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吉
作为“我们的冠军”系列报道的最后一期,我们想让读者记得,在伦敦奥运会后,霍金坐在轮椅上,以一连串的问题,与《暴风雨》女主人公米兰达展开了以“求知”和“权利”为主题的朗诵,“天地之何为天地?天地何以存在?……究竟是什么将生命的火种点亮?留下整个宇宙供人类冥想?”
伦敦残疾人奥运会充满了探索精神。
在38块伦敦奥运会金牌、88块奖牌之后,95块残奥会金牌、231块奖牌的竞技画面,就像获奖者的躯体一样缺憾。
媒体报道及公众认知仅停留在高端数据上:中国残奥代表团创造了自1984年参加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连续第三次占据了金牌榜首位,田径、游泳和乒乓球3支梦之队对中国代表团贡献最大,他们分别斩获33金、24金和14金……
再进一步:张翠平射落伦敦残奥会首金,田径运动员赵旭获得中国残奥历史上第300块金牌,游泳运动员杨洋、许庆成为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四金王”,女子坐式排球队拿下了中国代表团惟一一个集体项目冠军……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派出282名运动员,并赢得231枚奖牌。
我完成任务了
无论奥运会,还是残奥会,女子气步枪运动员都承担着冲击首枚金牌的重任。
站姿的易思玲以502.9环获得金牌,坐在轮椅上的张翠平以总成绩500.9环破世界纪录、残奥会纪录。
两环之差,归国后的关注度却似北京二环与四环的距离。易思玲疲于赶场,各种活动、约见让她无法脱身。而张翠平只出席了驻英使馆的庆功会,和被提名“CCTV年度残疾人体育精神奖”候选人。
“我看了易思玲的比赛,很不容易。因为是首金,压力比较大。从她的比赛中,我获得了力量。当然,我一直对自己有信心。”8月30日的决赛,张翠平摇车到第一靶位。当所有选手枪响,张翠平才缓缓端起枪,10.7环。她一直保持着这个节奏,枪枪在10环以上。
最后一声枪响,张翠平没有立即放下枪。“10.3环。”“我完成了任务。”张翠平对教练说。
“我喜欢后发制人,后发枪比较有利于調整心理状态。”张翠平赛后对媒体说,“这个成绩只能说是正常发挥,比平时训练的最好成绩少两环。”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握着张翠平的手说:“今天我与中国8500万残疾人兄弟姐妹们、与你的家人一起分享你的这份快乐,为你取得的优秀成绩而高兴。”张翠平不知张海迪在现场,“要是知道了,我会紧张的。”
首金之后,中国残奥军团一发不可收,继2004年雅典和2008年北京残奥会之后,在伦敦再次超越所有国家。德国代表团负责人卡尔·库阿德说,“中国拥有庞大的权力和金钱,以及严密的组织结构。这些我们必须毫无嫉妒地承认。”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中国约有270万残疾人运动员,这些人在全中国220个培训中心为比赛进行着刻苦训练。
冬天练卧射,在户外一卧就是1小时,每天张翠平要练五六个小时,夏天要穿上厚厚的训练服。“是射击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追求自己梦想的舞台。”张翠平的双手长满硬茧,左手也因长期托枪磨出疤痕,25岁的她用手走出了一条常人的路。
心中的旗帜
德新社曾撰文称: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约等于德国总人口。但中国的成功并不在于大型游泳池等设施,否则,印度也会得到那么多枚金牌。制度为运动员保证了教练、专家、一流的体育设施和足够的训练时间。为残奥会进行的准备工作,几乎就像军事训练。国家的利益和资源被调动起来,主要目标就是获得金牌。而西方体育组织的重点,主要是为提高普通民众的健康。
因脑瘫导致“马蹄足内翻”病症的15岁的杨洋在伦敦夺得4金,是伦敦泳池中最耀眼的明星。但5年的游泳训练,杨洋的游行距离不比孙杨短多少。
“伦敦碗”里,一直被欧美运动员垄断的田径百米直道出现了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失去双臂的赵旭,将全世界对手都甩在身后。他这块金牌的分量不比刘翔雅典奥运会那块轻。
中国坐式女排已获得残奥会三连冠,她们也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残奥会惟一一个集体项目金牌。主教练张俊说:“集体项目需要更艰苦的练习,这其中还牵涉队员间的配合,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
坐式女排的姑娘们平均一个月穿破一条裤子,排球鞋也是一月一换,鞋底都被磨穿。新队员不到一个星期,屁股上便会结一层痂。“我们基本上是一年365天集训,这一点国外选手是做不到的。”早上8时半到11时第一练,中午小睡片刻,下午2时再操练到傍晚。“有时候为了帮助新球员掌握基本功,还有晚上的第三练。我们身高不够,装备也并不先进,但我们的基本功绝对第一。”
《明镜》周刊评论:残奥会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赢得了荣誉和尊重。然而在中国国内,很多残疾人却很少得到这些。他们中大多数人生活在社会边缘,他们逃避,感到惭愧和没有前途。街上看到的残疾人多数是乞丐。
虽然数以万计的资金投入残奥会的精英体育项目,但在众多城市中,还没有一个残疾人无障碍的环境。红丹丹残疾人中心主任郑晓洁说,“残疾人要想走出家门很困难,”社会对他们的态度是个问题,“人们在公共场所对残疾人投以奇怪的眼神,就像他们是怪胎。”
与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庞大的中国军团比较,只有7名选手的冬残奥中国队,显得有点凄凉孤单。而那届冬奥会,中央电视台派去记者一百六十多人,新华社是三十多人,留下来报道冬残奥赛事的却寥寥无几。
对于我国的残疾人来说,所谓的“无障碍环境”并不只是轮椅坡道、盲文或升降机,还意味着整个社会愿意接纳他们为正式成员,进而对残疾人群体投入真心的关注。
就像在伦敦碗的日晷舞台,英国酷玩乐队唱道:“我开大音量,这一次,我感到我不可阻挡,天堂就在眼前。”伦敦残奥会闭幕式以《每滴泪珠都是一座瀑布》作为结束曲,“无论人们伤我多重,我心中那面旗帜,将永远不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