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辽宁总队大连医院(116013) 许彦国 高 峰 李 芳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科常见病症,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增加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血液流变学改变普遍存在着全血粘度增大、红细胞压积增高等特点。因而肺血管阻力增大、组织灌注量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目前临床上肺心病的治疗仅限于通畅气道、控制感染、纠正心衰等对症治疗,降低血液粘滞度尚未纳入常规治疗。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8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了对照治疗研究,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64例,其中男98例,女66例。年龄48~86岁。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通畅气道、控制感染、纠正心衰、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紊乱等),治疗期间停用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舒血宁组82例同时应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每天1次,静滴,15天为1个疗程。
1.3 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分别检验血常规、凝血时间、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凝血时间异常者不列入舒血宁组。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选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所得数据与对照组比较,两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结果均以±s表示。
2.1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两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舒血宁组的血液流变学数据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比较(±s)
注:治疗前、后组间比较 ,①P<0.01,②P>0.05。
治疗前舒血宁组 对照组治疗后舒血宁组 对照组全血粘度高切(200/S)13.15±3.11 13.91±2.45② 8.83±1.56 12.58±2.13①中切(100/S)14.20±3.12 14.87±3.18② 9.78±2.28 13.10±2.41①中切(30/S)16.39±3.20 16.49±3.48② 10.41±2.62 14.30±2.36①低切(3/S) 40.26±5.33 41.03±5.31② 25.40±3.52 32.46±4.78①红细胞聚集指数27.87±4.56 28.15±4.82② 15.39±3.47 19.72±2.84①红细胞压积 0.73±0.21 0.71±0.31② 0.38±0.30 0.58±0.28①红细胞电泳时间50.26±4.39 51.05±4.82② 30.18±3.20 43.44±5.17①
2.2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变化 舒血宁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 O2)升高显著(P<0.0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 Pa O2升高(P<0.05),Pa CO2下降 (P<0.05)。舒血宁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a O2升高明显(P<0.01),PaCO2下降(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变化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变化比较(±s)
注:治疗前、后比较 ,①P <0.01,②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③P<0.01,④P<0.05。
治疗前舒血宁组 对照组治疗后舒血宁组 对照组PaO2 53.23±7.65 82.25±8.35①③ 51.35±7.39 68.45±7.18②PaCO259.29±5.36 39.92±5.29①④ 59.92±5.46 46.69±5.25②
慢性肺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04%,且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2]。舒血宁注射液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已经广泛应用,但舒血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尚未纳入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为纯天然植物制剂,其主要成份为总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舒血宁注射液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注射液中银杏叶提取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能扩张冠状血管,改善脏器血液循环及末梢微循环。银杏叶中分离出的二萜类化合物银杏内酯B具有很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阻断作用,抑制PAF活性,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微血栓形成。同时银杏叶提取物是一个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它易与OH反应。舒血宁注射液能减低由自由基诱发的通过脂过氧化而产生的NADPHFe+3。因此,对因超氧离子过量积累引起的衰老、炎症、肿瘤、肺气肿、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较好的疗效。
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血液红细胞代偿性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3]。另一方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黏附聚集,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本组治疗结果显示,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15天后,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证实了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粘滞血症、降低血液粘滞度,从而改善了肺的血流动力学,并且在对抗血管痉挛、扩张肺部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输出量、抑制血栓形成等方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舒血宁注射液在改善肺的血流动力学的同时,PaO2和PaCO2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考虑为血液粘滞度降低后,患者红细胞的携氧能力提高,肺内分流率降低,从而改善了肺心病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4]。由此可见,舒血宁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在缓解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临床推广应用。
[1] 许志荣,刘建新,曹志敏,等.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J].中国厂矿医学杂志,2007,6:590
[2] 张玲.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0:1145
[3] 李强,吴蔚.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0,12:24
[4] 史承样,白蓉.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64例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6,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