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保英 “油二代”的新追求

2012-07-13 02:17谷胜男
中华儿女 2012年22期
关键词:长庆油田钻井队项目部

谷胜男

对于钻探工作的求实创新让他成为了华北油田第四钻井工程公司的9项记录获得者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闲暇时吴保英喜欢看《亮剑》,从书到电视剧,他看了不下5遍,每次看都有新感悟。他坦言自己是个敢于和别人亮剑的人,也认为这应该是每个石油人该有的精神。

20世纪60年代初,在东北的松辽平原中上演着这样一番景象——人头攒动的大庆石油会战,伴随着高亢嘹亮的劳动号子,井架在人拉肩扛中缓缓升起。老一辈石油人在艰苦的条件下铸就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而今,荒原戈壁上,巨型油车在蜿蜒公路中迅疾驰骋,婉转悠扬的石油之歌回荡在广阔天地间,现代化的井架高耸入云。新一代石油人正在以不同形式传承着铁人精神。

39岁的吴保英是这支新时代铁军队伍里的“硬汉”,无论是当初作为基层的技术工人,还是如今作为位于甘肃庆阳的渤海钻探石油工程总包公司第五项目部经理的管理者,吴保英对每一项细小的工作都做到精雕细琢,以保万无一失。对于钻探工作的求实创新让他成为了华北油田第四钻井工程公司的9项记录获得者,自行研究出的“吴氏打法”更是让他成为新时期石油钻井工人中的领军者。身为项目经理,带领20多只钻井队的吴保英,最大的理想就是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铁军。

25岁当队长

1992年,19岁的吴保英从华北石油技工学院毕业。一直以来,受到同为石油工人的父母影响,油田很早便成为了他年少甚至年幼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在走出校园后,他很自然地选择进入油田,开始了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华北油田第四钻井工程公司的钻工成为了他人生中第一份工作,也就此让他与油田结缘。

“当时我19岁,做的是钻工,就是井队里最基本的操作工人。可能是受到父母影响,所以自己对这个工作环境还是比较适应的,而且领导们也一直给我创造机会,很赏识我。”吴保英这里所说的领导的赏识,是他在25岁时被破格提升为队长,而没有像许多前辈一样先从副队长干起。

这看似事业上的平步青云,却绝非像吴保英说得如此轻描淡写,而是充满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艰苦拼搏以及最终出类拔萃的成绩。“其实在97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是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并且已经干了2年的司钻。”司钻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他是整个操作机的技术指挥者。虽不是什么高官要位,却是整个钻井团队中最为关键,也需要承受巨大压力的职位。石油人这样形容司钻——司钻手里3条命:整个设备的命,这口井的命,同班兄弟的命。一旦司钻误操作一个步骤,就可能造成机毁人亡。

在这两年中,吴保英所在的队的整个工作业绩和实效是最好的。如此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吴保英在工作中那堪称“钢铁意志”的刻苦与认真。“我当队长也是个意外。我去那个队之前,他们一年就打了3口井,造成公司严重亏损。一次偶然机会,有人觉得我不错,推荐我去当队长。”

在升任队长后,吴保英不仅没有放弃第一线的工作,相反作为破格提升的年轻队长,他必须通过更刻苦,更认真,更勇敢的表现来获得员工们的认可。“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有些抵触我,对我这个年轻的新队长不是很了解和信任。会给我出难题,想看看我的技术怎么样,”吴保英笑道,“刚到井队的第二天,早饭之后,我开始召集全队清检已经封存了3个月的设备。作为队长,我需要对手下的设备很了解,所以每一台我都亲自打开看,当时就看到有一台设备主动轴上面的固定螺丝断了,别看只是一个小螺丝,这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很容易被忽略。于是赶紧拉回厂里维修,工友们看到这一幕,对我这个小队长稍稍有些认可了。”

事实上,让工友们认可和佩服的不仅仅是吴保英对于工作的精益求精,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那股年轻人的“拼劲儿”。在吴保英上任以前,公司上下对这个队的评价是脸难看,活难干,味难闻,门难进。连续的亏损导致职工收入低,大家也没好脸色,更没有干活的激情。施工现场标准化搞的不好,一到夏天,营区满地都是瓜果皮,变质发霉,恶臭难闻。营地里更是时常大门紧锁,工人们的涣散程度让领导也束手无措。“我到那后从没拖过工期,一口井打了16天,工衣就没脱过,困了倒在床板上就睡,从当上队长的那天,我的房间从来就是在井厂,没在营区住过。”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井队的每一位工友。同时,吴保英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从工作到日常生活,整个队伍形成规范化管理,职工的情绪逐渐被调动起来,工作效率在不知不觉中提上去了,职工们也都拿到了一些效益。

能力与责任的辩证法

2002年,随着与长庆油田会战,吴保英受命接一台新式井架,就此离开了华北油田,他的事业也顺势迎来了新的阶段。

吴保英的项目部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最远的油井离项目部170多公里,最近的也在50多公里处,每天除了项目部的工作,他就在这些井队里穿梭。于他而言,现场钻井是他事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他对这些井投入的感情也是常人难以想象。“有些井我现在还记得它们的井号。我当队长的第一口井是在河北深县,井号是泽100-1,设计井深大概是2580多米;到长庆油田打的第一口井是在宁夏大水坑,打的红15-1,设计井深是2740米;进入甘肃打的第一口井是木11,在甘肃环县......”

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责任越大,相对应也需要更强的能力作为完成任务的保障。只有更多新的技术与理念,才能支撑起他事业新的高峰——吴氏打法,这种以“专层专打,复合钻进”为核心的钻井新手法,成为了吴保英的制胜法宝。“04、05连续两年我是长庆油田陇东区域的状元,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单井建井工期从最初的18天,最多缩短到了7天,全年没有超过10天工期的井,搁现在也不容易,何况当时的作业工具还并不那么先进。”得益于吴保英在钻井技术以及理念的创新,公司的8台钻机全部提速,从02年到04年这段期间内,凭借吴氏打法公司再次实现了扭亏为盈。

说到这,吴保英透露当时他所驻扎的井队边上就是长庆油田的一个王牌钻井队,为了技术保密,在与他所带的队中间拉了铁丝网。吴保英很不甘心,于是每天蹲在铁丝网外观察,数他们的钻杆还有多少根,以此推断他的井深是多少;看返出来泥浆,以此推断油的黏度是多少......通过一点点观察和推算,最后摸索出一套自己的东西。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闲暇时吴保英喜欢看亮剑,从书到电视剧,他看了不下5遍,每次看都有新感悟。他坦言自己是个敢于和别人亮剑的人,也认为这应该是每个石油人该有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引领,吴保英带领的井队最终超越了王牌“劲敌”。“长庆油田公司把我们队和这个王牌队分布在公路两侧,相隔不到200米远,一个队7口井,我们的井队搬过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工了,但是等我们打完搬家的时候,他们最后一口井刚刚完钻,我们比他们晚来3、4天,又早走3、4天。”至今回忆起来,吴保英满脸自豪。

无论是对于工作的忘我投入,还是源于实践的创新,吴保英对于技术都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对我的每一口井都非常了解,关于它们的报表,我不用看心里就有数。”吴保英有个笔记簿,每天早上他都要了解并记录15口井的施工情况,由于最初在项目部他主管工程技术,所以对钻井的技术问题比较熟悉,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问题难住他,“我的书柜里基本都是钻井工艺的书。”

如今,随着阅历的丰富和年龄的增长,吴保英从一线的技术工人逐渐转变为管理者,但即便执行的任务在变,工作的环节在变,吴保英那包含了认真、严谨、拼搏与极端敬业的铁人精神,却丝毫没有变化。2012年2月,当千家万户准备共度元宵佳节之际,吴保英又踏上了远赴甘肃的火车,为十万米钻井队30557队的快速启动做准备;5月份吴保英的肾结石突然发作,他却不顾医生的劝阻,挂着吊瓶被司机从医院偷偷接回搀到办公室;6月中,他更是在“你们能打多少米,我们就保障多少米”的承诺中确保了30557队成为渤海钻探成立以来年进尺首次突破10万米的钻井队。

2012年行将结束,吴保英对于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而自豪。而唯一的遗憾,就是对于家人的亏欠,“回家的机会太少,妻儿照顾不周,对父母尽孝也做的远远不够,他们都70多岁了,我儿子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年能和他待超过1个月。”即便如此,吴保英还是选择在石油道路上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长庆油田钻井队项目部
我国建成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级大油田
提高员工培训积极性要解决四个根本性问题
钻井队企业文化建设要点分析
项目部厂务公开之我见
加强黄河施工企业项目部财务管理探讨
浅议基层工会如何强化施工项目民主管理
新时期油田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