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郭久辉
(作者是新华社河南分社政法采访室主任)
教育领域热点频出,教育新闻备受关注。当前在大量教育类新闻报道中有些与教育改革和发展主流不太合拍的现象值得注意。在新媒体迅猛发展声音多元的情况下,教育记者也应适应新形势,不断学习新政策、新知识,加强调研,提升教育报道水平。
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教育报道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群。《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至2020)》颁布以来的两年,中国教育迎来了改革开放30年来力度最大的改革浪潮,尤其是基层和教育一线涌现出许多生动的改革探索。作为多年从事教育报道的记者,深感新闻媒体有责任正确引导舆论,创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创新的舆论环境。
教育报道战线很长,从幼儿园到高校,从农村到城市,从学生到教师,新闻资源丰富,教育领域理所当然是新闻富矿。教育报道在各类媒体中都是重头戏,报道数量大,很多媒体的教育专栏或教育专刊不仅是凝聚人气、吸引“眼球”的主力,也是媒体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载体。
大量的教育报道,产生了大量新闻精品力作,在传递教育政策信息,服务考生和家长,剖析教育现象,反映人们对教育的意见和期待,表彰教育界的名师楷模,监督政府重视和解决教育领域热点难点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过程中,作为从事教育报道的记者,我也注意到教育类新闻报道中一些与教育发展改革主流不太合拍的现象。
一是教育遭遇新闻“落井下石”。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新闻热点层出不穷,但引起热议的教育新闻多数是负面报道、问题性报道。教育界一些人士说:“感觉教育界像坐在火山口上,动不动就遭‘炮轰’。”教育改革相对滞后是客观实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人人都有资格评说教育的是是非非,本无可厚非。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媒体立场观点出现偏差,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和成效不甚关注,而哪里发生了问题和纰漏,必然点燃一些媒体的“兴奋点”,从而跟风炒作。如今年春季,郑州的一名建筑包工头因赌博欠赌债无力偿还,在一所中学施工期间在工地自杀。这一案件本来与学校无关,一些媒体以“学校施工工地发现工头尸体”为由头做起连续报道,大肆渲染,给学校造成恶劣影响。还有些媒体为迎合部分受众猎奇心理和低级口味,追捧教育领域奇闻怪事。“生日当天初一女生在校外补课猝死”“一高校女生宿舍发生凶杀案三死一伤,凶手为一女生网友”,以及后来已被证实是假新闻的“女中学生被包养”等,在媒体间被转来转去,用来吸引眼球。一些教育界专家对此表示,新闻媒体所展示的中国教育简直是一团糟,似乎一无是处。希望新闻界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教育需要新闻的监督和促进,更需要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有的媒体对一些教育现象的报道和剖析有失偏颇,不够专业。有的以偏概全,有的观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如有家媒体报道一所小学班级管理中,让各班级小学生自主选举,人人轮流当班干部……该报道以“小干部权力大”,批评这种做法滋长了孩子的“特权思想”。校辅导员老师谈起这篇报道哭笑不得,认为这个记者是“教育外行”,作为赏识教育的一种实践探索,这种教育创新给每个孩子施展才干的机会,使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成效很明显。类似报道不胜枚举。
三是教育报道商业味越来越浓。随着社会对教育多元化需求的激增,近年来教育产业飞速发展,与之相应的是教育产业商业竞争加剧,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表现在于各教育机构竞相抢夺舆论阵地话语权。尤其是在招生季,教育类新闻信息铺天盖地,很多媒体将广告和新闻混在一起,有的媒体将广告以新闻的形式发表,美其名曰“软文”,影响了教育新闻的公信力。
客观讲,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国家长期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城乡差别大、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落实不到位。虽然近年来,致力于改善教育的新政策大力度推出,成效显著,但是,人们对“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期望值与现实差距还很大。每年全国两会,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话题都是最多的。
□ 2012年7月5日,郑州二中2012届学生毕业典礼。(作者供图)
比如近年最热门的教育问题有上幼儿园难、上幼儿园贵、中小学择校热、高考高招中有关加分、保送、自主招生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大学教育质量不高、学术不端、高考制度改革、师德问题、乱收费、校园安全、校车安全等宏观共性问题,也有如“药家鑫案件引发的教育思考”“上海留学生机场向亲生母亲捅刀”“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当猪倌”“学生自杀”等大量微观教育现象,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
尤其是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迅猛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强势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很多与教育相关的案件事件经过网络传播迅速被放大。
我认为,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媒体和新闻人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热点问题,一定要保持理性和清醒,不能轻易跟风炒作,人云亦云。要通过调查研究对热点问题进行真伪研判,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个案中发现一般性规律。
譬如,教育领域的许多问题与民族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等有很强的关联性。简单说,有不少教育问题不完全是教育部门、教育机构独家的事情,而是与社会、家庭有密切联系。因此,观察教育现象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要立体、多侧面分析。小学、初中择校问题多年“高烧”不退,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更是愈演愈烈,不断花样翻新,家长学生苦不堪言。近年来,媒体年年痛批学校和教育部门,但是收效并不理想。依我调查分析,“择校热”的根源在于大多家长不想让孩子按照学区规划就近就学,而都想把孩子送进当地最好的学校。尽管大城市的公立学校教育质量较高,但是这里众多家长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那所学校,这就出现了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最好的那所学校无法抵挡众多家长的入学申请,校长只好想尽各种办法,设置招生门槛,一方面为掐尖儿,另一方面为少得罪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是校长更值得同情还是家长更值得同情?所以,站在这样一个层面看待择校问题,既要督促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合理的政策,并严格落实政策,同时,也要教育和引导社会和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一定非要孩子去上最热门的学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大事小情备受社会公众关注,新闻媒体有责任全面反映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动向,为千家万户提供准确及时的教育信息服务,客观反映、公正分析教育现象,正确引导舆论。
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舆情,作为专业新闻人,做好教育报道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首先要学习研究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其发展演变。现在媒体记者队伍普遍年轻化,有些媒体还不断调整记者分工,一些记者对教育的大政方针没有吃透就从事报道的现象大量存在。
教育政策法规是分析教育现象、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依据和标杆。近年来,我国教育方面出台了大量新的政策和改革举措,《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至2020)》是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理念的创新,各项教育发展改革的目标和路径,都在里面有明确的表述。从这份文件酝酿出台向社会征求意见时起,我就反复学习这份凝聚了全国无数教育专家智慧的文件,对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做好报道有特别大的帮助,受益匪浅。
比如,当前有些城市中小学出现了生源暴满、超大班额现象,对照相关政策和法规,就会清楚地看到,问题的根源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学校建设未跟得上进城人口的增长。这个板子不该打在学校和校长的屁股上,而是要监督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
二是做好教育报道要学习掌握一些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有专门的理论体系,从事教育工作需要专业教育背景,从事教育报道也需要记者编辑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素养,才能避免说外行话。这种专业性不仅体现在会正确运用教育专业术语等细节上,更为关键的是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专业知识不足,报道难免有失偏颇。
比如,近年来,针对课业负担过重,中学生、大学生体质严重下降的问题,部分省份在初中升高中的中招考试中加试体育。因此,一些初中学校出现了为应对体育考试而上体育训练课的情况,一些家长心疼孩子,向媒体反映学校强迫孩子训练,批评“应试体育”的报道见诸报端。一些教育专家对此很不解,认为媒体以偏概全,是不懂教育。每年的体检数据已经显示,把体育纳入中招考试后,确保了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政策的落实,学生健康指标下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应该站在维护大多数孩子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这一问题,对体育应试现象进行利弊分析,即使存在“应试体育”现象,与挤掉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的文化课应试教育相比,“应试体育”也是利大于弊。
三是做好教育报道需要不断向教育专家和师生学习。“纲要”颁布以来的两年,中国教育迎来了改革开放30年来力度最大的改革浪潮,尤其是基层和教育一线涌现出许多生动的改革探索和教育实践。专业新闻记者要发扬“走转改”精神,沉到教育一线调查研究,去向师生学习、向教育实践学习,向教育专家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报道水平。
其实,很多报道失之于偏的根源是记者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研究不够。有很多年轻记者掌握了很多提高工作效率的“先进手段”,不去新闻现场,不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而是电话采访,邮箱或QQ传递素材就把采访搞定了。而我的体会是,一定要深入一线采访,要调查更要研究,面对教育现象,不要浅尝辄止,而要多倾听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从中进行比较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换个角度看问题,站在更高层面上来审视其价值和意义,力求对事实把握更准确、剖析更深刻、更有前瞻性,努力使新闻报道经得起时间打磨,不成为“易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