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新 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任 巍 孙 慧 戴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GDP由1991年的335.91亿元增加到2010年5437.4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6%,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24.4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59.4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6%[1,2]。比同时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0%。由此表现出新疆对外开放程度在不断加大,同时新疆的经济也在逐步腾飞。
近几年研究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较多,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研究国家层面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如吴玉珊(2006)[3];研究国内省份层面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相对较少,特别是新疆;二是单一角度研究较多,多集中在对外开放度、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王鹏(2007)[4],郑晓燕、杜帆(2005)[5],王益忠和陶奕(2005)[6]分别从以上三个角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较少。
本文以新疆对外开放度的综合指标和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两个分指标,通过建立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1991~2010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了新疆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有效实施向西开放战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融合程度越高、资源配置的范围越大,则说明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开放越高,对外开放度指标则可以对此进行比较好的说明[7]。一般而言,对外开放度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包括贸易、投资、金融和劳动力跨国流动等,可分别用对外贸易比率、对外融资比率、对外投资比率和对外服务贸易比率来表示。兰宜生提出对外开放度为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之和[8]。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这四个衡量指标中,其中对外融资比率和对外服务贸易比率在经济增长中与对外贸易比率和对外投资比率相比,所占据的份额很小,通常忽略不计。
鉴于此,本文选取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之和来衡量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用进出口总额(FT)与 GDP 之比表示,外资依存度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GDP 之比表示。拟先分析对外开放度与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再分析研究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分别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总结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征,揭示新疆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由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可知,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是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致使在传统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增加。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后者,即通过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最终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此理论,本文假设要素的投入除了传统劳动力和资本以外,还加入了全要素生产率。改进后的C-D生产函数为:
其中 Lt、Kt分别代表第t年的劳动力、资本的投入量,At代表全要素生产率,即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在选取数据时,劳动力投入量以新疆年底从业人数表示,资本投入量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对上式两边分别取对数,得到如下方程:
假设通过对外开放使得各要素在各国或各地区之间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改变各类要素的使用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而影响经济的增长,且两者存在指数关系:
其中Opent代表对外开放度(EO)。e代表自然对数,C代表对外开放度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r代表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将 (3)式代入 (2)式中,得到回归模型如下:
鉴于本文选取的对外开放度是外贸依存度(FTR)和外资依存度(FCR)之和,因此,除了研究对外开放度综合指标对新疆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为分别考察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依次用 FTR 和 FCR 代替上式中的opent,由此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本文选择的样本区间为1991~2010年度相关数据,主要根据《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和《新疆统计年鉴2011》及相关各期统计数据计算整理得出。出于分析的需要,将数据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处理:
第一,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新疆进出口总额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FDI)都用当年的平均汇率换算成以人民币为单位(亿元)的总额。
第二,为消除价格因素影响,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把新疆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GDP换算成以1991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把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换算成以1991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
表1 预 处理后的数据表
2.3.1 回归结果
基于建立的三个模型,采用预处理后的表1数据,利用STATA计量软件测算得出结果见表2。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2.3.2 回归结果说明与分析
模型1结果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复相关系数为0.9927,决定相关系数为0.9913,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F=721.80,P值=0.000<0.05,表明回归模型高度显著。当新疆就业人数上涨1%,GDP上涨0.1512%;固定资产投资上涨1%,GDP上涨0.72%;对外开放度上涨1%,GDP上涨0.009%。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大对新疆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在对外开放方面,新疆对外开放度地提高对新疆经济起到拉动作用。
模型2结果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复相关系数为0.9928,决定相关系数为0.9915,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F=736.67,P值=0.000<0.05,表明回归模型高度显著。当新疆就业人数上涨1%,GDP上涨0.1590%;固定资产投资上涨1%,GDP上涨0.7164%;对外开放度上涨1%,GDP上涨0.009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新疆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在对外开放方面,新疆对外贸易程度地提高对新疆的经济起到推动的作用。
模型3结果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复相关系数为0.9886,决定相关系数为0.9864,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F=460.49,P值=0.000<0.05,表明回归模型高度显著。当新疆就业人数上涨1%,GDP上涨0.7759%;固定资产投资上涨1%,GDP上涨0.7067%;但是比较出乎意外的是,当外资依存度上涨1%,GDP下降0.0458%。我们通常认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GDP中所占份额越大,表明该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高,也就越有可能利用外部资源来促进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此回归结果表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地增加,反而会导致经济的负增长,从数值表面上看是有些不合常规。其实并不如此,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一是本文是把外资依存度作为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创新因子,因此得出外资依存度与GDP弱负相关的结论并非否认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而是反映出外商的直接投资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益并不明显,并不能明显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二是外资依存度与GDP相比数值太小,统一口径也不一致,与劳动力的投入和固定资本投入相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从整体来看,就业人数、固定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在三个模型中固定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贡献,但是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整个新疆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新疆的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而在利用外资这一方面新疆的重视程度可能还不够,要想充分发挥外资的技术溢出效益从而提高社会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对外资进行充分地考量,保证外资对新疆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因此新疆具有发展贸易的地域优势,但是新疆的对外开放程度还不足。新疆与中亚多国接壤,而中亚各国的经济也在飞速发展,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新疆应该提高对中亚各国的开放度,加深新疆与中亚各国的贸易来往,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机会。新疆要始终秉持“贸易先行,产业联动”的贸易发展方式,积极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机遇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商贸的建设,着力形成区域发展竞争新优势,积极拓展中亚市场。
新疆居住人口分布于47个民族之中,其中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满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在新疆居住的历史悠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新疆周边几个国家在语言和宗教习俗文化上都与这些民族基本一致。这也为新疆发展对周边各国的贸易提供了文化优势,消除了文化差异在发展贸易中的制约作用。因此,新疆应该利用与周边各国的文化相近因素,一方面大胆开拓周边国家市场,拓展贸易范围;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各类产品的贸易,挖掘贸易深度。创造纵横交错的贸易格局。
国家为了促进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给予新疆很多开放性的政策,如返还关税的政策。新疆为了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发展经济,也向国家争取了许多对外开放的政策。也正是由于这些政策,新疆对外贸易水平发展迅速。同时,由于这些政策的目的也在于争取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在过去的10年间,进入新疆市场的外国企业很多,也给新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是作用不太明显。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过多地重视外商的投资数额,而并不太在意外商投资的质量,即这种投资是否能够为新疆的全面发展起到长久地推动作用。有些外商进入新疆只是一味地享受着优惠政策带来的甜果,并没有为新疆的建设投入一定的技术或创新理念。因此,新疆应该在吸引外资的过程当中,全面考虑进入的外资能否为新疆的长足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例如先进理念地输入、先进技术地输入以及先进人才地输入。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地有着密切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有着许多传统的商道和口岸。随着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新疆己成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前沿,截至2011年底,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口岸是区域对外开放的载体,也是对外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因此,新疆应该加大对各个口岸的建设力度,丰富口岸的设施资源,吸引更多的商人。
新疆要想快速高效地发展对外经济,与之配套的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完善。这里指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物流服务体系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对发展对外贸易至关重要,即使新疆拥有再多的资源与物品,如果没有好的物流就会降低贸易的效率,从而很可能会错失良机。近10年随着新疆运输设施不断的完善,为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同时,对于外资的吸引,一个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尤为重要,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城市基础服务设施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餐饮住宿服务体系等。为了保证新疆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地实施对外开放,就必须在对外开放服务体系的建立上多下功夫,为新疆对外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吴玉珊.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6(06).
[4]王鹏.广东省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7(05).
[5]郑晓燕,杜帆.宁波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5(06).
[6]王益忠,陶奕.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市场周刊,2005(03).
[7]何正霞.经济开放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04.
[8]兰宜生.对外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