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7月17日文章,原题:技术熟练工人在上海生逢其时 尽管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人们对欧债危机的影响持续担忧,但上海人才市场仍旧热度不减。
招聘公司瀚纳仕中国区执行总监西蒙·兰斯说:“很多报道关注欧债危机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但在我们运作的行业中并没看到减速现象。”兰斯说,在生命科学及银行和金融行业,上海雇主们不得不增加各式补助和福利,以吸引高端人才。由于这个城市缺乏合格应聘者,跨国企业给首席财务官(CFO)开出的年薪已涨到200万元,比去年增长25%,基本赶上香港的价码(平均约合230万元)。
兰斯说:“我们还发现,中国市场的福利方式出现海外化倾向。这体现了这代人正从信仰以工作为本,转向更渴望工作与生活平衡。”
在同国际企业争抢高水平雇员时,越来越多本土企业打出健身会员、弹性工作时间和无加班保证等吸引条件。今年早些时候的调查显示,约1/3国际企业有望年内为在华部门提高10%以上的工资。相反,很多香港雇主正解雇员工和降低工资,以期扛过经济下滑。
上海美国商会说,内地的美国企业并不乐见上海人工成本上升。为留住技术熟练工人,66%的美企不得不支付更多。但美企已接受涨工资的现实,因为这是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巩固地位必须付出的代价。
与此同时,本土的大学毕业生正从漫天要价中捞得便宜,甚至开出“不合理”的要价。某咨询公司的经理洪凌云(音)说,曾有一名没多少工作经验的年轻人说想找份月薪万元的工作。她当时被吓了一跳,“简直没法形容目前的就业市场。技术熟练工人紧缺,他们能轻而易举找到收入不菲的工作。不合格的应聘者则抱怨工作不好找。”▲(作者丹尼尔·任,易水莟译)
环球时报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