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项目要给一线更多话语权

2012-07-10 06:57作者陈亮
通信世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中国电信门槛落地

作者 | 陈亮

日前,中国电信上海创新孵化基地正式揭牌,目前已有创业目标项目近四百个,正在启动的项目十四个。自从三大运营商先后喊出“创新”口号以来,从上到下各级单位的创新工作可谓轰轰烈烈,甚至有的单位将之纳入了KPI体系,创新提案的数量也成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部分指标。但是从实效上来看,创新工作远没有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三大运营商还是按照自己既定的路线,或者说是沿着自身巨大的惯性在有条不紊而又不温不火地向前迈进。中国电信此时推出了创新孵化基地,如果想要扭转大型国有企业创新难的局面,至少要迈过三道门槛。

第一道门槛是“创新什么”。目前三大运营商中大量所谓的创新,其实还是以改良为主,创新工作屡屡碰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远离市场实际情况是根本原因所在。具备创新条件的人群往往是和市场最贴近的一线员工,他们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困难、迎接挑战、看到机遇、找到突破,也就是说他们往往是最能够把握住市场脉搏的人。遗憾的是,这些人群由于自身素质、组织地位等原因,要不是知道问题在哪却无法提炼归纳成创新方案,又或者有机会提出创新方案却无力说服高层、调动资源。所以,中国电信创新孵化基地首先要做的是做好项目筛选,并不是“好看”的项目就一定有好的市场反应,如何筛选优质项目,要给一线多一些话语权,才能避免投入人力物力研发出来的项目却成为“屠龙之技”。

第二道门槛是“怎么孵化”。众所周知,大型国有企业中的各种流程繁杂,为了保证做好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往往会牺牲许多效率和商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就是一切都在进一步加快,如果一个创新项目从设想到实现的周期过长,有可能就会错失商机。所以,大胆突破常规,对于有可能在市场上取得突破的项目就要摒弃繁文缛节加速推动,以“非常之势”才能成就“非常之事”。

第三道门槛是“如何落地”。一项好的创新要想在市场上获得突破,除了“先天优势”外,“后天落地”也尤为重要。基地化运作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做好某个方向的研发,但由于全国各省份的市场情况不同,各省份运营商都有自己的战略和举措,如何保证全国各省份分公司能够整齐划一对创新项目进行有效落地,这就要求创新孵化基地不能光考虑项目如何培养,还要考虑如何将项目“嫁出去”。摒弃“山头主义”、以全局观来推动项目落地,这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仍需考验智慧。

猜你喜欢
中国电信门槛落地
中国电信再聘6名首席专家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停留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法律何以难落地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