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声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的魅力探索

2012-07-13 05:15何丽莎
电影文学 2012年15期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魅力探索

[摘 要]由于画面同音乐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音乐的“无对象性”“不确定性”被大大削弱,音乐的内容趋向于具体化、明确化。这势必对音乐的创作过程产生深刻影响。作曲家在创作一部一般的纯音乐作品时,他要表现的常常是其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某种感情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自我的表现。本文主要是针对原声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魅力的探索。

[关键词] 原声电影;音乐;魅力;探索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细细品味,确实如此。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音乐以其最为深刻的蕴含和它那妙不可言的生动旋律,汇成一条永远流淌不息,而且闪闪发光的音乐长河,无数人为之陶醉与倾倒。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通过时间进行展示,通过人的听觉而被感知。无论到音乐厅去聆听音乐,还是在家里听CD、听录音带、听唱片,或听交响乐、听合唱,音乐都是供人们听的。这里特指的是那些纯音乐作品。而一些新的音乐体裁诞生之后,我们对它的欣赏就从纯粹的听发展到还要加上看。比如欣赏歌剧,虽然我们通常说听歌剧,但它的“看”的因素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比如欣赏芭蕾舞剧,虽然人们总是说音乐是芭蕾舞剧的灵魂,但其中“看”的成分所占的比例显然是多于听了。同样,我们说“看电影”“看电视”,在这个艺术欣赏的过程中,“看”的成分显然多于“听”的成分。以下将结合原声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的魅力。

一、原声电影音乐的特性

(一)电影音乐创作上受内容制约

在电影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对于一个作曲家而言,他的思想感情必须具有从外部确定的、明确具体的以及限定的指向性。从客观上来看,这种由外部确定的指向性在纯音乐创作中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而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却成为一个必然因素,而且它还可以直接制约着电影音乐工作者的整个创作过程。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电影音乐工作者常常把自己个人的思想感情进行反复的体验,去感受每一个奇妙的瞬间,最终同影片角色的思想感情体验在某种意义上高度统一起来。电影音乐的这个特点向电影音乐工作者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要求:除了必不可少的音乐创作技巧之外,他们必须具有深厚的、宽阔的生活基础和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能力。一部优秀影片的题材和内容总是具有异常鲜明的社会倾向性,电影音乐工作者必须同社会保持着积极的关系,爱憎分明,有鲜明的社会倾向性。一个只生活在自己狭隘小天地中孤芳自赏,尤其是对周围发生的冲突和斗争无动于衷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影视工作者。

(二)电影音乐欣赏时受画面制约

从理论上来看,电影音乐的欣赏是要受到电影画面制约的,但从历史的结果来看,电影音乐欣赏时受画面制约是选择了当“顺民”。就这一举动而言,就有当“顺民”的嫌疑。虽然事实上是这样,但是他并没有任何要和电影音乐欣赏时受画面制约不合作的话语及行动,到底还是顺从了。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影音乐欣赏时受画面制约的用法,笔者建议可以将模式概念用于公司的经营,称为电影音乐欣赏时受画面模式,不称为电影音乐欣赏时受画面制约战略;将发展战略概念用于电影音乐欣赏时受画面制约的发展,称为电影音乐欣赏时受画面制约战略。他们都极为重视揣摩,重视笔墨变化,而很少花时间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结果创作出一批程式化的电影音乐欣赏画面。

二、原声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创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影事业的不断进步,电影原声类节目走俏的现象非常普遍,但从实际上来看,它们常常是靠收入了当红歌星的热门歌曲(比如《空中大灌篮》《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或魅力不减的怀旧作品(如《热舞》《阿甘正传》)而获得成功。对于众多的此类电影而言,《泰坦尼克号》是一个少有的例子,除了席琳?狄翁的《我心依旧》之外,它的主体则完全是由詹姆斯?霍纳创作的管弦乐组成的。可以说,《泰坦尼克号》电影原声带的成功之处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人们喜爱这部电影”,索尼音乐公司的执行副总裁格伦?布隆曼说,“这是一个傻瓜都知道的道理,人们接受了整部电影,而音乐则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二点,音乐中的凯尔特音乐风格,包括由苏格兰风笛和爱尔兰口哨的演奏以及挪威歌手茜塞尔没有一句歌词的吟唱。随着恩雅和“河舞”的出现,凯尔特音乐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凯尔特音乐也得到美国听众的欢迎”,Best Buy音像销售网的阿诺德说,“人们对这种由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兰迪?吉斯顿是《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制作人,他说:“实际上,当喀麦隆在创作剧本时,他在听恩雅的音乐。我们都想在影片配乐部分采用凯尔特音乐元素。”《泰坦尼克号》有两组强烈对比的音乐,可惜只能算“音效”而不是配乐。其一是头等舱的贵族沙龙音乐,另一种是罗丝到底舱撒野的吉卜赛风味音乐。前者由于有据可考,选自所谓“白星歌本”,泰坦尼克号当年船上乐团的套谱。后者基于还原历史,也挑自20世纪初欧陆中下阶层游民歌谣。霍纳并没有利用这些既成素材,来建构所谓“罗丝主题”与“杰克主题”,相互扶衬或倾轧。

第三点,《泰坦尼克号》片以罗丝一角,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及女配角两个奖项,可以说是“罗丝观点”的布局,难怪迪卡普里奥在提名阶段便铩羽。霍纳的配乐也可笼统以“罗丝母题”涵括,在英文里“船”和“海洋”视为阴性,我们寻找音乐里的“泰坦尼克主题”与“海洋主题”时,都很明显感觉它与“罗丝主题”的互涉。这样的乐念,也许可追溯到古典音乐伊始,柏辽兹的“固定乐念”与瓦格纳的“主导动机”。

喀麦隆虽然拍得比普通院线片长一倍,但观众还是觉得对其他船客,特别是二三等舱平民落墨太少,霍纳几乎舍弃“阶级倾轧”这个路线。所以这部电影的原声带宛如《泰坦尼克号上的罗丝》,手法近似摩利斯?约利为《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瑞安的女儿》的配乐,主角在特定而神秘的沙漠、冰原、海岬中启蒙与幻灭。霍纳选择赛琳?迪昂和西丝儿两位女歌手的“有言歌”与“无言歌”,更巩固所谓“罗丝母题”的说法。

三、原声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的魅力

20世纪30年代末,是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十分注重把一部影片的故事讲好。换言之,也就是十分注重电影的可看性,注重适合观众的口味即欣赏需求。与之相适应,美国电影的音乐比较注重音乐语言的通俗易懂,易于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在创作风格上较多为后期浪漫派风格,旋律优美,织体清晰。与这批音乐语言比较雅致的作曲家相比,另外一批来自百老汇舞台的作曲家,音乐语言中通俗的东西就多一点儿。当然,根据不同的影片内容,音乐语言也要相应发生变化,随着美国电影的传播,美国电影音乐也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著名的美国电影歌曲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脑海里,这是由音乐与影片结合所产生的魅力所致。与美国的电影音乐相比,欧洲的电影音乐,包括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国的电影音乐,艺术气息较浓,通俗的成分要少得多,音乐与影片的结合十分考究,这是由于欧洲文化艺术与美国不同的根基和发展道路所致。欧洲所出现的许多艺术流派,诸如印象派、意识流、新浪潮派、先锋派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电影创作,这与美国电影始终十分注重适合观众的欣赏口味是截然不同的。苏联的电影音乐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俄罗斯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历史题材影片音乐多用传统的交响乐语言,显示出深厚的根基和功力,现实题材则多采用歌曲与器乐音乐并存的方式,情绪高昂炽烈,比较注意发挥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传统。

《泰坦尼克号》以回忆的方式,由老年罗丝讲述自己年轻时在泰坦尼克号上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回顾人类空前的海难事件,缠绵悲壮,哀婉动人。而其主题音乐《我心依旧》则以优美的旋律向我们低声诉说这一爱情悲剧,为这场海难唱出动人的挽歌。

影片一开始,风笛轻轻吹奏,女声低低哼唱,音乐轻柔飘忽,宛如一曲回荡在天国里的挽歌。那么优美,那么凄凉,仿佛是低声的安慰,又仿佛是温柔的叹息,触动观众灵魂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将你带到银幕营造的一方世界。

之后,伴随着镜头画面的变化,同一主题以不同的方式反复出现。当一对恋人迎着海风飞翔时,音乐明亮开朗;当杰克为罗丝画像时,音乐轻松活泼。这样,时而轻柔,时而高昂,时而纤细,时而安详,音乐的演绎,将一对恋人沉浸在爱情中的种种幸福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那略带感伤的调子仿佛又是一种暗示,向我们预示这场爱情故事的悲剧性结局。

终于,灾难降临了。在救生艇不够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可以获救。罗丝被催促着上了救生艇,而恋人则留在大船上。在轻轻的音乐声中,救生艇慢慢放下,分离在即,罗丝看着杰克,不知所措。这是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幕。在这一幕中,音乐单纯而空灵,仿佛回响在人的心灵深处。它将我们暂时带离泰坦尼克号那嘈杂纷乱的现场,深入到女主人公的内心。斯人已逝,我心依旧。这段感情带给她的印记是如此深刻,到白发苍苍的时候,它仍然如歌回响心头。当再度回首这即将离别的时刻,内心的感受仍然像当初一样深切。四周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了,嘈杂的人群和声音仿佛都不存在了,眼里只有恋人深情的面容,心中充满强烈的依恋和不舍。音乐此时不是在烘托场景,而是在倾诉她当时和现在的内心感情。终于,在救生艇即将离去时,她作出了今生今世从来未曾后悔的决定:跳回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和恋人一起迎接死亡的挑战!

此后,随着灾难发展,泰坦尼克号沉没,音乐一再渲染出哀婉凄凉的氛围,悲叹这一幕人间惨剧。可以说,《泰坦尼克号》能拍得如此回肠荡气,达到如泣如诉的感人效果,主题曲的演绎功不可没。影片结尾,罗丝梦回泰坦尼克号,在众人的掌声中与杰克紧紧拥抱。这时候主题音乐高昂饱满,仿佛为这纯洁永恒的人间真情而大声喝彩!

四、结 语

随着电影艺术一百余年来的发展,电影音乐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电影音乐的创作或继承中,作曲家与编曲家们通过运用各种技法、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使电影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电影音乐的诞生与发展为电影的发展添上浓重的一笔,今天,电影音乐已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一环。不走进生活,不知道生活原来如此美妙;不走进自然,不知道大自然原来这么神奇;不走进电影院,当然也不会知道电影音乐这么有魅力。

[参考文献]

[1]编辑委员会,主编.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2]尹鸿.当代电影艺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吴修林,张霞,主编.大学音乐欣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何丽莎(1979— ),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

猜你喜欢
泰坦尼克号魅力探索
《泰坦尼克号》经典桥段(视频)
《泰坦尼克号》(海报)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谁吃掉了泰坦尼克号
《东方欲晓》的魅力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铜都一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