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言信 编辑_阎希娟
台湾
TAIWAN
三百六十行中,餐饮业一度被认为是门槛较低的行业。科技水平低、容易复制、竞争激烈是这个行业的特点,有人也把这样的行业称为“红海市场”。在所谓的“红海市场”中,随着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利润和增长的前途也就越来越黯淡。各竞争者已经打得头破血流,残酷的竞争也让红海变得越发鲜血淋漓。与之相对的是“蓝海市场”,它代表着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代表着创造新需求,代表着高利润增长的机会。
有些蓝海完全是在已有产业边界以外创建的,但大多数蓝海则是通过在红海内部扩展已有产业边界而开拓出来的。例如在台湾,有一家以火锅、烧烤为主要业态的餐饮企业,顾客预约订位需提前2个月,现场订位至少要等一个半小时,好不容易轮到用餐,时间还严格限制在90分钟,过了钟点就有服务生过来打包,因为门口等坐的顾客已经在不断催促。这家开一家店火一家店的企业,让不少高科技行业羡慕,他们说,鼎王的陈世明创造了一个神话,他在“红海市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
细数鼎王的发家史,成就今天陈世明的应该说是他骨子里强烈的危机意识。从少年时代起,他就经历了各种世态炎凉:父母离异,带着弟弟投亲靠友却被拒之门外,很早就半工半读帮助家里还债。坎坷的经历让他始终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待人生和事业。靠着半工半读时攒下的积蓄,退伍后的陈世明在川菜馆学了几年手艺后,于1991年在台中夜市中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支起了一个小小的麻辣锅摊位,一干就是6年。
或许正因为习惯于不断追求,陈世明很难安于现状。虽然夜市生意不错,生活也逐渐宽裕了不少,但他会经常问自己:这一行还能干多久?1997年,陈世明终于决定放手一搏,他拿出6年的积蓄,在精诚路商圈开了第一家鼎王麻辣火锅餐厅,当时光是装修就花了800万台币。
如果说餐饮业是门槛较低的行业,那么火锅则是这个行业中最不容易做出差异化的门类之一,因为传统骨头汤汤底家家类似。为了建立自己的特色,陈世明从锅底汤头和自制食材下手,建立门坎。他摒弃传统大骨熬煮的汤头,改为采用三十几种中药材煎制的辣汤做为汤头,再搭配十几种蔬菜和茶叶炖煮而成高汤,这个“独门配方”至今只有他一人知道,并成为日后鼎王一路奏响凯歌的杀手锏,连同行都发自内心地称赞他家的味道。
陈世明对细节的重视,也影响着鼎王的服务。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现场服务人员90度的鞠躬,这个基本动作已经成为鼎王品牌识别的标志性动作,在台湾可谓家喻户晓。
事实证明,好味道加好服务,让鼎王麻辣火锅的生意好到出乎意料。后来陈世明陆续在全台湾开的7家店,也都家家爆满。在鼎王生意好到让同行羡慕无比的时候,一次到日本旅游的经历,又让陈世明策划了另一个成功的品牌:“无老锅”。
在日本岐阜旅游时,陈世明在当地一家小店吃到独特的“明治冰淇淋豆腐”,有心的他一直央求老师傅传授入口绵密的秘诀,而老师傅只简单告诉他几个步骤。回到台湾后,陈世明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天赋,潜心研发多日,终于制成了这种号称将要失传的食材,并成为后来“无老锅”的招牌菜之一。“无老锅”是一家结合禅风与日式风格的养生火锅品牌,同为火锅,陈世明却能准确把握各自的不同风格,抓住品牌核心精髓,将鼎王原来的优势不断延伸并保持新品牌的相对独立。与鼎王的华丽缤纷相比,“无老锅”餐厅在昏暗的采光底下,错落地悬在挑高天花板上的天灯,与中央水池的倒影相映成趣,在造雾机释放的清烟袅袅的环绕下,彷佛令人置身空灵虚幻的仙境用餐,充分感受到禅意与和风的况味。
在“无老锅”一路飘红、开了5家店之时,陈世明却悄悄地在发迹地台中开出了又一个新品牌:盐选烧肉。“我要证明我们不只是火锅类的专家,有经营多品牌的能力,”陈世明自信地说。而烧肉店一开张,生意果然还是一样地好。至此,陈世明倾力营造的鼎王的餐饮帝国已颇具雏形。
谈及鼎王的成功,业内人士表示,火锅和烤肉是连锁餐饮最容易发展的两个品项,从经营轨迹来看,鼎王每次跨入的都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而其胜出的关键,就是在红海市场里找到蓝海。餐饮业多是追逐流行,陈世明却是彻底的从头开始,以“研发”的角度开创新口味或新菜色,虽然要投入较多时间和成本,但也建立起难以被模仿的进入障碍。
学机械制图出身的陈世明,对从日本进口来的餐饮设备进行了大胆改造,调校出机器最佳的裁切值和压力值,不仅大幅提升了中央厨房的效率,更使他的产品具有不易模仿性。在研发上的执着,也凸显他鼎王集团总主厨的身分。以豆腐、各式丸子等火锅店必备食材为例,一般火锅店多直接在市面上采购,但陈世明却坚持都要花钱自己研发、制造食材,以垂直整合策略压低成本。
目前鼎王除了旗下多家餐厅外,还有豆腐、丸子、酱料、汤头及制盐等各类产品工厂,生产的食品及配料全部供应鼎王餐饮集团。以豆腐工厂为例,工厂占地约1500平方米,总投资金额约3,000万元台币,其中食品机械投金额就占1,500万元台币,但工厂产出的豆腐质量佳,冰淇淋豆腐、面包豆腐、冻豆腐、板豆腐,每年营业额高达1,000万元台币,完全可以自己自足。
至于为了烤肉店而新设的制盐厂,实施证明也是一项很好的投资。为了打造新品牌“盐选烧肉”,陈世明特别去开发沾料“松露盐”。斥资上千万元在高雄成立制盐所,从过滤海水开始,再经过纯化与烘干等程序,并加入松露制成低钠盐,富含更多矿物质,搭配烧肉食用,希望可以带动烧肉的轻盐风潮,不但让咸度减少20%,还增加了甘甜的风味。这些都是陈世明刻意打造出来的招牌商品,他认为每一个品牌至少要有一个东西被记住,“就像鼎泰丰,台湾没几家店,但是人家就是会记住它的小笼包”。他将“盐选烧肉”的顾客群定义在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目标客户上,“用食材换客人”,并一举成功。
回顾陈世明的创业经历,似乎没有别人那种起伏动荡、惊心动魄的惨烈场面,上天好像格外偏爱这位夜市里走出的生意人。目前鼎王集团所有重心仍是以陈世明为主,他同时身兼研发和总主厨身份,依然凡事亲历亲为,依然谨慎而要求完美。有人说,这些特点会使得鼎王帝国未来进入资本市场备受挑战。无论如何,陈世明和他的鼎王帝国在竞争激烈的餐饮红海市场中,凭借不断地创新和精准定位,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宽阔蓝海,成为值得两岸餐饮业学习和借鉴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