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隆 高妍
侯立安,工学博士,环境工程专家,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致力于军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我国特种污染防控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为探索和构建我国特种污染防控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富有创造性的成就。
2012年4月初,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证实,福岛第一核电站再次发生含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泄漏入海事件,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再起波澜。
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起因于2011年3月的日本特大地震。来势汹汹的核泄漏,让人们想起曾经的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惨痛,谈“核”色变的日子再次来临。放射性气溶胶、放射性污水等名词及其潜在危害不断为人们熟知,包含放射性污染在内的特种污染也更加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国就已有研究者运用纳滤膜技术成功研制出了“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且应用效果显著。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研究者,就是我国著名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
立足前沿 于无声处听惊雷
几年前,一项关于放射性废水的课题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到广泛关注。国家的肯定和支持,不仅因为这项研究解决了世界性顶尖难题,取得了先进而实用的研究成果,更因为研究者在装置研制过程中所克服的高危险性和挑战性。
侯立安介绍,放射性污染是特种污染的一种。区别于传统污染,特种污染是一种由特殊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危害更大,除放射性污染外,还有化学毒剂污染、生物战剂污染以及推进剂污染。
众所周知,放射性废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众人唯恐避之不及,而研究废水处理装置,却要用放射性物质配置模拟核爆废水,并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大量试验,研究工作面临极大的风险。而侯立安,正是顶着种种压力,开展了这项工作。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侯立安掌握了放射性废水的水质特点,并通过全面分析各种放射性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最终决定大胆采用纳米材料领域核心尖端技术—纳滤膜作为装置的关键处理单元。随后凭着对科研事业的执着和不惧艰难的精神,侯立安始终坚守一线,系统研究了膜分离的预处理工艺,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截留低分子的膜可以截留高分子有机物”的学术新观点,完善了纳滤膜的分离机制,确定了放射性废水无害化处理系统,通过大量模拟试验,成功研制出了“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并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随后,围绕纳滤膜技术,侯立安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陆续发表《反渗透和纳滤膜工艺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及放射性活度的试验研究》、《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试验研究》、《膜工艺去除模拟核化废水的试验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为纳滤膜技术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侯立安在放射性废水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然而却少有人知晓,他最初的研究是从军事环境污染治理开始的。
“技”无止境 于需求处求创新
军事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空间,对军事环境特种污染的防控研究,不仅有利于保障环境安全,有利于新时期的国防备战,而且对确保官兵身心健康、提升军队战斗力有重要作用。
美国国防部的《环境安全战略》确定,美军的环境安全有四个压倒一切的、相互联系的目标,其中一项是改善军事人员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保护他们免受环境、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危害,并维持军事设施的质量。这或许能够解读侯立安投身军事环境工程研究的初衷。
侯立安1976年入伍,1982年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部队担任维护阵地水、风、电的代理排长。
第一次进入密闭阵地执行任务,侯立安就发现,由于官兵们生活起居都在阵地,而当时我国特殊空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仍相对落后,阵地中存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氯气浓度过高、生活污水污物不易排除、饮用水缺乏净化装置等多重现实难题,直接影响着作战人员的正常生活和训练任务。
要知道,阵地不仅是导弹的依托平台,更是与官兵息息相关的工作环境。官兵健康出现问题,势必也会影响到相关工作的开展。在这种特殊的密闭空间里,怎样才能提高抗污染能力,保证人员的生存力和战斗力?年轻的侯立安围绕密闭空间中的水和空气开始了长期的摸索,从此与环境工程研究结缘,到如今,已过三十载。
当时,发达国家对国防地下工程环境污染治理研究实施技术封锁,国内相关领域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侯立安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走访专家、翻译文献、调查研究、对比论证,甚至自己制作简易装置来进行实验……整整5年的付出和坚守,历经身体和精神上的重重压力,凭着自主创新的精神和一颗永不言弃的心,侯立安如愿迎来令人欣喜的成果—“某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课题如期完成。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污泥回流技术国内领先”,“不仅具有较好的军事环境效应,而且还有着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装置应用于国防工程密闭空间后,官兵生存环境大为改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国家的肯定和官兵的一致好评极大地鼓舞了侯立安的研究积极性。作为一名军人,尽管并非时时身处军营,但部队环境的改善始终牵动着侯立安的心。在之后的工作中,侯立安始终以切实解决部队急需为一切研究的出发点,以更敏锐的目光紧盯世界环境科学领域前沿技术,为改善国防地下工程环境取得了多项独创性先进成果,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他参与完成了“特殊密闭空间人员生存条件及保障装备系统研究”课题,研究探索了人员在特殊密闭空间内的生存规律,并首次确立了国防地下工程人员生存环境条件限值,建立了水处理和空气净化装备保障模式。
他着眼于在未来战争中迅速有效地对伤员进行洗消及早期救治,历时多年攻关,研制出了集洗消、淋浴、浴水回用、核生化沾染水深度处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伤员预处理方舱”。
他在排气通气阀阀体上设置了一个轻巧耐用的可动塑料球代替原本固定的橡胶垫,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室内排水通气调节阀,解决了传统“伸顶通气”方法浪费管材、臭气熏天的弊端,填补了国内空白的同时,为国防地下工程解决了一大难题。
他针对国防地下工程中的高浓度有害气体,研制出了既能吸附酸性气体,又能吸附碱性气体,自身不发生中和反应,并且对人体无害的“有害气体消除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消除剂的净化率,并确立了密闭状态下人员生存所需的消除剂用量。
他将“有害气体消除剂”喷涂在一种混合性材料上,发明出了一种特效空气净化材料,并根据多年处理有毒有害气体的实践,将这一材料与先进的浸渍炭吸附工艺集成,经多次实验并改进装备,研制成功了高效、价廉的通风滤毒空气过滤器。
他紧盯国际前沿科技,将先进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用于国防地下工程密闭环境内的空气净化,研制出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并与吸附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密闭环境空气净化新技术,应用效果显著。
这一系列国防地下工程密闭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与装备的成功与应用,不仅极大地改善了部队的作战环境,提升了作战人员的生存力和战斗力,而且还在开辟环境污染治理新领域,引领环境工程研究理念、技术、装置的发展与进步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注环境 于紧迫处寻契机
2009年12月,侯立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身上又多了一重责任。
侯立安院士时刻关注环境工程研究的前沿领域,他曾在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指出,虽然我国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问题研究在过去十余年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他倡议广大环保科技工作者“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应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研究,努力从政策、机制、法规和标准、技术等方面为解决我国室内环境空气污染问题提供有力保障,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室内环保之路”。
侯立安认为,要掌控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推进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应严格室内环境建筑装饰材料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做好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控制工作;加强相关标准法规研究,使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危害机理研究;加强净化技术与材料研究,实现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有效治理;加强室内环境PM2.5的净化研究,改善空气质量。侯立安院士尤其注重推动核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他曾在科学论坛、学术讲座等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核污染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核污染控制技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侯立安认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从福岛核事故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加大源头预防力度的同时,积极发展核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核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核应急体系建设,做好核事故应急准备。
核污染等特种污染确实比传统污染危害更大,更难治理,但我们并非完全束手无策。侯立安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就表示,目前国内外对特种污染都有相应的治理工艺和治理措施,也开发出了一些处理设备和装置,而他个人有深入研究的膜分离技术,就能够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
越来越工业化的世界、愈发复杂的特种污染……这些都让侯立安深感责任重大,但他并不沮丧,只是说,“这会激发我们干好环保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知行合一于细微处显精神
因多年来在我国特种污染防控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开创性成果,侯立安及其团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侯立安个人入选了中央直接掌握联系高级专家,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荣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首届发明创业奖等多项奖励。更多的人认识了低调的侯立安,看到了他被荣誉环绕,但却少有人看到光环背后的种种艰辛。
由于研究领域特殊,侯立安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放射性废水的危害自不必多说,单讲一般的废水、废气,也并不是仅用“脏”、“乱”、“差”就能够简单概括的。研制“某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时,他常常被污物和氯气熏得恶心呕吐,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在研制“有害气体消除剂”时,为了取得可靠的实验数据,他坚持在自己身上进行人体皮肤刺激试验,每做一次,就痒得难受好几天;在研制“伤员预处理方舱”进行冬季试验时,他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彻夜在野外观察……正是这种无畏无惧、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对部队的热爱、对科研的热爱,支撑着侯立安度过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也帮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助理工程师成长为影响力非凡的工程院院士。
他踏实执着。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国、对部队、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军人的职责、为了国家的需要,从不放弃,从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他信仰“一生做好一件事”,心无旁骛,专注于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失败,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他谦虚谨慎。他将自己的成果归功于党的教育、国家和部队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的支持,而“切实解决了部队以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他最欣慰的事。
他热情好学。为了提高自己,他做起了“老学生”,在职攻读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苦练内功。繁重的学习课程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但他仍在这期间取得了“有害气体消除剂”的成功研发;博士学位拿到的时候,他已经年近半百……他用实际行动向自己的学生和战友诠释了“行胜于言”、“自强不息”的真谛。
“坚定信念,知行合一;学无止境,创新不竭;报效国家,献身使命!”2010年,侯立安作为校友代表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掷地有声,感染了无数年轻学者的心。而这24字箴言,正是他半生执着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多年言传身教的最高纲领。
生有涯,而知无涯。侯立安用“一份对祖国环境事业发展不可推卸的责任”定位自己30年来走过的路,用“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渡路犹长”寓意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激励自己和来路上的年轻人。有一种人,能在任何情况下让人感受到踏实和向上的力量。显然,侯立安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