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通州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紧密围绕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局,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采取河网治理理念实现河道互连互通;强化治污多渠道挖掘再生水利用能力,形成多水源供水格局;持续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和大型灌区建设,推广农业用水智能化管理示范,进一步提高了用水效率,涵养了地下水水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规划统筹农田水利建设。完成《通州区“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通州新城核心区防洪规划》《通州新城核心区北运河(新北关闸—京秦铁路段)堤防工程规划调整方案》,为发展水利、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开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基本建设。2012年度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农业节水灌溉6万亩(0.4万hm2),有效改善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条件,优化了水资源管理。
开展大型灌区建设,坚持多水源供水。完成新河灌区再生水利用(五期)8.5万亩(0.5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9.9万亩(3.33万hm2)。同时结合通州实际,充分利用“九河下梢”的区位优势,利用再生水、雨洪水作为灌溉水源。2012年度,全区农业灌溉再生水使用量为1.58亿m3,约占农业总用水量的65%;通过100余处雨洪工程,蓄水3600余万m3,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采取河网治理理念,提高生态治河水平。开展东南郊水网(通州区)工程,共完成河道、沟渠治理169k m,配套设施38座;形成区域水面550万m2、蓄水2400万m3,使区内沟渠相通、水网相连、长年有水,初步实现了循环水系的设想。实施通惠河水环境治理1.2km,完成主要河道堤路改建约18km,进一步提高行洪、抢险能力。
开展农业用水智能计量示范工程建设。共安装农业用水智能计量管理系统2900余套,试点区亩均用水量同比减少10%,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用水管理水平,为在全市推广打下了扎实基础。
强化治污提升水环境质量。完成河东再生水厂建设,设计处理规模4万t,铺设管道22.5k m。强化碧水污水处理厂监管,为升级改造创造条件。持续加大村镇治污建设力度,建设污水处理站42座。
挖掘潜能提高供水保障率。完成通州新城应急供水改造工程、水厂联络线工程,保障供水安全。通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高7.3万农户饮水水平,同时建立定期抽检制度,强化了对农村供水的管理。
稳步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全区2012年度农业再生水使用量约1.58亿m3,占用水总量的45.9%,约占农业总用水量的65%;2012年度农业再生水使用量预计1.63亿m3。通州城区最大的再生水水源除供市政、景观用水外,还供给三河电厂作为冷却水使用。冬季,三河热力将冷却水回供通州作为取暖热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
浅层地下水水位趋于平稳。通州区充分利用降雨、再生水和上游来水,有效节约和涵养地下水水源。坚持严格取水许可制度,不断强化水资源监管,在多年干旱的情况下,全区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趋于平稳,部分区域呈回升趋势。
主要河流水质逐步改善。通州地处九河下梢,外来客水量大且污染严重。“十一五”以来,通州区大力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根据北京市河流考核及控制断面水质状况,全区各主要河道断面COD出境指标与入境指标对比,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入通河流水质在通州境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联动机制扎实有效。通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务发展,重点工作全部由政府会审议通过,促进了资金、审批等工作的开展。由区政府牵头建立的水务工作部门联动机制,程序日趋完善,效率明显提高。
项目资金落实到位,探索建立投入机制。通州区2011年度水务到位资金4.8亿元,2012年预计水务到位资金将超过2011年总额。结合水务改革发展,区政府明确探索建立水务投融资及资金监管等机制建设。
强化基层管理,夯实三级水务体制。一是强化水务所建设和管理。全区17个水务所内部建设日臻完善,公益职能显著增加,较好地完成了村级水务建设和管理任务。二是强化管水员队伍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制定管水员行动方案,全区481个农民用水户协会村分会章程、制度齐全,促进了基层水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完善村级水务管理机制建设。建立了农业用水月统月报管理机制、村级水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村级供水管理机制等,村级水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