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监督在净化媒体生态中的独特作用

2012-07-26 13:36钱大成
中国记者 2012年3期
关键词:监督员浙江省监督

□ 文/ 钱大成

(作者是浙江省记协副主席)

为配合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浙江省从2004年起开展了新闻行业社会监督活动,由省记协牵头,建立了一只覆盖全省的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员队伍。8年多来,活跃在各行各业的社会监督员从净化媒体生态入手,既当“啄木鸟”,又做护理师,为维护正确舆论导向尽心尽责,监督足迹已遍及浙江省各级新闻单位。

树立开展社会监督的责任意识

在新闻行业开展社会监督工作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任务,伴随于新闻改革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首先,社会监督是净化媒体生态的迫切需要。在各种媒体绝招频现、媒介竞争白热化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浙江省新闻行业顺势而为,总体上舆论到位不越位,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方面亮点纷呈。但随着新闻改革步入深水区,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正在暴露出来,广告过滥、娱乐至上的问题较为突出;市井新闻鱼龙混杂、小题大做;一些媒体片面追求可读性、收视率,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现象时有发生,广大受众对此微词颇多。净化媒体生态迫在眉睫,开展新闻行业社会监督,有助于新闻媒体清除危害肌体的污垢病菌,况且这种监督是和谐式的,对新闻媒体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其次,社会监督是维护媒体形象的有效途径。广大受众对新闻媒体的真善美寄予厚望,而媒体的良好口碑不是自封的。开展社会监督,对一些新闻媒体出现的问题苗头及时予以警示,不仅有助于媒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而且也为媒体垒筑了一道抵御不良气体侵入的防护墙。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只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大众评判,才能永葆青春活力,才能更好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

再次,社会监督员是架于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监督汇聚的是民众的智慧,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实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实际上,这也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倡导的开门办报、开门办台的好传统。广大社会监督员积极充当了义务协调员和信息快递员的双重角色。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浙江省记协对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工作一直非常重视,至今仍保留了一支500多人的社会监督员队伍,他们默默耕耘在监督工作第一线,为净化媒体生态倾洒着爱心。

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员队伍

2004年3月,为配合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一只覆盖全省的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员队伍。通过在全社会公开征集、自愿报名、单位推荐、进行审查的基础上,首批在省直和全省11个市确定聘请了1700多名社会监督员。成员来自全省党政军各部门、社会团体、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8年来,经过不断优化和调整,现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监督员500余名。

把握对媒体监督的尺度和广度

一是正确处理日常监督与专题监督的关系,避免老调重弹。新闻行业反映的问题不尽相同,千变万化,采取一张方子医百病往往无济于事。为此,我们在监督工作中,注重因时而异,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一锅煮。对于那些屡见不鲜的共性问题,通常由日常监督去解答。涉及热点难点问题,则采取专题监督,集体监督、面对面交流。近8年来,浙江省记协围绕“如何强化三农的宣传报道”“新闻媒体低俗化倾向亟待重视”“媒体要多吹中小企业脱难解困冲锋号”等专题,组织社会监督员分别与11个市级新闻单位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座谈,由于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避免了隔靴搔痒,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正确处理属地监督与异地监督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对新闻行业的社会监督,各地都倡导了不少有益经验,有的定期请社会监督员到报社阅报评报,有的开辟了社会监督热线等等。为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的集群效应,省记协在强调做好属地监督的同时,注重抽调社会监督员到异地传经送宝、学习取经。据统计,8年多来,已有100余人次的社会监督员不辞辛劳参加了异地监督交流活动,从而既拓展了视野,又增强了社会监督工作的力度。

三是正确处理监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谨防顾此失彼。早几年,浙江省记协的社会监督工作注意力大都集中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拓展了社会监督工作新空间,也增加了监督工作的难度。为了避免出现死角,省记协每次组织监督活动时,都把网络监督列入议事日程,并事先做好分工,由社会监督员分别对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的宣传格调进行评析,从而扩大了社会监督的涵盖面。

□ 2011年12月14日,浙江省新闻与社会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

□ 2009年11月13日,“浙江第一线”栏目邀请监督员代表到浙江电台与采编人员交流。

四是正确处理扬长与揭短的关系,彰显社会监督的亲和力。在开展新闻行业社会监督中,社会监督员本着对受众负责、对媒体负责的态度,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评析媒体宣传中的优缺点,讲成绩恰如其分,决不笔下生花,找缺点有的放矢,决不添油加醋,媒体对这种送上门的“免费体检”赞赏有加,从而有效地增进了社会监督的亲和力。8年多来,由浙江省记协编发的近百期新闻行业社会监督简报得到了受监督媒体的良好反应,是和谐式监督的一个缩影,凝聚着社会监督员的真知灼见,堪称一帖帖供媒体健身养心的良方。

为“走转改”出点子

社会监督对媒体的影响力、感召力不仅在于监督的广度,尤其取决于监督的深度和高度,监督不能局限于抓芝麻绿豆小事,而要为媒体“走转改”多出一些金点子。只有这样,社会监督员才无愧于“啄木鸟”和护理师。为此,记协在社会监督工作中注重抓了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社会监督与重大主题报道活动相结合。这是新闻行业社会监督服务于大局的必然要求。鉴于此,浙江省记协对重大主题报道活动的监督尤为关注,例如,2007年组织力量对各类媒体迎接浙江省第十二届党代会召开的宣传报道进行了全方位评析,社会监督员撰写了“和谐之音、报捷之声”的综述,被省委宣传部转发。2011年,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的宣传报道,社会监督员积极建言献策,许多金点子被各类媒体采纳。

二是坚持社会监督与深化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相结合。新闻战线“走转改”为社会监督拓展了新空间,社会监督则是“走转改”的助推器,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社会监督员围绕这一活动,深入调研,撰写了“百姓眼中的媒体走转改”的评述,在充分肯定新闻单位“走转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对深化“走转改”活动提出了三点改进意见。此后不久,浙江省记协还组织社会监督员赴台州,围绕“深化新闻工作走转改,弹好中小企业交响曲”这一主题,与台州市新闻单位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社会监督员的这些金点子,为“走转改”活动注入了新元素。

三是坚持社会监督与整治虚假新闻相结合。社会监督不是故意“挑刺”,但监督旨在扬善除恶,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净化媒体生态,这与整治虚假新闻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多年来,监督员们凭着一双火眼金睛,以高度的政治嗅觉,以价值导向、政治导向、稳定导向作为评判和衡量媒体真善美的基本标准,揭露和鞭挞了一些媒体存在的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倾向,可谓良药苦口利于病。事实还表明,社会监督员还充当着整治虚假新闻先遣队的角色。例如,2011年10月,杭城个别媒体在报道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时出现了虚假内容,被我们聘请的社会监督员及时发现并撰写简报作了批评和澄清。

健全机制,促进和保障社会监督工作

一是建立学习机制。知识的积累在于学习,才能的提高在于磨砺。社会监督员做监督工作的责任意识很强,但毕竟隔行如隔山,普遍感到压力大,力不从心。针对这一情况,浙江省记协因势利导,一方面,不定期地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并向社会监督员免费提供了《中国新闻工作法律手册》《社会监督简报选编》《社会监督员手册》等学习资料,把学习时事政策和新闻法规作为做好监督工作的必修课和指南针。同时,还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培训班,启到了社会监督员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的作用,社会监督员还结成了“帮学对子”,改变了单兵作战势单力薄的状况。通过强化学习,监督员的政治嗅觉更加灵敏,监督效率明显提高。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对于那些敬业爱岗、默默耕耘、乐于奉献、业绩突出的社会监督员,适时予以表彰,并组织他们到外省市学习考察。2012年,浙江省记协将召开全省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工作总结表彰会,评选一批优秀监督员,给予一定奖励,以此进一步激发社会监督员做好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猜你喜欢
监督员浙江省监督
《初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护眼监督员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