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研究

2012-07-19 03:16蒋秀峰陈建东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4期
关键词:区域间泰尔财政收入

陈 焱,蒋秀峰,陈建东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院,北京 100029;2.西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一、引 言

财政收入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正确认识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状况,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它可以准确比较地区间宏观税收负担,为评价经济运行质量提供一个重要的参数;另一方面,还能够体现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一个科学的参照系。

关于我国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研究不胜枚举。张阳、雷良海(2002)认为宏观税负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均衡性——经济增长东高西低、宏观税负西高东低,且这种不均衡性在1994年税改后表现得更加突出[1]。朱广平、石凤琴(2002)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快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而西部地区的财政税收增长率远快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财政税收增长率多数年份也是快于东部地区[2]。基于2006年的税收收入数据,张伦俊、申山宏(2007)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3]。张伦俊(2006)假设初始经济水平一致,发现税负是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一种重要变量,即首先是区域税负的差异,然后才是区域经济增长差异[4]。郭庆旺、吕冰洋(2004)则从税收增长弹性入手,发现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最低[5]。

在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关系的早期研究中,不少学者采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评价二者之间关系是否协调。然而,该指标在使用中凸显出很多局限性(李洁,2007)[6]。随着计量分析工具的引入,实证分析方法开始大量应用,但他们并没有考虑到“伪回归”等问题。最近的研究基本上对年度GDP和财政收入的数据都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李洁(2007)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分析和Grange因果关系分析对四川省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Grange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税收收入对GDP的单向因果关系[6]。基于协整理论,韦邦荣和杨玉生(2007)对我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指出中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且中国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小于1[7]。刘爱芹、赵利(2008)也借助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验证了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和GDP的季度数据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而讨论了地方财政收入与GDP协调性的动态发展关系[8]。此外,刘思东和童小娇(2006)[9]、梁蕾(2009)[10]等也有类似的研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我国有关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年度数据不能满足Grange检验对样本数量的要求,从而使这些研究的结论有待商榷。

经过对诸多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近年来有关全国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研究正日益增多,但是基于省级层面的论述较少,具体到安徽省这一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一般而言,仅从全国层面入手可能会掩盖各省市内部差异成因的多样性。因此,我们试图缩小讨论的范围以集中讨论省内不同地区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及其核心成因。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将介绍研究方法和数据源;第三部分中,我们利用2008年的截面数据探讨了人均财政收入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按区域分解泰尔指数的方法考察了主要财政来源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后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源

衡量不平等程度的标准有很多,如极距、倍率、离均差、相对离均差、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等。泰尔指数(Theil Index)将收入和人口因素都纳入了考虑范围,它的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分析分组内部的不公平。因此,泰尔指数被广泛应用于度量区域总体差异和区域之间差异(于成学,2009)[11]。

泰尔指数起源于Shannon对信息熵的度量,1967年Theil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测度指标。这里,我们假设总体人口分割为n个群组,相对应的收入分配为(X1,X2,...,Xi,...,Xn),各组的收入比重为(q1,q2,...,qi,...,qn),平均收入为u,且每组的人口比率分别为(p1,p2,...,pi,...,pn),则Theil指数为:

在运算过程中我们可以推导出Xiu=qipi。从而有:

根据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泰尔指数可以按区域进行划分,即总体差异等于组间差异与组内差异之和(陈宗胜、周云波,2002)[12]。

其中,Tb为组间差异,Ti为第i组的组内差异。相应地,组间差异、第i组的组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可分别表述为TbT和(∑qi×Ti)/T。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06-2011)》和《合肥统计年鉴(2009)》,其中财政收入数据采用的是《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第七项“财政、金融、保险”中的表7-10、《安徽省统计年鉴(2008-2010)》第七项“财政、金融、保险”中的表7-9以及《安徽省统计年鉴(2006-2007)》第八项“财政、金融、保险”中的表8-10。以下所有表格的数据均是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的。

三、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分析

(一)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概述

首先,根据公式(1),我们测算了2005年至2010年安徽省区域之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和人均GDP差异。结果如表1。

表1 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和人均GDP差异

表1显示,2005-2010年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呈回落趋势;与此相对应,同期区域间人均GDP的差异呈小幅上升趋势。

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经过归纳发现,当前的实证分析主要是用财政收入(或税收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系数观察经济因素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吕冰洋、李峰,2007)[13]。然而,不同税种的税源基础并非一致,导致产业结构对各税种税收增长的作用机制相差极大。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小。相关资料显示,自2003年起,安徽省第一产业GDP所占份额始终低于2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该比值为15.98%。与之相对应,来自于第一产业的财政收入也十分有限。因此,我们推测在三个产业中,人均第一产业GDP对人均财政收入无显著影响。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我们利用2008年安徽省不同地区各产业人均GDP与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的截面数据模型来考察三次产业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2008年人均第一产业GDP的t统计量值为0.169472,所以在最终的模型设定中剔除了第一产业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进一步,我们利用截面数据模型考察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

我们可以建立截面数据模型:

从回归分析的相关指标可以看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008年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均GDP对人均财政收入的贡献都是正数,而且后者要大于前者。由此可见,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人均GDP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最大,与该产业密切相关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第二产业人均GDP也是影响人均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与该产业关系紧密的有增值税等。

鉴于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较高,而且产业格局对人均财政收入影响重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与有关产业高度相关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差异作更深入的剖析。

(二)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

根据2006-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我们计算了2005年至2010年区域间各类人均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结果如表2。

表2 区域间各类人均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

如表2所示,各项税收收入的区域间人均差异大多比较明显。其中,区域间人均烟叶税的泰尔指数最高,2007年为1.2705,2010年更是达到1.4127。烟叶税收入区域差异较为显著的原因在于烟草种植条件和分布特征的限制。以2010年为例,全省17个地级市中仅有阜阳、六安、芜湖、宣城、池州和黄山等6市有烟叶税税收。然而,由于烟叶税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极低(2010年为0.0003),因此,烟叶税对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区域间企业所得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的人均差异也较为显著,这分别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耕地面积以及城镇化进程有关;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区域差异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所致。

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至2010年间安徽省财政收入中占比最大的分别为营业税和增值税,尽管二者所占份额逐年降低,但仍介于40%~50%之间。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公式(3),着重考察各主要收入来源的地区差异及其贡献率。

1.人均营业税地区差异

营业税是以从事服务业和工商营利事业所取得的营业收入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它是我国现行流转税体系中的重要税种,也是地方税体系中的主体税种。营业税的征收范围涵括以第三产业为主,包括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建筑业等九个行业。

营业税是安徽省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近年来,全省人均营业税呈快速上升之势。2005年人均营业税收入为85.8元,2010年升至300.5元,涨幅达250%。

表3显示,2005—2010年人均营业税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逐年增大,到2009年已突破70%,这主要是由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现状以及人口分布特征所决定的。分地区看,2005-2010年合肥市人均营业税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维持在2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其他城市的贡献率;安庆、马鞍山、蚌埠、阜阳等市次之,而淮北、淮南、宿州、铜陵等市的贡献率微乎其微。此外,大部分地级市人均营业税差异的贡献率虽有波动,但变化幅度并不显著。这里,我们以合肥市为例,深入阐述该市人均营业税差异的贡献率的具体成因。

表3 人均营业税各地区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

合肥市不仅是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基地,还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营业税无论总体指标还是人均指标均全面领先。具体而言,合肥市贡献率较大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合肥市第三产业GDP占全省第三产业GDP的比重很大,与此相对应,合肥市营业税收入占全省营业税总收入的份额也较大。以2008年为例,这两个比重分别为21.3%和37.6%;另一方面,合肥市内部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各异,市本级人均营业税收入遥遥领先于下辖三县,从而使得人均营业税的泰尔指数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接下来,我们将考察与营业税征收范围密切相关的主要行业的发展差异。

由于数据源的制约,这里我们仅计算了部分行业人均GDP的泰尔指数。表4中第2-5列均为涉及营业税的第三产业;第六项“建筑业”包含在第二产业当中,但它也是营业税的重点税源行业,因此在计算时我们将其涵括在内。测算表明,2008年合肥市第三产业人均GDP的泰尔指数为0.1823。进一步来看,人均金融保险业GDP的差异程度最大,其泰尔指数为0.3018,是最低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1030)的三倍左右。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已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6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合肥市区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东亚银行作为首家进入合肥的外资银行,也于2008年12月份获准开业。此外,合肥市区遍布的各大保险公司也是全市保险行业产值的最重要源头。因此,就金融业成熟程度、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业务规模而言,合肥市本级远非肥东、肥西和长丰三县所能企及。

表4 2008年合肥市部分行业人均GDP的泰尔指数

合肥市营业税收入节节攀升也与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政府对财政收入的追求以及地产商空前的投资热情,在推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内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不均衡,进而使得行业内人均营业税的区域差异较高。以2008年为例,市区建筑业总产值为7020465万元,房屋施工建筑面积为5061万平方米,分别占比84.7%和77.6%。

2.人均增值税地区差异

我国现行增值税是以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商品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近年来,增值税在全省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仅次于营业税,位居第二位。表2显示,尽管2005-2010年区域间人均增值税的泰尔指数在逐年下降,但它的分布差异始终大于人均营业税的区域差异。

表5给出了人均增值税组间差异以及各地区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区域差距决定了组间差异的贡献率最大。2005年,组间差异的贡献率为62.13%,2010年升至66.67%。合肥市的贡献率位居其次,这与合肥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关。另外,马鞍山、芜湖、铜陵和蚌埠等工业化较为发达地区的贡献率也比较大。目前,“马铜芜”已构成了“沿江经济轴”。马鞍山市铁矿石资源丰富,以“马钢”标志的重工业发达;芜湖市已形成了以“奇瑞”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以“海螺”为代表的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铜陵市工业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铜工业、硫磷化工基地,形成了以“金隆”为代表的铜业、化工主导产业(代婉莹、宗跃光,2010)[14]。

表5 人均增值税各地区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

贡献率最低的有淮南、黄山等市。由于制造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淮南市增值税收入稳居全省前列;该市贡献率维持低位更多是由人均增值税内部差异非常小所决定的。例如,2005、2006年淮南市人均增值税的泰尔指数接近于0,2007—2010年该指标也很低(参见表6)。

表6 淮南市和黄山市人均增值税的泰尔指数

黄山市的情况有别于淮南。一方面,黄山市尽管旅游产业发达,但地处皖南山区,工业化水平低,工业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落后于省内其他城市,增值税收入比重低是该市贡献率很低的最主要原因(2005-2010年间该市增值税占全省增值税收入的比重位居倒数第一);另一方面,如表6所示,2005-2009年黄山市人均增值税的泰尔指数逐年递减,2010年更是降低到0.0006。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增值税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减小。2005年该比重为22.59%,2008、2009、2010年分别降至16.63%、14.79%和13.95%。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密不可分。自2007年7月1日起,安徽省五个地级市(合肥、马鞍山、蚌埠、芜湖和淮南)即开始增值税改革试点,涉及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汽车制造、电力、采掘、高新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八大行业。增值税在税制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而言是重大利好,但在短期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指标,泰尔指数的大小主要受收入和人口两方面的制约。研究表明,2005-2010年安徽省人均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呈下降后趋势,对比之下,同期人均GDP的泰尔指数有所上升。同时,鉴于人均财政收入与产业格局关系密切,而且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减小,我们假设人均第一产业GDP对人均财政收入无显著作用,人均财政收入主要受二、三产业GDP的影响。通过建立2008年安徽省不同地区各产业人均GDP与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的截面数据模型,我们的假设得到了验证。

进一步,我们还考察了2005年至2010年区域间各类人均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营业税、增值税等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差异作了比较。结果发现,组间差异的贡献率始终最大,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缩小组间差距。此外,我们还深入剖析了部分地级市的贡献率的具体成因。就任一财政收入来源而言,某一地区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由两个因素共同决定:(1)本地区内部的差异程度;(2)本地区收入占全省收入的比重。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建议:

第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把握良好的历史机遇,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在发展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国家“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注重科技创新和思想创新,继续贯彻“东向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交流和学习,逐步提升安徽省综合实力。

第二,各地区要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发挥要素禀赋特点,培育特色产业、夯实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黄山、池州、宣城等市应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把以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做大做强;安庆市作为农业大市,要重点培养茶、蔬菜等绿色产品以及相关的农产品深加工行业。

第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鼓励、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成长壮大。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业性的产业园区,为民营企业排解技术、资金、人才等后顾之忧,通过繁荣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带动各地区内部协调发展。

第四,各级政府应统筹规划,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要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差异程度。例如,皖北地区的阜阳、亳州、宿州等市人口基数大、工业化水平低,因此可以考虑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措施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前来投资,同时,还应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1]张阳,雷良海.我国地区间税收负担差异分析[J].税务研究,2002,(12):56-59.

[2]朱广平,石凤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逆向变动格局研究[J].经济评论,2002,(1):63-68.

[3]张伦俊,申山宏.2006年地区税收收入的差异分析[J].税务研究,2007,(12):38-43.

[4]张伦俊.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贡献的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2006,(2):69-73.

[5]郭庆旺,吕冰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增长的影响[J].涉外税务,2004,(9):11-16.

[6]李洁.四川省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及其VAR预测模型[J].税务研究,2007,(12):46-50.

[7]韦邦荣,杨玉生.中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关系的协整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1):60-62.

[8]刘爱芹,赵利.地方财政收入与GDP的协调性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8,(4):89-95.

[9]刘思东,童小娇.湖南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长沙交通学院校报,2006,(4):88-91.

[10]梁蕾.我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协整关系的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2-63,68.

[11]于成学.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多指标测度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7):40-44.

[12]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发生两极分化了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3]吕冰洋,李峰.中国税收超GDP增长之谜的实证解释[J].财贸经济,2007,(3):29-36.

[14]代婉莹,宗跃光.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结构分异特征研究[J].河南科学,2010,(2):226-230.

猜你喜欢
区域间泰尔财政收入
百忍寺
百忍寺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幽默救命
御媛丹、崀霞湘溢、泰尔生物涉水直销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结合区域间差异性的水平集演化模型
外电入鲁后山东电网与互联系统区域间功率交换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