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山洞景区陆生软体动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2012-07-30 10:01:30杨海芳钱周兴周卫川
浙江林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陆生区系贝类

杨海芳,钱周兴,周卫川

(1. 中国湿地博物馆,浙江 杭州 310013;2. 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 杭州 310014;3.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 福州 350001;4. 国家软体动物检疫鉴定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1)

浙江省杭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 mm,年日照时数1765 h。灵山洞景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周浦乡境内,地理位置30° 7′ 3.66″ N,120° 2′ 25.86″ E,为石灰溶岩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密布,地上部分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溶岩裸露出土,景区峰峦叠翠、林木茂盛,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其间有少量针叶树种和竹子,阔叶林层次丰富,生态条件较为优越,是陆生软体动物较为理想的生栖场所。有关杭州灵山洞景区陆生贝类方面的调查研究迄今未见报道。由于陆生软体动物本身的迁移能力很差,又要求有较高湿度的环境条件,因而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是一类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动物。本文报道作者2009-2011年间对杭州灵山洞景区陆生贝类的调查研究结果。

1 调查采集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8月、2011年10月先后3次对杭州灵山洞景区的陆生贝类进行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调查方法主要是沿灵山洞两侧的登山道采集,每次采集时间为一天。随机选择采集岩石表面、林下枯枝落叶层和表土层的陆生贝类标本,同时用小铁铲将可能带有微小贝类的枯枝落叶连同表层土(5 cm以内)一起采集装入塑料袋中,带回室内用孔径在2.0 ~5.0 mm的土壤筛过筛,分拣小标本。将采集到的标本在室内统一处理,成熟的活个体直接置于装满水的容器中经24 h密闭闷杀后,泡浸到75%的酒精中,用于鉴定;采集到的幼螺一般在实验室经过1 ~ 6个月的饲养成熟后,按上述成螺方法处理即可用于鉴定。陆生贝类成熟的标准一般是壳口外折反卷。物种鉴定方法根据文献资料[1~16]和比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与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软体动物检疫鉴定重点实验室收藏的浙江陆生贝类模式标本和记录,对采集到的陆生贝类进行分类和鉴定。

表1 杭州灵山洞景区陆生贝类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Table 1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terrestrial molluscs in Lingshandong Scenic Spot of Hangzhou

2 调查鉴定结果

三次野外考察与采集共获得陆生贝类标本2138号,经鉴定为24种和亚种,分隶2亚纲、9科、20属和亚属,物种组成和分类地位见表1。其中褐带环口螺、单带巴蜗牛、多毛环肋螺、短须小丽螺采集到的标本都在 44粒以上,且多数采集点均能采到,为本地区的广分布种类;六线兔唇螺、弱须环肋螺、绿毛蜗牛、哈氏轮状螺、拉氏克真卷螺采集到的标本都在8粒以下,为本地区的稀有种,杭州土鸥螺[5])、小柱倍唇螺为微小贝类,虽然种群数量最高,但分布仅局限于石灰岩壁上。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4种大型重要陆生贝类的生态照片见图1。

图1 杭州灵山洞陆生软体动物生态照片Figure 1 Some terrestrial molluscs in Lingshandong Scenic Spot of Hangzhou

3 区系成份与分析

杭州灵山洞景区陆生贝类资源较为丰富,在大约4 km2的区域内,采集到的物种数量就有24种,其陆生软体动物种类的组成和分布(除去2个广分布种类外),主要以东洋界亚热带成分为主,个别种类为暖温性及温带成分,其区系主要成分为东洋界华南区和华中区的种类,以环口螺科(Cyclophoridae)、烟管螺科(Clausilidae)、坚齿螺科(Camaenidae)的种类为典型代表;东洋界西南区的种类也占有一定比例;仅有赤琥珀螺为分布在古北界和东洋界的种类;同型巴蜗牛、灰尖巴蜗牛为国内自然区划的广分布性种类[2]。在调查所得的24种或亚种中,有21种和亚种属于东洋界区系成分,约占总数的87.5%,有3种和亚种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区系成分,约占总数的12.5%,没有典型的古北界种类。由此可见,杭州灵山洞景区的陆生贝类区系成分以东洋界占绝对优势。

4 陆生贝类概况及生态环境评价

根据调查所得的标本分析,杭州灵山洞景区陆生贝类的物种资源还是较为丰富的,其中以环口螺科(Cyclophridae)、巴蜗牛科(Bradybaenidae)、坚齿螺科(Camaenidae)的种类最多,其它科的种类都较少。但喀斯特地貌作为陆生软体动物最为理想的栖息地,灵山洞景区的陆生贝类与附近同为喀斯特地貌的浙江临安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高岭村附近山坡即为石灰岩地貌;33种、12科、2l属;张卫红,2009)和桐庐瑶琳仙境(通讯作者调查为35种、12科、21属)相比,在科、属和物种水平上都是相对比较少的。调查中还可以看到,单带巴蜗牛可采集到大量的空壳标本,即没有采到一个活的标本,这似乎在暗示这个物种正处在濒危状态。杭州灵隐寺飞来峰可采到的杭州喇叭螺(Boysidia hangchowensis)和麦氏拟管螺(Hemiphaedusa moellendorffiana)在这里也没有发现,表明灵山洞景区有较多的人类活动,干扰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中也发现景区内有较多的建筑物,并有农区、笋用竹林和茶园,这些人类生产活动对维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是不利的。

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生栖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可能导致一些适应能力低的物种灭绝,陆生贝类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种类。随着杭州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周边地区的生态观光游正在兴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随之加大,这必然会影响到包括陆生贝类在内的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衰退。建议在不断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要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使人类与环境共同和谐发展。同时景区内退耕还林,减少景区的农事活动,也是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1]陈德牛,高家祥. 中国经济动物志陆生软体动物[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186.

[2]陈德牛,张国庆. 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烟管螺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210.

[3]陈德牛,张国庆. 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 第三十七卷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巴蜗牛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482.

[4]钱周兴. 浙江农田贝类[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1-425.

[5]钱周兴,郭云海,陈德牛. 中国土鸥螺属一新种记述(原始腹足目,近水螺科,土鸥螺属)[J]. 动物分类学报,2007,32(2):430-432.

[6]张卫红,钱周兴,陈德牛,等.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陆生贝类多样性[J]. 动物学杂志,2009,44(5):72-77.

[7]Gredler V. Zur Conchylien fauna von China VI [J]. Nachr Bl, 1881(VI):1-223.

[8]Heude P M. Notes sur les mollusques terrestres de la vallee du Fleuve Bleu[J]. Mem D’Hist Nat l’Emp Chinois, 1882: 1-87.

[9]Heude P M. Notes sur les mollusques terrestres de la vallee du Fleuve Bleu[J]. Mem D’Hist Nat l’Emp Chinois, 1885: 89-132.

[10]Heude P M. Notes sur les mollusques terrestres et d’eau douce la vallee du Fleuve Bleu[J]. Mem D’Hist Nat l’Emp Chinois, 1890: 125-188.

[11]Moellendorff OV. Binnen-Mollusken aus Westlchina und Centralasien[J]. I. Ann Mus. Zool. Peterbourg, 1899-1901: 46-144; 299-412.

[12]Pilsbry HA & Hirase Y. New land shells of the Chinese Empire[J]. Proc Acad Nat Sc Philad, 1908 (60): 37-43.

[13]Yen TC. Die Chinesisch Land-und SuBwasser-Gastropoden des Museum Senckenberg[J]. Abh Semcken Nat Ges, 1939 (444): 1-178.

[14]Yen TC. A review of Chinese gastropods in the British Museum[J]. Proc Malac Soc Landon, 1940-1942 (24): 170-289.

[15]Yen TC. Notes on land and freshwater Mollusks of Checkiang Province, China[J]. Proc Calif Acad Sci, 1948 (26): 69-99.

[16]Wei-chuan Zhou, Qiong Xiao, De-Niu Chen,et al.Plectotropis yonganensissp. nov. (Gastropoda: Bradybaenidae) from China, with revision of two Chinese camaenid species (Gastropoda: Camaenidae)[J]. Zootaxa, 2011 (2929): 51-56.

猜你喜欢
陆生区系贝类
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低碳效应评价
海洋通报(2022年5期)2022-11-30 12:04:10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QuEChERS-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贝类中6种亲脂性贝类毒素
鲜美贝类可能暗藏毒素
食品与生活(2019年8期)2019-10-30 12:13:09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棕熊
民进党政策不友善陆生不选台湾不足为奇
台声(2016年16期)2016-11-25 11:05:07
甘肃南部陆生野生动物危害及其应对措施
甘肃林业(2016年4期)2016-11-07 08:56:47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
贝类水产品中汞的形态分析
食品科学(2013年22期)2013-03-11 1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