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宁
(团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 团风 438800)
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妇产科手术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变化,研究表明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如何抑制细胞凋亡来减轻或防治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麦芽醇是从红参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本文拟观察麦芽醇预处理对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SD 雌性大鼠30 只(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质量200~250g,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和麦芽醇组,每组10 只。
术前3d 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每日以5ml/kg尾静脉推注生理盐水,麦芽醇组尾静脉推注2ml 700μmol/L 麦芽醇。术前动物禁食12h,自由饮水,10%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腹部正中切口进入腹腔,暴露子宫,游离子宫动脉,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子宫动脉30min,然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60min,造成子宫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组同样处理但不夹闭动脉。
再灌注60min 后,大鼠子宫组织剪碎后,以0.25%胰蛋白酶于37℃消化,用等量生理盐水终止消化,经200目筛网过滤,离心,以PBS 洗2次,调整细胞数为1×106/ml,双标(PI,Annxin)检测凋亡。
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组细胞凋亡率(0.358±0.052)显著升高(P<0.01),麦芽醇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0.259± 0.046)明显下降 (P<0.05)。提示麦芽醇能够抑制凋亡(见图1)。
图1 流式细胞计数示细胞凋亡
在妇产科手术当中,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子宫大出血、子宫坏死和败血症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以往研究认为与氧自由基的产生、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内钙超载以及炎性细胞激活并释放炎性细胞因子等因素有关[2]。细胞凋亡是在凋亡刺激信号的作用下,通过基因调控启动细胞内的死亡机制,以形成凋亡小体为特点,最终引发细胞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发生死亡的过程,它不同于细胞坏死,并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是一种细胞生理性的、主动性的死亡,又被称做程序性细胞死亡。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目前还未完全阐明。对凋亡发生机制的研究及如何阻止凋亡发展因素的探讨成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热点。根据凋亡起始死亡信号转导的部位的不同,可以把细胞凋亡过程分为三种途径,即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和内质网途径。在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被称为Caspase 的含有半胱氨酸-门冬氨酸的特异蛋白酶,Caspase 有许多种,它们通过逐级水解活化来促进凋亡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在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的子宫中凋亡细胞较少,而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子宫中发现大量凋亡细胞,这表明凋亡参与了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麦芽醇是从红参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它在体内外能够与自由基结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3,4]。研究发现麦芽醇能够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细胞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5,6]。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明显增高,表明凋亡参与了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应用麦芽醇预处理后,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表明麦芽醇对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详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杜娟,尚涛,魏轶兵,等.子宫胎盘缺血对胎鼠体重及神经系统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4):221
[2]吴其夏,余应年,卢建.新编病理生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91
[3]冯立明,蔺福宝,潘华珍,等.麦芽醇抗人红细胞膜氧化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0,11(2):224
[4]刘明,杨伟宗,项明洁,等.麦芽醇对提高兔抗氧化能力的研究[J].九江医学,1999,14(2):65
[5]雷振宇.麦芽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OS 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4):280
[6]高艳,戴冀斌,李应续.麦芽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