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类教材出版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对329种旅游类教材的调查

2012-07-25 04:32胡洪彬
中国出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学科教材旅游

文/胡洪彬

一、问题的提出

教材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基本材料,也是一个学科得以发展的逻辑起点。旅游学作为一门探索旅游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其教材能否适应旅游研究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该学科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为了更好地整合利用旅游学科有限的教材资源,使优秀教材脱颖而出,就有必要对当前出版的众多相关教材进行剖析,查漏补缺,为教材编写的科学化打下基础。为此,笔者以可资查阅的329种旅游类教材为样本,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对当下我国旅游学教材的发展状况作出评估,以为今后的教材出版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说明

(一)样本来源

为了顺利开展本项研究,笔者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可资调阅的329种旅游类教材为调查样本,之所以选择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图书信息中心的相关藏书为研究样本,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其一,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高等旅游类院校,旅游类图书资料相对较全,合乎抽样调查的要求。其二,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调查研究能接触到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学术前沿动态。其三,笔者身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便于开展调查工作。

(二)样本归集

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笔者在调查样本的归集上采用以下三个标准:一是在时间上以近5年出版的教材为标准,不在该时间段的教材未列入研究范围。二是在内容上以明确标示为教材系列的旅游类教科书为分析对象,相关的理论著作和休闲读物不在此列。三是在科目上,笔者将研究样本按照其内容的侧重点大致划分为旅游概论类、旅游经济类等16个子门类,以此展开分析。

三、旅游类教材现状评估

(一)作者分布情况

在所调查的329种旅游类教材中,通过剔除教材中存在的一人多著和多人合著情况后,实际作者为291人。从表1可知作者的分布情况。

表1 旅游类教材作者队伍分布情况统计表(N=291)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国内高等院校的编著者是旅游类教材编著者的主体(80.4%),国内研究机构(8.9%)和国外的高等院校的旅游研究专家(4.5%)处于教材编写的第二梯队。因此,国家旅游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课题设计、资金配套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向高校倾斜,发挥高校主阵营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应相应地鼓励其他几种类型的作者的研究创作,以发挥其对高校作者的有益补充作用。

(二)教材的总体状况

表2 目前我国旅游类教材总体状况统计(N=329)

通过阅读表2,我们可知目前旅游类教材的分类现状如下。

1.旅游企业管理类。该类教材在所选择的329个样本中数量最多,达到24%,这类教材中既包括了综合性的旅游管理学类教材,同时,还涵盖了与旅游相关的各类企业管理方面的教材,这类教材数量的高攀表明我国旅游企业的飞速发展对相关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出了需求,但同时也极易导致旅游研究和发展的局限性,使得研究者们的探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管理学的视界内,视角受到限制。

2.旅游经济类。该类教材占16%,排在所选样本数的第二位,这类教材主要是以综合性旅游经济学教材的形态出现,也包括一定比例的旅游经济学分支学科教材。这说明学界从经济学视角对旅游进行研究的意识较为浓厚,旅游经济学占据了旅游学科体系中的较大成分。

3.旅游概论类和旅游法规类。旅游学概论类教材所占比重为9%,表明学界对旅游学科基础知识的普及还是较为重视的。旅游法规类教材同样占到9%的比重。这类教材中既有旅游法学类的理论探讨,也包含了一些案例评析,但总体上还是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

4.旅游资源类、旅游规划类和旅游地理类。这三类教材主要涉及旅游客体方面的探讨与分析,分别占到4%和5%不等,这类教材的发展表明学界对旅游发展及其资源保护给予了关注,这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5.旅游外语类、旅游心理类和旅游文化类。旅游外语类教材占7%,其中以旅游英语类教材为主,同时也包含少部分旅游日语、旅游韩语等方面的教材。旅游心理类和旅游文化类教材分别占4%和5%,这两类教材的发展拓宽了旅游学的研究范围,对于完善旅游学科的研究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6.旅游美学类、旅游历史类、旅游社会类、旅游公共管理类。这四类教材在所调研的教材中占了最低比例,分别只有1%或2%不等,其中又以历史类、社会类和公共管理类教材尤为稀缺,应引起学界高度重视。

7.其他类占5%。这些教材较为复杂和多元化,其中有各类不同旅游模式的教材,也有旅游从业过程中的各类实训教材等。

(三)对教材状况的推论

1.从以上宏观统计来看,我国旅游学方面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各研究领域都有相关教材问世,体现了旅游研究主旨的多样性与宽泛性。

2.旅游管理类和旅游经济类教材的大规模崛起,表明学界对旅游经济方面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这类教材的高密度出版绝非偶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飞速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推动了旅游经济研究和高等院校旅游经济学科与专业的产生。因此,可以说这类教材是我国旅游产业飞速发展和社会各界对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知识迫切需求的产物。

3.与旅游经济和旅游管理类教材占绝对多数相对,旅游文化类、旅游历史类和旅游社会类等方面教材的出版量则要少得多,这表明学界对这方面的关注度严重不足,在对旅游研究主题上,普遍侧重于在经济意义上的旅游业分析,而非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旅游探讨,教材出版中的“重商轻文”现象反映出旅游研究视野还不够开阔,需要进一步拓展视野,深化内涵。

4.旅游资源类、旅游地理类等教材的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有关旅游客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受到重视,这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一种片面发展理念来发展旅游业,导致旅游资源破坏问题的产生,因此这类教材的出版意义重大。

5.旅游法规类教材的数据表明,目前旅游学的研究正在受法律视角的关注,尤其是随着旅游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类旅游冲突与纠纷越来越多,旅游研究迫切需要有法学视角的嵌入,今后这类教材的出版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四、研究结论

(一)旅游类教材的问题

1.研究层次不深,教材编写的体系欠缺科学

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的理论,如此才能实现自身发展的科学化。[1]但通过对旅游类教材的分析不难发现,与其他人文社科类的教材相比,旅游类教材的内容还是较为浅薄的,尤其是缺乏相关的理论探讨。譬如对有关旅游历史的分析,虽然许多学者已意识到其研究的重要性,但目前国内真正属于旅游思想史方面的具有深度的专门教材却凤毛麟角,导致旅游类教材的体系在整体上出现片面化和肤浅化的弊病。

2.原创力度不强,教材观点缺乏新颖度

客观审读我国的旅游类教材,其中许多还是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但整体而言,有足够影响力且能被各方广泛采用的力作仍不多见。许多教材在内容和观点上存在简单、重复和创新不足的问题。如在旅游学概论类教材中,一些作者仅满足于教材内容的编凑,因而也就很难提出具有自己独创性的观点。可见,教材的编著者亟须加大原创力度,以做到在各类教材中独树一帜。

3.教材编写脱离实际,教材内容的实际应用不充分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材料上。目前,教材内容大体遵循概念解释、学习意义、内容阐述等知识点的罗列,但难以找到支持其观点的材料,导致许多教材的内容游离于旅游发展现实之外。二是在编写方法上。一部分教材内容过多地参照国外学者的观点,没有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研究,失去旅游学科应有的科学性的标准,诚如有学者指出的:“过去10年中,中国旅游研究贡献出了成百上千的数量的模型,但真正成功用于旅游管理控制、预测的模型屈指可数。”[2]

4.研究领域狭窄,教材编写视野不够开阔

在所调研的旅游学教材中,大多数教材容纳的知识点不高,这说明目前在教材编写上,学者们的研究视野还是较为狭窄的,还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旅游学学科的整体知识的体系架构,许多时候常常流连于旅游企业、旅游经济等研究领域内,而对一些新兴分支关注不够,旅游研究领域难以找到新的突破口。

(二)未来前进的方向

1.提炼科学观点,强化对教材编写过程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

当前,在教材编撰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加强对旅游发展实践的理论和发展规律研究,不仅要从产业视角上研究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要着眼于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规律探讨。另一方面,还要努力着眼于对旅游发展的整体理论体系建构。从旅游业崛起的地位、作用、目标、方法、影响等方面着手,努力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发展理论体系,为推进学科发展奠定根基。

2.紧扣时代脉搏,推进旅游类教材编写与中国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相契合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理论思维的形成是对实践智慧或实践意识的抽象,这一抽象之所以可能,可从实践自身的发展得到说明,也即理论与实践是紧密连接的。[3]旅游研究同样也是如此。旅游类教材的编撰必须积极从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如此才能正确反映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力。在实践中,旅游类教材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对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富有解释力的阐述,以期为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3.创新研究方法,不断拓宽旅游类教材编写的学术视野

对于旅游学科而言,纯粹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都是片面的,要拓宽学术视野,必须将二者进行科学结合和有效创新。[4]一方面,在经济管理类教材编写上,研究者除了坚持数理分析方法,要更多地坚持从国家政策、体制和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抽象方法,借以归纳出影响旅游产业运行的根本因素。另一方面,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旅游探讨,教材的编写者则要适当吸收实证研究的精华,如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等教材的编撰,研究者应脚踏实地地做调查研究工作,在注重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科学结论。

4.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增强旅游类教材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旅游类教材要赢得市场,必须高度重视语言的规范性和内容的可读性,这就要求其要积极尊重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学习兴趣,注重表达的精确性和社会适应性,教材的编撰者除了要善于用旅游学科的理论逻辑和范畴体系展现内容,还要注意旅游学相关知识表达的连贯性、系统性,尽量使用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应尽可能简练、通俗、生动和有趣,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氛围中得到知识的启迪。

5.强化多学科多视角的参与,促进旅游学科体系发展的多元化

旅游活动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和各层面的综合性活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体制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在旅游研究上,“没有哪一个单独学科可以囊括、研究或理解(旅游),只能通过学科的边界交叉来研究,应当寻求并形成多学科的视角。”[5]因此,旅游类教材的编写同样需要多学科、多视角的积极参与,除了从经济学、管理学这两大学科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还应积极借鉴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思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出更加细化的旅游类教材,如此,旅游研究也才能不断走向深化。

[1]曹诗图.旅游哲学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惠红.关于我国旅游研究方法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0,(12)

[3]依绍华.旅游学科研究进展及当前研究热点领域[J].旅游学刊 ,2010,(5)

[4]王南湜.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J].浙江学刊,2005,(6)

[5]Jafari J.Entry into a new field of study[A].Dennison N.The Study of Tourism: Anthrop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Begiinings[C].Elsever,2006

猜你喜欢
学科教材旅游
【学科新书导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超学科”来啦
旅游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