室召开了徐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在《徐州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吴肃等向S Y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报告》中,吴亚鲁就这一重大事件作了详细汇报。名录上赫然列着两人的姓名,清晰地见证了二人共同的革命印迹。

1925年6月,中共徐州支部宣告成立,苏同仁则由团员转为党员。她受党的派遣,赴江苏睢宁以睢宁女子小学教员的身份,像她崇拜的吴先生一样开始播撒革命的火种,创建了睢宁县第一个党支部。

1926年4月,共青团南京地委领导机构进行部分调整,按照党的指示,吴亚鲁和苏同仁分别被派往南京,一个任中共南京地委宣传委员,一个负责地委妇女委员会工作,二人再次相遇。这一次,这对革命伴侣再也不愿意分开了。婚后,他们双双由组织分配去广州并肩战斗,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32年初,又奉派到上海,共同参加“一二八”抗战及组织赤色工会工作。

同酬壮志 以身殉国

1933年夏,因叛徒告密,吴亚鲁在上海法租界再次被捕。这已是他第三次被捕,直到1936年冬才出狱。1938年,吴亚鲁与党接上组织关系后,由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派往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处工作,任秘书主任。此时的他早已身患肺病、哮喘等多种严重疾病多年,仍夜以继日地工作。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根据蒋介石的密令,派兵包围了留守通讯处,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他们先将涂正坤(新四军参议,湘鄂赣特委书记)骗出杀害后,又来特委办事处找负责人。时任秘书主任的吴亚鲁已知凶多吉少,为了掩护其他同志,大声说:“我就是负责人!有事找我!”挺身而出,临难不苟,在身中枪弹时,仍高呼口号,至声喑气绝,壮烈牺牲,实践了他“信仰马列,以身许国,为国为民,何惜头颅”的誓言,时年41岁。

苏同仁,于史料中更了无细节,只留给后人一段枯燥的史实:1934年受党中央派遣赴苏联学习,后出任第三国际联络员,并代表中国妇女出席在欧洲举行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1937年回国,担任反间谍工作。1939年受中央派遣与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赴新疆工作。她经常往返新疆和陕北从事联络工作,后因叛徒告密,不幸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在陕南监狱,受尽折磨。苏同仁坚贞不屈,表现出共产党员人的革命气节。1943年在狱中病故(一说在新疆与陈潭秋、毛泽民等一起被盛世才杀害),时年38岁。

遍寻史料,在吴亚鲁出狱后直至牺牲与苏同仁在国内活动的时间交集中,夫妻二人是否曾有会面不得而知。能够得知的是,1933年吴亚鲁第三次入狱时,苏同仁在上海生了一个女儿,吴亚鲁给初生的女儿取名为“阿难”(后改为阿南),以示纪念国难当头,自己又囹圄蒙难。阿难一岁时,即被送回老家,由姨妈照管。成年后的吴阿南回忆说,父母很早就投身革命,自打记事起就没有和父母相处过。直到1948年,吴阿南被一个地下工作者带到安徽洪泽湖地区即当时的解放区,才知道父母牺牲的事实。关于父母的事迹,她和别人一样都是通过翻阅历史资料和照片,以及从他们战友的描述中得来的。历史的硝烟已随斯人远逝,而青春的记忆却于不经意间永久镌刻于共和国的丰碑之上。2012年4月,79岁高龄的吴阿南祭扫了父亲的墓,又专程赴睢宁瞻仰了母亲的雕像。

猜你喜欢
同仁徐州伴侣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先理解自己,再理解伴侣
Clinical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Tongren Dahuoluo Pill(同仁大活络丸) on Knee Osteoarthritis by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如何“改造”性格相冲的伴侣?
选对伴侣,是一生最好的投资
最好的伴侣,遇事先道歉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