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
摘要: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最为基层的单元,对县域经济的理论研究属于区域经济学科的范畴。因此,针对当前灵石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产业调整问题;同时,对该县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分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灵石县;县域经济;产业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68-02
引言
自从有了县的设置和县的记载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县的治理,就成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础。据统计,全国县域经济的GDP为5.7万亿元,占全国经济的GDP的54.5%,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湖北省达91.8%,而比例最小的上海市也达到57%。县域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的县域经济如今已普遍发展起来了,其中不仅有许多成功的先例,也有不少失败之举。
一、灵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距山西省省会太原市150公里,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市,东靠沁源县,西连交口县、孝义市,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全县辖8镇10乡319个行政村、598个自然村、15个居委会,共有农业人口15万余人。
(一)农业的发展
灵石县位于晋中盆地南端,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薯类为主。灵石农业其实是雨养农业,全县统计数字2005年耕地面积36.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其中,水浇地2.2万亩,94%是旱地,随着农业调产的进一步深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浇地数量还在下降,灵石靠天吃饭的旱作农业格局,导致了基本农田的锐减和粮田面积的不足,县委、政府及农业部门加大科技力度来提高亩产水平,再加上国家政策对扶持农业起着积极的调动作用,才使得全县粮食生产量基本稳定在5 000万公斤以上。
(二)工业的发展
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8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300元,财政总收入实现1.285亿元,跨入山西省综合经济实力20强县之列。21世纪之初,灵石县实施“民营兴企、科教兴县、龙头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全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非煤高新技术,扎实推进绿色产业,延伸拓展文化旅游产业。
灵石县为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是享誉国内外的“精煤之都”。丰富的石膏资源,为全县的石膏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灵石还是全国碳素产品的主产基地之一,此外灵石县还有质优、价廉的煤焦产品优势和赤铁矿资源优势,拥有硫铁矿生产企业25个。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发展迅速,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产业、信息传输广告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发展。2008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8万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6.2亿元。
二、灵石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灵石县是靠矿产资源发展的城镇,是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目前,开发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硫铁、石膏等,以及与其相关的资源,与其他产业的协作程度相对薄弱,对外主要输出各种矿产资源。县域工业产业区域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突出,产品竞争力低。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最强,但灵石县第三产业发展校慢,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中心集中在第二产业,从而影响了第三产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农民的素质低下,限制了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影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的转移,也限制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人数。
(三)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老化
灵石县的乡镇企业大多数都是集体投资兴办的,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问题。有的村干部兼任企业的负责人,因此,企业的决策权、经营权在乡村。国营企业的改制及个企、私企的出现,使乡镇企业的优势逐步减退。
2.自身障碍重重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灵石县乡镇企业经营者大多数素质不高,经营、财务、人事管理方面的人才短缺,高中及初中以下占绝大多数。企业内的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技术能力较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生产加工技术偏低,技术改造经费少。
(四)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模偏小
目前,灵石县管辖8镇10乡,城镇人口100 555人,镇域人口超过3万人的有4个,镇区人口超过2万人的有3个,离经济学预测的合理的城镇镇区人口规模3万—5万人有一定差距,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城镇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产业支撑不强
产业规模较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少;科技含量较低,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缺少高科技产品;产品档次低,缺少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促进灵石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产业结构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1.第一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优质、高效、绿色环保为前提,突出区位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具有特色的产品扩大规模,专业化种植,优化农产品的区域结构。其次,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是农业经济中发展最快、潜力巨大的产业,要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水平。最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综合集成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通过示范引导,扩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处于以科技为先导的基础上。
2.第二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加快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优化县域工业经济布局。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因地制宜,探索多形式改革的道路。要根据县域特色及资源优势,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产品有市场的优势骨干企业,在政策上给予适当优惠,工作上实施重点倾斜,帮助其快速成长,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使其带动县域工业发展。一是加大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县域工业企业发展活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转变政府职能,为县域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对于第三产业,要积极发展以信息、法律、服务等新兴行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综合产业效应,使其成为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王家大院、石膏山为重点。加强交通、通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方面重点抓好乡乡通油路工程;通信方面,重点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水利方面要着重解决贫困、偏远山村人畜饮水问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民再就业技能培训
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加强农民的再就业技能培训。要成立专门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和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免费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其掌握一技之长。通过培训,让广大农民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同时,获得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技能。
2.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制定劳动力转移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合理引导农民转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要充分利用农村市场信息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为了鼓励分工分业农民顺利转产,应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对在培训期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对于分工分业后的农民创办新企业,提供贷款补助等,在这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已有一些实践,要及时进行总结推广;鼓励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失业要逐渐纳入政府失业保险系列,实行城乡统筹,促进城乡社会稳定。
(三)乡镇企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1.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重塑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以大力推进乡村集体乡镇企业建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其相应的组织领导体制,促进产权明晰、资产重组、资产流动等为重点;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使之真正退出微观经营领域,不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社会管理服务主体和宏观调节主体。
2.乡镇企业加快自身发展
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经营管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是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政府和乡镇企业自身要创造条件,搞好乡镇企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的乡镇企业管理队伍,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加强对乡镇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重点培养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四)小城镇建设发展对策和建议
1.注重规划
小城镇规划要立足现状,面向未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突出经济效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资源共享的原则,重在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体现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要建立健全正常的小城镇规划投入机制,切实解决规划编制投入不足的问题。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适应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突出重点,把群众普遍关心的居住环境、道路、排污、垃圾处理等作为建设重点,要鼓励和引导采取自建、自建公助等方式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逐步改善全县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