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龟真菌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2012-08-08 06:13李大鹏李雪娇翟承光范宏刚
中国兽医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巴西龟甲壳真菌性

冀 伟,李大鹏,李雪娇,翟承光,范宏刚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饲养起了宠物龟,但是部分饲养者对龟生活习性的了解不充分,比如饮食、生活环境等,这样就会导致饲养过程中发生疾病。近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接诊一例巴西龟患真菌性皮肤病的病例,通过综合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病例情况

巴西龟,6岁,雄性,体重1.3kg,饲喂主要以泥鳅鱼为主,很少喂其蔬菜和含维生素的食品。畜主不经常给其换水,且换水时很少对其饲养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起初主人出差将该龟寄养到他人处一段时间,回来后发现龟眼睛肿胀,皮肤发红,食欲减少,精神委靡,但有时骚动不安,来回伸缩四肢和头部,畜主采用抗细菌性浸泡液对患龟进行治疗,眼睛肿胀明显消褪,但仍不敢睁眼,其他症状未见减轻。就诊前病程近35d。遂来到本院诊治。

2 临床检查

2.1 临床检查 患龟营养中等,皮肤干燥,精神不佳,眼睛紧闭,撑开上下眼睑,患龟角膜混浊,视力严重下降。四肢、头部和尾部皮肤常伸缩处多为粉红色。右后肢与甲骨连接处附近有表皮角质层破溃,脱落,露出真皮层皮肤(见图1)。尾部腹侧肛门周围出现较为严重的破溃。乌龟的背甲和腹甲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点(斑),且腹甲比较严重。

图1 患龟右后肢

2.2 实验室检验 荧光性检查:对患龟在黑暗视野下进行伍德氏灯(wood′s lamp)照射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巴西龟腿窝、颈窝、肛门、尾部皮肤及背甲和腹甲腐蚀点(斑)处发出明显黄绿色的荧光,即确诊为真菌感染。检菌:用灭菌棉签沾取眼睑内分泌物和患龟股动脉采血,分别涂片检菌,未发现明显的致病菌。

2.3 鉴别诊断 (1)龟水霉病:病原体是藻状菌纲的水霉、绵霉。乌龟水霉病典型特征是发病初期时体表、颈部及四肢出现灰白色病斑,继而表皮或甲片出现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本病例与之的区别在于患龟皮肤病变部位呈粉红色,未出现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2)烂甲病:发生在龟的甲壳上,由于甲壳受磨损或机械损伤后细菌侵入而导致甲壳溃烂。严重的会溃烂成洞,甚至见到肌肉和骨骼。该患龟主要病变部位在皮肤,甲壳未曾受到损伤,其腐蚀点(斑)相对比较轻微。

3 诊断

根据以上临床检查,即可确诊患龟为真菌感染。

4 治疗

临床上还没有专用于乌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主要采用临床用于小动物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1)抗真菌一号(主要成分为酮康唑,0.2 mL/kg体重),臀部肌肉注射0.16mL,每隔8d注射1次,共用6次。(2)采用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涂抹在皮肤发红及破溃处(2次/d,连用15d),患龟全身采用洗必泰溶液浸泡(禁泡眼和嘴部),隔天1次,连用15d。(3)双侧患眼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和环丙沙星眼液,同时每天口服0.3mL鱼肝油。(4)对于两后肢腿窝真菌感染较为严重的部位,采用紫外线治疗仪进行治疗,每次10min,3d1次,连用2次。(5)科特壮(0.1 mL/kg体重),颈窝部肌肉注射0.08mL,每天1次,连续5d。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食欲。(6)对患龟的生活器具分别用高锰酸钾和洗必泰溶液进行刷洗和消毒,要勤换水,保证患龟生活环境清洁。(7)为了增强龟的体质,应饲喂适口性食物,例如龟专用粮,并给予适量的多种维生素,适当饲喂一些蔬菜和水果。

5 小结与体会

分析该龟患病原因,是因为长时间没有换水,导致巴西龟生存环境中真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时患龟的饮食单一,其皮肤抵抗力也比较低,两者共同导致本病的发生。

在小动物临床,真菌性皮肤病是犬、猫等宠物常见病,治疗方法也比较成熟。对于巴西龟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治罕见报道,由于巴西龟的代谢比较缓慢,又因为巴西龟有厚重的甲壳,所以药物剂量推算比较困难。本病例患龟体重为1.3kg,抛除甲壳可能占体重40%,实际上按0.8kg给药。该病例应用临床上治疗真菌效果较好的抗真菌一号,本药一般用药间隔为5d左右,由于龟代谢较慢,故每8d给药1次,连用6次。对于真菌性眼炎选用那他霉素滴眼液,那他霉素是一种从Natalensis链霉菌属的代谢产物中提取的四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分子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部分结合,形成多烯固醇复合物,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真菌细胞内的基本细胞成分流出,而致细菌死亡。

真菌性皮肤病较为顽固,单一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且极易复发,在治疗本病例时,笔者采用了治疗宠物犬猫等小动物真菌性皮肤病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治疗龟类真菌性疾病提供了临床资料。

猜你喜欢
巴西龟甲壳真菌性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克氏原螯虾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我的巴西龟
我的心爱之物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低估
我的巴西龟
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纳米级甲壳胺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