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坡耕地综合治理现状与发展分析

2012-07-26 10:58李立新马荣亮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11期
关键词:原州区坡耕地基本农田

李立新,马荣亮

(1.固原市水务局,宁夏固原756000;2.固原市原州区水土保持工作站,宁夏固原756000)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宁夏南部山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市辖区。总面积2766 km2,辖6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95个行政村,总人口4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58万人,占73.9%,回族人口占47.6%。总耕地面积106808 hm2,其中水浇地约10400 hm2、高标准机修水平梯田37426 hm2,其他多是坡耕地,坡耕地“跑水、跑土、跑肥”,粮食单产低而不稳,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原州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历了由缓慢到快速发展的过程。1992—1997年,以人工修筑水平梯田为主。1998年后,项目分别由扶贫办和水保站两个部门负责实施,以机修为主,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截至2010年底,累计完成水平梯田3742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及生态条件。

1 不同区域坡改梯工程任务需求分析

1.1 耕地分布及其利用分析

截至2010年底,全区总耕地面积106808 hm2,其中粮经作物播种面积在85446 hm2,以种植马铃薯、玉米、小麦、胡麻等作物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80%。201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0.63亿元,粮食总产14.68万 t,单产1710 kg/hm2,人均口粮451 kg,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区。全区基本农田保存面积52359 hm2,其中水平梯田37426 hm2、水浇地10400 hm2、旱川地4533 hm2。这些基本农田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坡耕地分布及其治理方向

原州区现有坡耕地面积54449 hm2,其中:<5°的面积11770 hm2,占耕地面积的 21.62%;5°~15°的面积 41764 hm2,占耕地面积的 76.7%;15°~25°的面积 915 hm2,占耕地面积的1.68%。今后,原州区坡耕地治理的重点是5°~15°的坡耕地,对15°~25°的坡耕地将采用逐年退耕的办法进行治理。

1.3 人口分布及人口发展趋势。

根据原州区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调查分析,并结合当地计划生育政策,原州区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据此预测原州区2015年末总人口46.77万人,农业人口34.58万人;2020年底总人口49.64万人,农业人口36.71万人。

1.4 坡改梯的作用

坡改梯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是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坡改梯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和承载力,增强农村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协调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坡改梯是农村水土流失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它可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

1.5 坡改梯发展潜力及需求分析

(1)坡改梯建设标准。原州区位于农牧交错区,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人均粮食占有量指标不宜过高,应以满足基本自给为目标。据此确定原州区不同类型区坡改梯建设标准为:①东部黄土丘陵区及南部土石山区人均占有水平梯田4/15 hm2;②河谷川台区人均占有水浇地2/15 hm2,人均占有水平梯田1/15 hm2;③移民区按照“给移民充分的发展和生存空间”的原则,确定人均占有水浇地2/15 hm2,人均占有水平梯田1/15 hm2;④东部黄土丘陵区及土石山区部分退耕户人均耕地占有量还不到4/15 hm2,而且有发展基本农田的空间,因此规划中应适当布设水平梯田;⑤城郊的一些村如官厅镇的东红、开城镇的和平村等,已经没有发展坡改梯的空间,原则上不规划基本农田;⑥河谷川台区部分农户人均梯田占有量还不到2/15 hm2,而且有发展水平梯田的空间,因此规划中应适当布设水平梯田。

(2)新增基本农田建设规模。根据以上标准,原州区2015年末需新增旱作基本农田20882 hm2,2020年末需新增旱作基本农田41764 hm2。

2 坡改梯模式及建设成本分析

2.1 坡改梯模式分析

模式1:坡改梯,配套生产道路、地埂林草措施等。目前,原州区实施的坡改梯工程有60%属于这一类模式。

模式2:坡改梯,配套生产道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及林草措施等。目前,原州区实施的坡改梯工程有40%属于这一类模式。

2.2 工程建设成本分析

原州区梯田修筑方式均为机修土坎水平梯田,坡改梯工程的建设成本按照不同类别、不同修筑方式、不同坡度、不同田面状况,以及坡改梯配套措施种类(生产道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及林草措施等)分析其建设成本。

(1)坡改梯,配套生产道路、地埂林草措施等建设成本分析见表1。

表1 坡改梯(配套生产道路、地埂林草措施等)成本分析

(2)坡改梯,配套生产道路、地埂林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建设成本分析见表2。

表2 坡改梯(配套生产道路、地埂林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成本分析

2.3 坡改梯效益分析

2.3.1 保土保水效益

试验表明,水平梯田年平均减少土壤流失45 t/hm2,年保水量157.95 m3/hm2。据此计算,原州区已建成的梯田每年至少减少土壤流失168.42万t,保水量591.1万m3。

2.3.2 经济效益

统计表明:小麦平均增产1250 kg/hm2,玉米平均增产2400 kg/hm2,胡麻平均增产750 kg/hm2。目前,全区粮食总产的80%靠基本农田生产。

2.3.3 社会效益

(1)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通过梯田建设,耕地的保土、保墒、保肥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劳动效率也得到提高,农业潜力得到挖掘。坡改梯前,耕种只能依靠畜力。坡改梯后,从耕种、收割到运输等生产环节可以广泛使用小型农业机械,使农业生产效率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修梯田的同时,修平了田间道路,小型农业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方便了农民拉粮送肥。实施坡改梯后,农田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均提高20%以上,降水利用率由28%提高到45%以上,主要作物小麦、玉米、胡麻的水分生产效率由目前的3.50、7.14和1.78 kg/(hm2·mm)分别提高到5.35、12.85和3.57 kg/(hm2·mm)。

(2)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水平梯田的建设,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创造了基本条件,一些先进的耕作技术逐步被农民接受并应用。梯田建成后,地膜玉米、膜侧小麦、立体复合等种植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机耕、机播、机械拉运等现代化工具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3)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坡耕地不仅耕作难度大,而且大部分山地道路不通,农业运输全靠人挑畜驮,耕地、播种和运输等耕作环节劳动强度大,往往需要强壮的劳动力完成。坡改梯后,由于小型农业机械广泛使用,大大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走出山村,进入城市务工,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3 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一是按照“五项制度”的要求,确立原州区水务局为项目法人;二是邀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理;三是对基本口粮田建设和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实行了招投标制;四是对工程建设内容、设计规划、投工投劳和投资标准进行了全面详细公示,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五是原州区在坡改梯等水土保持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村民“一事一议”的原则,凡新建项目要求群众投工投劳的都由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投票表决,并向乡镇政府上报投工承诺书,乡镇政府向原州区项目主管部门出具本乡镇群众投工承诺书。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对群众投工投劳部分建立了台账。

4 建设管理建议

(1)将项目管理费列入中央投资。

(2)减少贫困地区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

猜你喜欢
原州区坡耕地基本农田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研究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河南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超1亿亩
原州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固原市原州区“十三五”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探讨
对固原市原州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