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援藏”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2012-07-14 15:05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志伟阮平南
中国商论 2012年34期
关键词:西藏经济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志伟 阮平南

1 “全国援藏”的逻辑起点

西藏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前沿,其丰富的矿产和水利资源也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储备区,同时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离不开内地的帮助支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帮助西藏发展达到共同富裕,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全国援藏”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此逐步形成,一方面,有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而出现的规律性现象,而且这种规律性现象自从西藏社会经济与中国内地连为一体后就一直存在。因为西藏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这种模式是西藏区域经济长久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种有效经验。另一方面,因西藏地区在国家长期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全国援藏”模式的产生还有除了经济之外的诸多影响因素,概括起来就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需求。这两方面合起来即“全国援藏”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实现空间上的均衡增长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多个增长中心逐步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对于西藏来说,这种传导过程实质上就是“全国援藏”的过程。因为西藏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还没有形成[2],因此西藏发展需要动员国家其他地方的力量参与发展建设。

从国家战略需求层面上来讲,“全国援藏”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政治安全需求,西藏面积占全国领土总面积约1/8,边境线长达3842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6,与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是连接我国与南亚地区的战略要塞。从国内来看,西藏北邻新疆、青海,东邻四川、云南,是连接中国西南与西北两大地区的纽带。同时西藏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水利、森林和畜牧资源,是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保障。其次,西藏稳定发展是影响民族团结、全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除了藏族以外,西藏还居住着包括汉族在内的37个民族,各民族都拥有着自身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民俗习惯和经济文化类型,只有一切可能的方式妥善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利益摩擦、宗教纠纷等问题,才能维持这个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由于来自自然界的环境压力,西藏的生态已变得十分脆弱。大部分地区位于高寒、干旱、多风、外力侵蚀强烈的生态脆弱区。加上长江、印度河、恒河、湄公河、伊洛瓦底江等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性河流发源于此,因此西藏对这些地区的水源、生态环境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全国援藏”也势在必行。

2 “全国援藏”发展模式的现有理论评述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全国援藏”即国家针对西藏落后地区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其理论来源主要是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发展理论。现有的研究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

2.1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顾名思义,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像处于不同的阶梯上,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处于高梯度,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处于低梯度,还有介于之间的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2.2 非均衡增长理论

该理论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优先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有佩鲁(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和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空间二元结构理论”等。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施均衡增长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多个增长中心逐步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政府应通过倾斜政策有意识的培养某个产业或地区作为经济的增长极,带动相关产业或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1]。这种理论的实质是都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把稀缺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少数有发展潜力的部门或地区,然后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二元结构理论最初是对落后地区早期发展中存在的一种状况的描述,在我国主要是指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均衡状态。

2.3 民族经济学相关理论

民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第27个分支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理论界首先提出,并逐步形成体系的研究各民族经济问题的新型学科,它主要从民族的视角来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是民族学科与经济学科的交叉。目前国内从事该方向研究的学者主要有施正一、龙远蔚、庄万禄、刘永佶等。

总的说来,关于“全国援藏”问题的理论方面,截止到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以往对“全国援藏”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对“全国援藏”情况的历史性总结;(2)对“全国援藏”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研究;(3)对“全国援藏”及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当然,这些研究不管对于西藏经济社会本身的发展还是对于“全国援藏”学术研究的发展上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什么中国会形成“全国援藏”这样一种区域发展战略?它的逻辑起点及演化轨迹是怎样的呢?围绕这些本源问题的探讨,对“全国援藏”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以及促进西藏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有着重要意义。

3 “全国援藏”的演进历程

3.1 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支援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藏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公元7世纪初,位于西藏地区的吐蕃王朝建立,公元641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了唐太宗宗室文成公主;710年,唐朝金城公主又远嫁西藏。唐王室与西藏当地政权的联姻,对当时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直到宋代,西藏当地政权与中原内地都保持着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到13世纪西藏正式归于中国元朝的版图以后,就一直置于中国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纳入全国统一的封建制度。但由于西藏自然条件恶劣、幅员辽阔加上地理位置偏僻,多年来生产力都十分低下。旧西藏的经济基本上是使用人力、畜力和简单工具的传统牧业经济,商业和手工业也处于不发达的状态,没有现代工业,城市化水平很低。

元、明、清历代政权都特别重视对西藏地区的治理,在中央专设机构或是直接由中央政府管理西藏地区军政、经济要务。通过拓展交通,开展贸易,减免赋税,赈济灾民,朝贡赏赐以及其他财政补贴等方式,维持西藏政治的稳定,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3.2 民主改革前到改革开放前的“全国援藏”

和平解放之初的西藏依旧处于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之下,西藏地方的管家、贵族和上层僧侣占有了绝大多数生产资料却不思发展生产力,广大的劳动者只拥有极少数的生产资料因而无力去发展生产力。因此当时的西藏生产力极端低下,生产和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农业耕作方式原始、农作物产量低;牧业生产仍采用原始的自然放牧,牲畜品种少、牧场退化、畜疫流行;商品交换停留在原始的交换形式上。此外,当时的西藏,交通运输、电力水利、邮电通讯等现代工业基本上属于空白,文化教育事业也十分落后。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西藏地方生产力,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1)废除农奴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2)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生产;(3)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4)动员多方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西藏的工农业生产与和平解放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3 改革开放之后的“全国援藏”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之下,西藏经济水平虽与建国之初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中国内地以及沿海地区的差距却逐渐拉大,这种局面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国援藏”的正式口号也是在这一时期提出。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中央一共召开了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逐步确定了关于全国援藏的财政补贴、金融投资优惠、税收优惠、教育援助、工程援建等一系列措施。

从1978到1993年的第一个时期基本上确定了今后“全国援藏”的基本模式,但这一时期援藏主体以中央援助为主,其他地方省市为辅,援藏项目主要以面的覆盖为主,援藏时间及形式不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1]。从1994年开始,“全国援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改年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一个重要的援助政策,即“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这一政策可以说是开创西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条崭新的思路,对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民族团结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援建项目 2个,投资 1124 万元。广西省壮族自治区援建项目 2个,投资 2100 万元。贵州省援建项目 2个,投资 1131 万元。海南省援建项目 2个,投资 3500 万元。河南省援建项目 2个,投资 4229 万元。江西省援建项目 2个,投资 4229 万元。山西省援建项目 2个,投资 1508 万元。甘肃省援建项目 1个,投资 740 万元。云南省援建项目 1个,投资 1200 万元。青海省援建项目 1个,投资 400 万元[3]。历次西藏工作会议还通过了“43项”、“62项”、“117项”等工程,这些援建的工程项目对西藏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藏区也和全国一样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并极大地推动了藏区产业成长[3]。其中1978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当年GDP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50.68%、27.67%、21.65%,1995年分别为41.85%、23.60%、34.55%,2010年分别为13.54%、32.30%、54.16%。可以看出西藏的三大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变为“一三二”最后转变为“三二一”,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完成了重要转型。

4 “全国援藏”的发展趋势

随着1980年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国援藏”基本模式的确定,到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 “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重要援助政策的实施,西藏的社会结构、利益分配机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中央和对口支援省市每年在西藏地区投资、大项目的落地,在这一过程中,有大量的企业从内地吸收劳动力,而且随着汉族劳动力工人的迁移,也带来大量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工的迁移。比如拉萨常住人口16万,夏天的流动人口超过20万,70%多是汉族,这样一个比例必然会对拉萨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和进城农民工的就业与生存带来非常大的冲击,也对当地的文化氛围带来冲击,既有民生的问题,也有民族教育、民族意识的隔阂。既然有了这些变化,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变化。所以“全国援藏”进程中中央支持与地方对口支援有机结合的基本发展格局不会变,但”全国援藏” 政策的引导、调整、扶持也将不断调整完善。要加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要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祖国家庭的温暖,要加强国家建设,一定要把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真正照顾好。

[1]艾俊涛主编.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7).

[2]数据来自: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援藏十年;中国西藏网>>援藏>>政策背景.

[3]王德强.藏区产业成长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西藏经济发展
都是西藏的“错”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