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坤娟 王 彦 杜少英 (河北大学护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人口1993年第15届国际老年学会提出了“健康老龄化”和“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的宏伟目标〔1〕,要达到这一目标,其关键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保定市城区29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调查,了解中等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保定市城区三家老年院及两个社区共292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人口学特征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相关因素调查表在参考文献〔2~4〕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信仰、居住方式、经济情况、身体状况等12项指标;②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5〕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20个因子74个条目,每一因子反映受试生活质量的某一方面,其中1~19因子归属于四个维度,第20因子为受试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问卷每一维度每一因子均包括主观满意度和对自身客观状态的评价,每个条目以1~5分评分,因子分由条目分相加或加权而来,每个因子的粗分最高为20分,最低为4分,维度分是由相应因子分相加而来,20个因子分及4个维度分分别按不同的公式转化为0~100分的范围。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与敏感性。
表1 社会人口学特征(n=292)
1.2.2 调查方法 由河北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护理本科学生组成调查小组,调查成员参加统一培训,调查者对老年人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为避免影响老年人对问题的反应,调查者均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老年人自己评估问题的选项或口头回答,由调查者协助完成,平均每个老年人采访时间约30 min,采用不记名形式填写后当场收回,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生活质量采用±s描述;各维度、各因子之间采用方差分析;以生活质量为因变量,以相关因素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
2.1 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 老年人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躯体功能(59.49±11.793)分,心理功能(66.10±11.351)分,社会功能(53.76±13.458)分,物质生活状态(55.27±11.684)分,生活质量总体评价(57.93±15.118)分,总分(58.79±9.88)分。采用方差分析,同时采用LSD(L)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维度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6.575,P<0.05)。老年人生活质量4个维度中各因子之间比较采取方差分析,同时采用LSD(L)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因子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老年人生活质量各因子之间比较(n=292)
2.2 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以生活质量四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n=292)
本文显示保定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老年人在心理功能方面自我感觉较好,反映了老年人知足的心理状态,而社会功能得分较低,反映了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家庭及社会支持。
本结果说明老年人的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作决定的能力以及对此的主观满意程度降低;在社会功能方面,老年人退休后失去工作,承担的家务量减少,再加上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度信息化,缺少人际间面对面的交流,导致老年人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及学习的能力表示怀疑,对自己的婚姻与家庭主观满意度下降。另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增加了主观满意度;但老年人经济保障及社区服务方面有待提高。
在老年人生活质量多因素分析结果说明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越好,家人经常探视,老年人对躯体健康状态的满意程度越高;文化程度越高,身体状况越好,老年人的心理压力越小,越体验到生活的快乐;有配偶,与配偶一起居住者越能获得社会支持,越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功能的主观满意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专业技术人员、与配偶一起居住、无信仰者对物质生活状况的主观满意度越好。身体及经济状况越好,文化程度越高,专业技术人员、与配偶一起居住,家人经常探望者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程度越高。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况及总分分别由其相应变量可解释变异的21.5%、14.3%、50%、35%、71.2%,说明还有其他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身体状况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总体得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与相关研究〔3,4〕基本一致;经济状况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总体得分、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况,经济是老年人生活的物质基础,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提示应加强医疗保健服务,积极治疗老年人的躯体疾病,指导老年人正确评价自我健康状况,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定期体检,指导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预防和延缓老年病的发生。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提高退休金待遇及看病报销比例,子女在经济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显示,居住方式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总体得分、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况;婚姻状况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总分及社会功能,有配偶并与配偶一起居住,其生活满意度提高,说明配偶对老年人的生活显得非常重要,配偶是老年人的主要沟通者和生活依靠者,美满的婚姻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丧偶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凄凉,而影响到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度,因此丧偶老年人应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更多的关注。
本文中文化程度与职业影响着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况及社会功能,说明文化程度越高,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越强,就业率越高,经济收入越高,越能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治病,因而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度就越高。
本文显示,家人是否经常探望与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呈正相关,说明家人经常探望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人到老年,对生活已没有太多的要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感情上的安慰,尤其是得到儿女们的体贴和关怀。因此,我们应发扬尊老、爱老、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组织适合老年人的各种社区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保定市城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居住方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及家人是否探望是其重要影响因素。提示我们应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索更多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以期达到更满意的效果。
1 Hornquist Jo.Quality of life compept and assessments〔J〕.Scand J Soc Med,1990;18(1):67-79.
2 曾尔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几个问题〔J〕.医学与社会,1998;11(3):13-4.
3 叶勇立,钟 莹,伍艳荷,等.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生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49-51.
4 章旭玲,高玉霞,邢沈阳.长春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0A):2558-60.
5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12:88-100.
6 WHO QOL Group.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WHO QOL):development and general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1998;46(12):4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