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芝 杨志敏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 301800)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各种复杂创面和深部引流的全新技术[1]。为保证引流通畅,对VSD导管采取输液泵持续冲洗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选择进行VSD手术8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35例,泵入组45例。普通组男26例,女9例,年龄19~63岁,平均32岁。损伤原因:车祸致皮肤撕脱伤9例,机器绞轧伤9例,重物压砸伤1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7例。泵入组:男38例,女7例,年龄19~62岁,平均33岁。损伤原因:车祸致皮肤撕脱伤29例,重物压砸伤9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 6 例,爆炸伤 1 例。 两组创面大小(4×8)cm2~(15×21)cm2,创缘不整,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组织、脓液、渗液。
2.1 手术方法 严格按照清创原则进行清创后,按照创面大小、形状,将带有引流管的VSD修剪成符合创面要求的形状与皮肤缺损相同,用丝线将VSD与周围皮肤缝合,覆盖创面,最后用透明性生物膜粘贴密闭整个创面,保证密封的完整性,确保不漏气。将引流管接通负压,维持负压在0.02~0.06mPa。
2.2 冲洗方法
2.2.1 普通组用5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100~200mL缓慢注入VSD冲洗管,3次/天。引流管堵塞者行再通,无法再通者更换VSD。
2.2.2 泵入组将带有生理盐水500 mL的输血器连接VSD冲洗管,使用输液泵进行持续泵入冲洗,冲洗速度设定为前3天每小时10~20mL,4~5天分泌物减少,创面干燥后停止冲洗。
2.2.3 判定标准引流管不通超过1 h,负压吸引失效为发生堵管[2]。
两组引流管堵塞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VDS引流管堵管率比较
VSD技术在1992年由德国Fleischmann博士首创并应用于外科临床,作为一种新的引流技术在处理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它能使创面得到有效的覆盖和保护,起到良好的渗透和抑菌作用,降低再污染的危险,能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生长。是治疗软组织损伤和感染性创面较好的选择。VSD引流管发生堵管是护理中最常见的问题,因为创面感染,炎性分泌物多,创面渗出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胶体含量高,液体粘稠,加上引流管管径较细,所以引流物易沉积于管壁[3]。持续泵入冲洗法能使VSD微孔保持持续的灌注状态,使其孔径减少缩小程度;能及时的冲洗并带走VSD材料及引流管中的血凝块、组织坏死崩解产物及可形成的细菌团块;持续泵入冲洗的稀释作用减低了局部炎性因子及促凝物质的浓度,减少了堵管的发生,提高了VSD的使用效率,又避免了用注射器反复冲洗导管造成导管的破损而引起装置漏气现象或从引流管逆行冲洗造成逆行感染的现象,同时持续泵入冲洗法,实现了冲洗液量的智能控制,提高了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减低了工作强度。
〔1〕朱赤云.应用导管冲洗防止VSD负压引流管堵塞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2010,3(23):488-489
〔2〕Baharestani M,Am jad I,Bookout K,et al.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ediatric wounds:clinical review and experiencee[J].Int Wound J,2009,6(11):1
〔3〕Silberstein J,Grabowski J,Parsons K,et al.Use of a Vacuum-assisted device for fournier’s gangrene:a new Paradigm[J].Reviews in Urology,2008,10(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