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黄金周长假,中国多地景区出现客流“井喷”。从故宫远超历史纪录的单日客流量18.2万,到“华山爆棚事件”,再到鼓浪屿的“沦陷”,明知人多,为何还要扎堆出行?“假日渴求”的背后原因何在,假日景区爆棚将如何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记者对话旅游领域的专家,以期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京华时报:从旅游者的心理来讲,为什么明明知道高峰还是要去?有观点认为这样的出游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您怎么看?
刘思敏(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这个观点完全是错的。黄金周的集中出游实际上是一种理性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判断一个行为是否理性有两个标准:是否知情和是否自愿。黄金周已经10多年了,大众传媒时代,黄金周的拥堵地球人都知道;其次,黄金周出游,不是被迫的,不是迫于亲情、民俗等因素,完全是自愿的。平时不能带薪休假,春节要回老家,中长途旅游的愿望如果不是在长假期间,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而且对比一下,每年人数都在增加,去年去了故宫的,难道不是比今年再去要聪明吗?不要以为老百姓都是傻子只有专家聪明。他们也是经过盘算的,这是种无奈的选择。
戴斌(经济学博士,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现在全国一年只有两长三短几个假期,人们的出游时间是有限的。加上带薪假期没有落实,人们都是选择黄金周出游,窗口期比较有限。从今年情况来看,上半年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旅游需求一定程度被抑制,十一集中释放;加上今年小汽车高速路免费、部分景区降价、天气晴好拉动了出游的意愿,形成了今年很高的高峰。
京华时报:有一种说法,说现在中国的观光旅游跟世界差距已经不大了,但是休闲度假的领域跟发达国家还要差个四五十年。您怎么看?是不是区别于这种出门就看人挤人、上车睡觉、下车照相,然后赶到下一个景点的旅游方式更值得提倡?
刘思敏:周边三百到五百公里以内的旅游,通过周末、小长假就可以满足了,但是中远程的旅游就需要长假。远程的旅游追求的是差异,所谓近处没有风景,风景在远方,就是说的观光旅游。在行业里,“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说法实际上在我看来是一种误导。两者只是功能不同,没有层次之分。前者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后者达到身心放松休息的目的。
戴斌:国际上还有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特别是还有无景点旅游。就是说到达一个城市,参加城市的休闲,参与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里面去。国民的旅游意识还没有达到这样一种程度,觉得到一个地方不看景区景点就不叫旅游。我国的旅游跟国际还有很长的差距。从国际上来看,大众化旅游发展阶段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50年代初期,而我们是从1999年慢慢进入的。国际上跟团旅游不是很多,散客旅游更为常见。到一个地方,晒晒太阳喝喝啤酒,参加一些当地的活动,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达这样的阶段。
京华时报:十一黄金周,很多景点出现爆棚。比如华山事件,形成爆棚、滞留、封堵、更大的滞留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有哪些地方需要反思?
戴斌:主要是出游的窗口期有限,预订的消费习惯没有形成、预警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以及景区限流、分流措施不完善等方面原因。
刘思敏:现在重要的任务是“泄洪”。五一长假取消后,“泄洪”的口子少了。我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或者在5月设置一个新的长假,满足人们出游的愿望。
京华时报:长假制度本身有没有改进的可能?有些人士分析指出,多年前国家推出黄金周拉动内地消费、培育旅游市场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更应该引导民众理性出游、理性消费,同时完善休假制度和劳动法规,让黄金周逐渐“长大”成黄金月甚至黄金年。您怎么看?
戴斌:从长远来看,带薪休假是一个方向。我们现在正在推动《国民休闲纲要》的出台。全国人大也已经完成了《旅游法》的一审,进入二审之前的调研。应该说这些制度的出台有利于缓解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