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方能制胜

2012-08-02 08:10汪燕葛燕
浙江经济 2012年12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

□文/汪燕葛燕

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近两年来,各地大张旗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谓争奇斗艳。然而,出于拉动投资、创造GDP的目的,一些地方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表现出急于求成的心态,甚至出现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苗头,有悖转型升级的初衷。日前,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正式发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各地须“优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能“制胜”转型升级。

“优选”准则之因地制宜。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产业链较长、横向产业关联度较高,对上下游及相关产业的要求较高,再加上新兴产业满足的是潜在需求,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需要具备成熟的产业发展条件和核心技术的支撑。各地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战略背景等方面差别较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一窝蜂”,也不能亦步亦趋,而更应注重差异化发展。在产业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具有前瞻性,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选择那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来推广培育;另一方面也需要以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为基础,结合各地主导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重点培育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符合地区战略导向的产业,进而形成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选”准则之高端水准。经过这两年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某些领域还显示出较为突出的优势。同时也要看到,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更多地表现在通过引进外资和“大项目”等投入方式,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生产线,形成巨大的生产制造能力,组装加工能力较强,短期内规模化效应明显。然而,在发展基础和一些关键环节上,尤其是核心技术的掌握上,仍有诸多“短腿”,技术模仿所占比重高,缺乏自主研发和技术的支撑,很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一方面是由于高端科研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还在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上水准不够高端,有的地方“眉毛胡子一把抓”,甚至将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也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名不副实。各地争相晒出的成绩单,其中有多少“虚火”也就不得而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核心是关键技术的竞争。如果一味地走低水平路线来扩张,只能走上专注产能扩张、附加值低的传统制造业老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必须提高准入门槛,将真正符合技术、知识和人才密集等特征的行业列入重点培育的范围,以高端水准的产业培育促进转型升级进程加快。

“优选”准则之市场效益。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都以原始性的科学突破为基础,新兴技术需要较长的实验和论证过程,而且技术水平领先并不一定有经济上的优势,创新成果转化过程风险重重。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技术创新成果商品化率为25%、产业化率仅为7%,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要遵循市场规律,市场的需求变化决定产业的生命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还需遵循市场效益原则,选择那些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产出效益较高的行业作为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浙江实际来看,经济基础较为发达、创业创新文化浓郁、民间资本雄厚等优势明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但是,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存在着发展规模偏小、水平偏低等劣势,技术创新和人才基础还较为薄弱。当前,浙江正处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关键节点,已确定了重点发展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要使其成为浙江转型升级的中流砥柱尚需时日。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九大产业发展的轻重缓急,同时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准入门槛,防止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另一方面还需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通过公共创新平台,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支撑体系。

(供稿: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
高端油品怎么卖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AD GIN STUDIO高端影棚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