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周励 图/本刊记者 张静
第十六届西洽会国际会展中心
西洽会根植陕西,花开全国。自1999年始,每年都在花团锦簇,风和日丽的4月走过。创办之初,是为了解决地区发展差距,满足东西部互动合作,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16年来,西洽会上签约的“花儿”开了很多很多,但结的“果儿”却稀稀落落。招商引资成果不是一张张“内容丰富”的纸上协议,而是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项目。加快转型,也是西洽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不知不觉,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已经由曾经的区域性经贸洽谈会,成长为一个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大型经贸盛会。
而在适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适应改革开放,尤其是适应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当前,加快西洽会自身转型,更好地发挥招商引资作用,促进陕西经济和西部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快速发展,已经是西洽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经陕西省政府倡议,由原国务院特区办、江苏、上海、天津、陕西等5省市共同发起创办了西洽会。
创办之初,西洽会是为了“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也为了满足东中西部省际间加强合作的强烈愿望。在花团锦簇、风和日丽的1997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西洽会。从此,以“东西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主题的西洽会根植陕西,花开全国,成为促进东中西部经济共同发展的起点,一年一届的西洽会也被确定下来。
首届西洽会规模很小,仅设有500个展位,但却抓住了东部企业急于拓展国内市场,西部地区急切希望引进资金,急需一个优化配置资源的平台这一历史机遇。
1999年,“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在西安发出,为西洽会再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得2000年的第四届西洽会备受瞩目,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都不得不关注的经贸盛会。
发展到2008年,西洽会的主办单位已由最初的5个增加到35个,参会客商由第一届的7000多人增加到10万人。
到了2010年的第十四届,一跃成为全国首个31个省区市全部参加主办的区域合作盛会,设置3100个室内标准展位,室外展场6000平方米,参会中外客商超过14万人,大会仅签订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及内贸合同总投资额就达5422多亿元,而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总投资额69.62亿美元。
……
不断前行中的西洽会让历届参会的各个代表团都赚了个“钵满盘溢”。
事实上,在这个平台上,陕西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方面,成交的投资类各种项目中,有一半以上落户陕西。通过项目带动,陕西引进了一大批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巨大的人流带动的吃、住、行、游、购、娱,为西安乃至全省增加了数以亿计的收入。此外,洽谈会的召开,对市容、市貌、卫生、治安、交通、窗口单位的服务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陕西投资环境的改善。
正如已参加过8届西洽会的西安经开区策宣局局长张哲说,经开区大量的招商引资项目都是在西洽会上开花、结果,很多项目的初次接触也是从西洽会开始。“招商引资成果不是一张张‘内容丰富’的纸上协议,而是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项目。”
实际上,与广交会、西湖国际博览会等外商云集的知名展销、洽谈会相比,走过16个年头的西洽会对于外商实际签约的吸引程度还显单薄。
率团参加16届西洽会的意大利特雷维索省普洛赛克起泡酒同行公会代表Albina Podda女士就说,虽然他们带来了特雷维索最顶级的葡萄酒过来,希望借此打开中国市场,“但是,说实话西洽会并不是特别合适我们,因为西洽会更多讨论的是开办企业等大的项目,而没有特别适合我们做专业葡萄酒品鉴的场所。”
据本刊记者调查,虽然西洽会吸引的外籍嘉宾越来越多,但大部分的涉外项目还是以品牌推广为第一目的,涉及实际性签约的并不多。来自咸阳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刘包产就对荷兰埃门市的中国城项目很感兴趣,但由于彼此只是第一次接触,上会前他并没有搜集到更多关于此项目的信息,只能在与荷方简单交流后,彼此留下名片,期望会后能深入洽谈。
经历了16年的探索和发展,关于西洽会机制的转型问题,专家们也早有提议。为适应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今年西洽会组委会进一步优化了展会的运行机制,希望以此实现促进展览与会议向“求精求实”方向转型、提高办会实效,进一步实现投资洽谈质量“好中求优”的目的。
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白永秀指出,西洽会应在加大市场化程度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从政府主导慢慢转向“民企担纲”,在引资对象与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引资对象以民间资本为主体,建设机制为市场化机制。
比如,可以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等方式将民间资本引入,并有效利用起来。此外,还可考虑将展会主办单位逐渐交由独立的企业法人进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这不仅会更好增强展会融资能力,也能更有效摒弃地方利益保护,进一步提升展会的竞争力。
同时,白永秀认为,西洽会功能的整体定位,当前应该是展示与提升陕西新形象,促进陕西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快速发展,走出片面理解“陕西传统文化”的误区,改变“老土”现象,树立现代陕西新形象。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展示与提升陕西经济现代化的形象;二是展示与提升陕西现代文化的形象;三是展示与提升陕西山水风光,发展生态旅游的新形象。
中国有两条东西走向的经济带,一条是长江经济带,一条是亚欧大陆桥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模式是由东头的上海来带动,而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东方起点是连云港,西安是中心点,向西还有兰州和乌鲁木齐。
如何利用好这个“中心点”?在西洽会自身发展和转型问题上,有专家提出了更名的建议。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对记者直言,连云港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带动这条经济带,起不了龙头作用。而西安就不同了,国家之所以把西洽会选在陕西西安召开,就是钟情于西安独特的区位优势。
“如今参加西洽会的国外客商逐年增多,我建议在西洽会的名字上加上‘东西方’几个字以体现国际化元素。即,东西方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张宝通解释道,古代的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亚欧合作交流中心。如今,设立在西安的欧亚经济论坛是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西安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化就应该体现在亚欧合作。“更名之后,西洽会就从国内走向国际,可以名正言顺地加强亚欧合作。”
的确,西安是亚欧大陆桥最大的中心城市,也应成为陕西以及中国西部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成为世界走进陕西、走进西部、走进中国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