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升,周 苏,陈凤翔
(1.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 201804;2.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济南 250101)
燃料电池发动机由于其具有高效率、低排放的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纯电驱动动力系统,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各种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工作温度低,适宜于较频繁起动的场合,并具有起动快、功率密度高和续驶里程长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车用燃料电池的最佳选择,有望成为取代目前汽车动力的动力源之一[1]。但是目前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系统复杂、维护困难和工作寿命短等。要保证PEMFC电堆系统高性能、高可靠性地长期运行,必须应用先进控制理论研究适合该对象的控制算法,并建立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这将是今后PEMFC电堆系统控制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外对PEMF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替代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两个方面,对电堆系统控制方面的研究很少,且仅仅局限在传质、热/水平衡模型分析和建模的水平上。对PEMFC系统的控制理论、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PEMFC工作过程中耦合了化学、力学和电学3种过程,工作原理异常复杂,而且电堆内部无法进行实验测试,其具体的物理化学过程尚未研究清楚,从而使建立PEMFC的机理模型异常困难。同时,PEMFC电堆系统过程控制具有大滞后、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当负荷变化时,电堆的动态特性变化明显。据此,为解决现场控制的实时性、鲁棒性和自适应性问题,一种可行的控制方法就是采用预测控制[2-3]。
常规自适应参考模型难于跟随参数的实际变化,造成模型不准确,从而使基于模型设计的控制器性能不佳[4]。本文中根据燃料电池发动机中电堆结构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对电堆建立了多模型的参考模型,覆盖其不确定性,最终确定了模型集。
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普遍将电流作为控制量或者扰动量对待。文献[5]中建立了一个电流前馈控制方案,电流作为电堆的控制量,并前馈给空压机,使用前馈控制,提高空气流量的响应速度。本文中也采用电流作为控制量,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中的参考模型为电流对电压的函数,根据电化学极化理论,电势与电流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E0为标准燃料电池电势,i0为交换电流密度,il为极限电流密度,R为气体常数,F为法拉第常数,对于既定的燃料电池发动机而言,以上参数为固定值,作为设计参数使用;T为反应温度,pH2为反应氢气压力,pO2为氧气分压,pH2O为空气中水分压,r为内阻(受质子交换膜及其含水量的影响);i为电堆输出电流密度。
由式(1)可以看出,电压与电流之间是非线性关系,非线性模型预测耗费大量计算时间,实际工程中很少应用[6]。另外由于燃料电池发动机工作环境变化很大,使系统模型参数也有很大变化,用少量的模型不能精确地描述系统。因此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模型集,模型集内含有多个额定工况点的线性模型,以逼近真实的被控对象,表示如下:
式中Mj表示第j个模型。每个模型的参数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辨识得到。整个工作区间划分为多个子区间,每个子区间有相应的区间线性模型。所有的模型组成一个模型集,可以表征发动机的全部工作区间。
模型集中的模型过多会增加控制器的计算工作量,造成控制器频繁切换,降低控制品质。故须选定合适的模型数量和阶次。
模型阶次选择的目的是寻找适合于控制应用的最准确的模型阶次。一般很难准确知道模型的阶次,可以根据模型拟合度指标[7]来选择。拟合度VOE由仿真误差的均方和来表征:
通过改变模型阶次N,依次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并计算相应的拟合度,与最小拟合度数值对应的即为合适的模型阶次[7]。本文中选取 N={1,2,3,4,5,6,7,8},并在电流 0 ~30A,50 ~100A,100 ~200A和200~300A区间进行估计。相应的拟合度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获知阶次N=2或3较为合适。
由于燃料电池发动机输出特性具有明显的分段特点,可以建立区域模型集。将发动机的模型参数变化空间划分成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选取代表性的模型,将代表性模型的输出和系统的真实输出相比较,选取最接近真值的模型。
发动机输出电流范围为0~300A,因此选择0~10A,0 ~30A,30 ~50A,50 ~80A,50 ~100A,0 ~100A,100 ~150A,150 ~200A,100 ~200A,0 ~200A,200~250A,250~300A,200~300A,0~300A 共14个区间做对比。模型选用2阶ARX模型,通过辨识获得参数后进行仿真,并将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可见:50~80A,50~100A,100~150A,150~200A,100 ~200A,200 ~250A,250 ~300A,200 ~300A 8个区间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误差很小,但50~80A包含在50~100A区间内,100~150A和150~200A两个区间包含在100~200A区间内,200~250A和250~300A包含在200~300A区间内,因此可以将其剔除;0~100A,0~200A,0~300A 3个区间的仿真数据和实验数据的误差很大,说明采用区间分割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0~30A和30~50A两个区间的仿真数据和实验数据之间的误差较大,说明在此区间非线性程度很高。因此继续缩小区间范围,在0~50A之间划分3个区间为0~10A、10~30A、30~50A。由此,可以得到6个模型分别作为 0~10A,10~30A,30~50A,50~100A,100~200A,200~300A的工作区间的模型。
得到的包含6个2阶区域模型的模型集如下:
因模型分区辨识,故边界点在不同模型中表现出不同的结果,为此在边界点引入如下隶属度函数:
式中:Imax和Imin为各个边界区域设定值。由此每个边界点根据电压变化幅度划定了各自的边界区域。
为验证模型集的准确性,采用另外的实验数据进行交叉验证,仿真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每个区间的模型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误差均小于5%,说明该模型集是准确的。
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模型自适应控制能够很好地解决燃料电池电堆的非线性问题,本文中所选定的模型集包括6个2阶线性模型,准确性较高,而且模型数量少,阶次低,适合应用于实时控制器。目前该模型没考虑其他控制变量,下一步研究工作将建立基于多变量状态方程的多模型集,研究不同工作区间的控制策略和切换策略。
[1]王远远,蔡强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J].汽车与配件,2011(44):43-45.
[2]Chen Qihong,Gao Lijun,Dougal Roger A,et al.Multiple Model Predective Control for a Hybrid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ystem[J].Journal of Power Source,2009,191:473 - 482.
[3]Golbert Joshua,Lewin Daniel R.Model-based Control of Fuel Cell:(1)Regulatory Control[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4,135:135-151.
[4]王伟,李晓理.多模型自适应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4.
[5]Pukrushpan Jay T,Peng Huei,Stefanopoulou Anna G.Control-O-riented Modeling and Analysis for Automotive Fuel Cell Systems[J].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Measurement,and Control,2004,126:14 -25.
[6]Wahid A,Ahmad A.Representativ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C].Proceeding of the 11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QiR,Indonesia,August 2009.
[7]朱豫才.过程控制的多变量系统辨识[M].张湘平,等译.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